第2章 来不及告别(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公子向北》最新章节。

西厢房是茶炉房,孩子们从院子里的井里打水,引燃柴火烧锅。

小满看着那五六岁的小孩都会去抱厦抱柴火来烧,而她只会干站着,眼里一点活都找不到。

大家两三个人挤在一个大木桶里泡着,翠翠拿了包药粉洒在桶里。

“这是除虱子的药粉,你们好好洗,明天谁身上头发上有一只虱子,那可就不是吃挂落那么简单了。”翠翠认真叮嘱。

泡好的人出来,用丝瓜瓤搓泥,用水涮净再认真洗头发,最后翠翠一个挨一个认真检查了才让她们穿衣。

等她们焕然一新时,已是下午了。

收拾干净茶炉房,翠翠再出现把她们拘在了院中。

“秦国公府四房大爷即日回京,国公夫人要挑一些人手,要人要的急,我也来不及告诉你们利害关系,但凡选进去了,你们只需记得一宗,那就是多做事,少说话。从这个门迈出去,祸事上身只有你自己担着。”

惹了事,别把我说出去就行。

时间紧,任务重,她一下午再加半夜都在教授她们礼仪。

小满毕竟是成年人,学习起来速度很快,不到晚上就已经帮着翠翠纠正其它人了。

翠翠看她很是满意。

晚上吃食比中午要好了许多,一大锅的大米饭,一碟素炒青菜,一锅鸡块,一钵蛋花汤。

小满吃得口齿生香,满满吃了两大碗饭,又喝了一碗汤,心神才算是安稳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晚间她们睡在了正房东厢的大炕上。看样子,这间院子就是安置刚买回来的孩子们的,黎娘并不住在这里。

屋子里熏着香,应是有安神的作用。本来还惶惶不安的孩子们,躺下来没一会儿都睡死了过去。

也许也和劳累有关,奔波的时候睡在马车上,又练了大半日的礼仪,想是累坏了。

小满也很困,但是精神卡在睡与不睡的临界值内,很是难受。

她偷偷地抹了抹眼泪,又有点不好意思。

人家真正的小孩子都没哭,她26了,还哭,真是没出息。

不管咋的说,明天去的是个正经人家,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想了这个,又琢磨自己为啥会来到这个地方,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爸妈得到她的死讯得难过成什么样子,刚忍住的泪又悄然滑落。

第二天一大早,小桃把大家叫醒。

小桃就是给小满馒头的女孩。其它孩子们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什么三丫,大妹的。

大家序过齿,小桃最大,也不过12岁,最小的那个6岁。

也不知道大家户买个6岁的孩子干啥。

早饭只吃了蒸饼,每人只允许喝两口水。

翠翠看着她肿着的眼泡,并没有斥责,这种景况她见得多了。

黎嬷嬷亲自把她们送去国公府。

在后门处遇上了另一个扮得更风骚的嬷嬷。

两人用胸做为武器,互相推挤着对方,一时间没能分出输赢。

那个嬷嬷后面站着八个孩童,也都是女孩,年龄和她们这边的差不多,但是长相上比这边的略差一筹。

黎嬷嬷撇着嘴,带着骄傲的神情。扇着扇子。她今日换了一柄素面团扇。鬓边扎了一朵淡青色的绒花,比昨日低调了许多。

对面的嬷嬷哼了一声,败下阵来。

气一时没处撒,但是身后的现在都是商品,她也不敢毁坏,只能暗生闷气。

不一会儿,角门打开,一个梳着圆髻,穿着青色短衣,下面穿着同色裤子的中年妇人走了出来。

头发上只别了两支发簪,穿着也朴素,但整个人的气质就非常不同,咋说呢,和黎娘一比,她是正经人。

“刘嬷嬷,我今天带来的小妮子呀,个顶个的水灵。保准你能满意。”黎嬷嬷上前一步笑道。

“刘嬷嬷,这采买丫头啊,还得看品性。这些小丫头啊,我已经养在院子里半月了,调理的好好的,管教带进府中就能上手,肯定能给您老省许多事端。”另一个嬷嬷不甘示弱,跑上前来。

“都是好的。”刘嬷嬷笑着拍了拍黎娘和另一个嬷嬷,“京城大名鼎鼎的黎娘和?娘我还是知晓的。咱们又不是第一次打交道,四爷带家眷回府,家生子不够用了,以后指定还得劳烦二位呢。”

“刘嬷嬷客气了,但您要,没有不应的。保不教您失望。我那小童、身强力壮的婆子都是有的。”黎娘笑着往刘嬷嬷身上贴,“听闻去岁得的乖孙聪慧过人,快也叫我沾沾您的福气。”

刘嬷嬷被逗笑了。

她的孙儿是她心尖上的骄傲,被人提及,甚是开心。

韵娘此时如若再上前奉承,拍马屁的动作就太明显,反倒落了下乘。

虽气不过,但也不好做其它动作,只好勾着头随着刘嬷嬷进了门。

角门虽小,但一进门,天地宽。

青砖铺就的小路,能行一辆马车,两边栽了些低矮的绿树,树与树间种了花,花开正艳,甚是明媚。

往远处看,树渐高大,再往远处,好像是一处池塘,上面有亭台,有迂回婉转的木桥。

塘边有柳,柳枝垂于水面,偶有红鲤跳出啄食。

一派岁月静好。

另一面则是一排高墙,不知是何人的院子。

沿着青砖路向中庭走去,前面就是一座小院落,她们是从后院行来,房后种着一片桃林,此时桃子已经有硬币大小,翠绿翠绿的,在树枝间若隐若现。

小满学着大家低头行路,偶然看见这些桃子,判断这会儿应该是六月。

六月天气就如此炎热,确实奇怪。

从旁边的小路绕到前面的大门,大门口有两个十来岁的小丫头坐在门前挑豆子。

“刘嬷嬷。”小丫头看见刘嬷嬷过来,赶紧站起来行礼。

刘嬷嬷只点了头,就把人带进了院中。

院子里有回廊,院中栽着一棵枣树,天井地里铺着红砖。

这座院子只有一排正房,东西两面的房子比较简陋。都算不得厢房。

“老姐姐,人带过来了,烦着您过来看看。”刘嬷嬷在院中说。

声音虽抬高了一些,但并不尖锐。

“唉,来了。”门帘一挑,一个打扮比刘嬷嬷贵气些的妇人走了出来。

她梳着比较繁琐的发髻,发间戴的首饰和绒花,很是雅致。

穿着一件青色的内衫,外面罩着一件宝蓝色的长比甲,腰上系一条藏青色的百褶长裙。料子轻薄,一看就透气又舒服。

她抚了抚头发,露出了腕上的玉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时候还没有科技与狠活,这个镯子的水头,一看就不是凡品。

“快,快站一排。”刘嬷嬷回头吩咐黎娘和韵娘。

孩子们像小鸡仔一样,并不用吩咐,自动自发站成了两排。一排在黎娘身后,一排在?娘身后。

黎娘和?娘往旁边让了让,孩子们成夹角形站在了刘嬷嬷的对面。

“吴姐姐,这是京城最大的两家伢行了,经她们手,送出了许多人,都是不差的。”刘嬷嬷替两人说了好话。

刚刚两人都偷着给她塞了银子。

“吴嬷嬷,我敢打包票,再没有比我家的孩子更周全的了,您尽管挑拣。”?娘笑着说。

吴嬷嬷只笑了笑,并不达眼底。

她坐在小丫头给端来的椅子上。

刘嬷嬷只有站在她身边的份,可见她身份。

“从这边,一个一个说一下,自个叫啥名,几岁了,从哪里来。”刘嬷嬷指了指小桃。

黎娘这边,小桃站第一个,小满站第二个。

“吴嬷嬷安,刘嬷嬷安。小女叫小桃,兆兴人,今年12岁。”小桃行了礼,落落大方地回了话。

小满有了她打样,也跟着学舌:“吴嬷嬷安、刘嬷嬷安。小女叫姜小满,潞安府人,今年11岁了。”

两人口齿清晰,落落大方,吴嬷嬷和刘嬷嬷虽未表态,但面目平和,任谁看着都是满意的意思。

黎娘自觉脸上有光,胸挺得更高了。

小满旁边的小姑娘长得也很出挑,长眉细眼,眼尾上挑。

就像一只可爱的小狐狸。

她叫小草,十岁。

接下来孩子们年岁小了些,说话有些磕绊,但也都说了下来。

轮到?娘那边的孩子们就差了许多,不是说的不全,就是说的话太过乡土,别人听不懂。?娘的脸色越来越差,心中暗骂,便宜货色就是便宜货色,见真章的时候就只有丢脸的份了。

这个时候虽然没有普通话,但好似都有官话了,小满此刻才意识到,她们这边的孩子好似都在说同一种语言,也有乡土音,但不浓。

甚是奇怪。

卖孩子的人家有能力教孩子说官话?反过来,都有能力教孩子说官话的家庭咋会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