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逆向锋芒(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浮世钉》最新章节。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沉寂,唯一的声音是空调运转的低鸣。百叶窗将午后的阳光切割成一道道细长的光带,投在林薇身后那块白板上。白板上已经写满了字,“沐芳”两个字被一个巨大的圆圈框住,延伸出几条线,连接着“资本雄厚”、“渠道广泛”、“营销强势”等关键词。而在另一侧,“禾素”下面则跟着“预算紧缺”、“团队精简”、“产品过硬”等短语。
林薇站在白板前,手中的马克笔尚未盖上笔帽。她目光扫过坐在桌前的乔娜和沈浩,两人的表情都带着凝重。乔娜无意识地转着笔,而沈浩则盯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眉头紧锁。
“‘沐芳’的优势在于资本和渠道,可以短时间内用广告淹没所有声音。”林薇的声音清晰而冷静,打破了室内的沉默。她用笔尖轻敲白板上的关键词,“他们有能力在同一时段买断多个平台的广告位,邀请顶流明星代言,甚至可以通过合作条款约束KOL不得评测竞争对手的产品。”
她停顿了一下,转身面向团队:“而我们的优势在于洞察和创意,以及——”她的笔落在“禾素”产品上,轻轻画了个圈,“‘禾素’产品本身足够好。叶总给我们提供的成分分析报告和用户反馈数据都证明了这一点。”
乔娜停下转笔的动作,叹了口气:“薇姐,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们预算太有限了。现实点说,我们连请一个腰部网红都不够,更别说应对‘沐芳’的广告轰炸了。”她拿出一份预算表,“这是我能调配的全部资源,甚至不够在一条热门视频下做推广。”
沈浩推了推眼镜,接过话头:“技术上,我可以写脚本监控‘沐芳’各大平台的数据,抓取他们刷量和水军的证据。”他调出一个程序界面,“我已经做了初步尝试,确实能捕捉到一些异常数据波动,但这类证据法律上认定困难,传播层面可能掀不起太大浪花。”
林薇点点头,走到窗边。楼下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路人不会知道在这栋写字楼的一个小办公室里,正酝酿着一场实力悬殊的商战。常规的维权、比拼广告投放,确实都是死路一条。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窗玻璃上轻敲,忽然转身问道:“叶总昨天说,他们快撑不下去了。我在想,这种‘弱小’和‘绝望’,本身是不是一种力量?”
乔娜和沈浩同时抬起头,眼神中带着疑惑。
林薇走回白板前,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大众天生有同情弱者和对抗强权的心理。‘沐芳’是大公司,是抄袭者,是强势方。而‘禾素’是小作坊,是原创者,是即将被踩死的蚂蚁。”她的语速逐渐加快,“我们为什么不把这种姿态放到最大?不是乞求同情,而是展现我们的坚持和信念。”
一个大胆的、逆向思维的策略在她脑中逐渐清晰。她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划掉了之前写的部分内容。
“我们不哭诉,不卖惨,而是用一种带着骄傲和匠人骨气的姿态,向抄袭者‘致敬’。”林薇的声音带着一种冷冽的激情,“我们要把‘禾素’的‘小’、‘穷’、‘不会营销’,直接转化为‘真诚’、‘匠心’、‘所有成本都投入在产品本身’的象征!”
乔娜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我明白了!这是一种逆向定位!把自己放在弱者但道德制高点的位置,激发公众的共鸣和守护欲!”她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他们厌倦了大品牌的虚假宣传,渴望真实和透明。”
“没错!”林薇走到白板前,飞快地写下几个关键词:“坦诚”、“对比”、“情感绑定”。
“活动主题就叫——‘致抄袭者:谢谢你,让我们知道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沈浩推了推眼镜,虽然对情感传播不甚了解,但觉得这个逻辑很有趣。“从数据角度看,情感驱动的内容确实有更高的分享率和记忆度。”他调出一些案例分析,“如果能够引发真实用户的共鸣,可能会产生指数级传播效果。”
林薇详细阐述方案,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核心动作是由‘禾素’创始人叶文洁亲自出镜,拍摄一条冷静、坦诚甚至带点笨拙的短视频。不哭不闹,而是平静地陈述被抄袭的事实,展示两款产品的成分、质地、成本对比——‘沐芳’用廉价香精和化学添加剂,‘禾素’用昂贵精油和天然提取物。我们要把实验室的对比数据直观呈现给消费者。”
她停顿了一下,让团队消化这个想法,然后继续道:“关键台词要设计得既有力度又不失风度。比如:‘我们没钱投广告,所以我们把所有成本都放在了这里’——指向产品;‘我们不会营销,所以我们只会埋头做产品。感谢抄袭者,用他们的方式告诉市场,什么叫做短视,什么叫做长期主义。’”
乔娜补充道:“我们可以发起一个挑战:邀请所有用户同时购买‘沐芳’和‘禾素’的产品,自行对比体验,用脚投票。我们相信用户的皮肤和头发会说话。”
“渠道选择上,放弃昂贵的大V投放,集中所有微薄预算,投放在小红书、B站等注重成分党和真实测评的平台。”林薇指着白板上写下的平台名称,“依靠产品力本身和话题性,激发UGC自发传播。”
沈浩已经开始构思技术实施方案:“我可以搭建一个舆情监控系统,确保真实用户的好评和对比视频能被算法推荐,同时捕捉‘沐芳’可能出现的删帖、打压等负面行为,作为二次传播的弹药。”
这个方案极其冒险,它将所有的宝都押在了产品力本身和公众的情绪共鸣上。如果产品不够好,或者公众不买账,那就是一场彻底的自杀式闹剧。
但林薇对“禾素”的产品有信心。她亲自试用过,也与研发团队深入交流过,知道那些配方背后的故事和科学依据。她也精准地捕捉到了当下消费者对“真诚”和“匠心”的渴望——在充斥着营销谎言的时代,真实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当天下午,团队与叶文洁进行了视频会议。当林薇阐述完整个方案,屏幕那头的叶文洁沉默了许久。她的目光从惊讶到思考,再到坚定,最后竟然流下了眼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