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朝堂激辩!我用初中物理知识吊打三国老顽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阿斗,我来扶你振兴汉室》最新章节。

蒋琬面无表情:“正方此言差矣。正因是国之大政,才需慎重。我所提,亦是‘扩大试行’,而非立刻推行全国。”

“试行,便不要耗费国帑吗?”李严冷笑一声,他根本不看蒋琬,而是将锐利的目光,投向了刘禅身后的凌毅。

“臣斗胆,请问凌侍讲。你造那一件‘曲辕犁’,耗费了多少铁料?动用了几名铁官署的匠人?花了多少时日?这些,难道不是成本吗?”

“若要推广一郡,需造多少?推广一州,又需多少?我大汉府库方经北伐,本就不裕,如今休养生息,每一分钱都该用在刀刃上。岂能为了一件玩物,而耗费如此巨资?”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掷地有声。

一些原本还持观望态度的官员,开始点头。

是啊,新东西是好,可成本呢?大汉,没钱啊!

李严见状,愈发气势逼人。

“再者,圣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治国之本,在德行教化,在尊崇圣贤之道!而非此等奇技淫巧!”

“我大汉农耕之法,乃是祖宗千年传承,早已行之有效。如今,为一人之小智,而轻动祖宗之成法,若推广之后,水土不服,致使农时有误,粮食减产,这个责任,谁来承担?是蒋公你,还是他一个寸功未立的侍读郎?”

这一番话,引经据典,上纲上线。

直接把曲辕犁,打成了动摇国本的“奇技淫巧”,把凌毅,塑造成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意图颠覆传统的奸佞小人。

大殿内,鸦雀无声。

就连蒋琬,一时间都难以辩驳。因为李严说的,句句都踩在了士大夫阶层的价值观上。

刘禅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他攥紧了拳头,求助似的看向凌毅。

这是凌毅第一次,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攻击。

冰冷,致命,不给你留任何余地。

他从刘禅身后走出,来到大殿中央,先是对着李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都乡侯所虑,乃是谋国之言,晚生佩服。”

他先捧了对方一句。

李严冷哼一声,并不接话。

“晚生斗胆,回答都乡侯的几个问题。”凌毅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第一,成本。晚生打造第一架曲辕犁,所用铁料三斤二两,木料出自皇庄废弃梁木,未耗一钱。十名工匠,七日之工时,若折算成官府工钱,约合五百钱。总计,不到一贯钱。”

“一贯钱,造出一架,可以省下一名劳力,一头耕牛,并将效率提升一倍以上的农具。都乡侯精于算学,您觉得,这笔账,划算吗?”

李严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想到,凌毅居然能把成本算得如此精确。

“第二,祖宗成法。”凌毅继续说道,“晚生敢问,昔日神农氏教民稼穑,改进农具,算不算改变祖宗之法?大禹治水,疏浚河道,变堵为疏,算不算改变祖宗之法?”

“祖宗之法,其精髓,在于因时而变,因地制宜,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而非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若一味固守,我等今日,与草木何异?”

“说得好!”人群中,一个武将忍不住喝彩。

李严的脸色,已经有些难看了。

“至于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都乡侯说,治国之本,在德行教化,不在奇技淫巧。此言,晚生万分赞同。”凌毅话锋一转。

“但何为最大的德政?让嗷嗷待哺的婴儿有米粥可食,让戍守边疆的士卒有饱饭可吃,让操劳一生的农夫能省一分力气,多打一斗粮食!这,才是天下最大的德政!”

“曲辕犁,不是奇技淫巧,它是让陛下的仁德,能真正落到每一寸土地,每一户农家的舟与桥!”

“晚生人微言轻,不敢奢求立刻推广天下。晚生恳请陛下,恳请蒋公,也恳请都乡侯。准许晚生,就在这成都左近,寻一乡之地,立下军令状!一年为期,若新犁之法,不能使该乡税赋粮食增产两成以上,所有耗费,由凌毅一人承担,晚生愿受国法处置!”

凌毅说完,对着御座上的刘禅,深深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