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好钢是打出来的?我今天,偏要把它炼出来!(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阿斗,我来扶你振兴汉室》最新章节。
“炼钢?”
姜维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汇,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在他和所有工匠的认知里,铁,是千锤百炼敲打出来的。一块生铁胚,要在炉火中反复烧红、折叠、锻打,逼出里面的杂质,才能成为百炼精钢。这个过程,靠的是力气,是经验,是匠人与炉火之间心领神会的默契。
而凌毅口中的“炼”,听起来,更像是方士们在丹炉里鼓捣金石丹药,透着一股虚无缥缈,不着边际的味道。
“守正,此话何意?”姜维追问。
“意思就是,”凌毅将那半截断刀扔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动,“我们不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打’掉铁里的杂质,而是创造一个环境,让铁自己,把那些脏东西‘吐’出来。”
他环视了一圈围过来的工匠,他们的眼神里,有好奇,但更多的是怀疑、不以为然,甚至是一丝被外行指手画脚的恼怒。
凌毅从地上捡起一块木炭,在空地上画了一个简易的示意图,一个罐子,下面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我们可以制作一种极其耐高温的陶罐,我们称之为‘坩埚’。将上好的铁料与足量的木炭,一同敲碎,封入这坩埚之中,然后用全新的炉子,将其加热到远超普通锻炉的温度,让铁在里面,彻底融化成一汪铁水。”
“融化成铁水?”一个年长的老师傅,正是方才那把断刀的打造者,王铁匠,忍不住开了口。他满脸炭灰,胡子拉碴,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凌校尉,您这话可就真是外行了!铁化成水,那不就成了铸铁?铸铁性脆,一掰就断,只能用来做农具、做铁锅,如何能做上阵杀敌的兵刃?”
这话立刻引来周围工匠的一片附和,嘈杂声瞬间炸开。
“是啊,王师傅说得对,铸铁那是下脚料!”
“把钢炼成水?这不跟炼丹一样虚无缥缈吗?读书人就是喜欢想这些有的没的!”
“兵刃乃国之爪牙,岂能如此儿戏?千锤百炼才是正道,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质疑声此起彼伏,几乎要将凌毅淹没。这是对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的根本性颠覆,更是对手艺人毕生尊严的挑战。
凌毅没有生气,他预料到了这种反应。知识的传播,最大的障碍,从来不是愚笨,而是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
“王师傅,各位请听我一言。”他提高了声音,压过了嘈杂,“各位师傅可曾熬过肉汤?”
这没头没脑的一问,让众人都是一愣。
“熬汤的时候,那些肉里的杂质、血水,是不是会自己变成一层浮沫,飘在最上面?”凌毅接着问道,“我们只需要用勺子,就能轻易地撇掉它们,留下一锅纯净的肉汤。”
他指了指地上的示意图,“我这个法子,道理是相通的。铁之所以脆,是因为里面含着太多杂质。百炼钢,就是用锤子硬生生把这些‘浮沫’敲打出去。但这个过程,很难精准,敲多了,钢就软了,敲少了,钢就脆了,还容易留下暗伤,就像刚才那把刀。”
“而在坩埚里,我们精确地配比铁料和木炭,在密封的环境下,用前所未有的高温让它们充分融合。那些比铁水轻的杂质,就会像肉汤里的浮沫一样,自己浮到最上面,凝结成一层废渣。等它冷却下来,我们只需要像敲鸡蛋壳一样敲掉那层废渣,剩下的,就是一块质地均匀,内无杂质的完美钢锭!用这样的钢锭来锻造兵刃,不仅省去了百炼的功夫,其坚韧,也远非百炼钢可比!”
他说得口干舌燥,比喻也足够通俗,但工匠们依旧是一脸的将信将疑。道理似乎是那个道理,可铁和肉汤,终究是两码事。
王铁匠哼了一声,瓮声瓮气地说:“凌校尉真是好口才,死的都能说成活的。但俺不懂什么熬汤撇沫。俺只知道,好钢是打出来的,不是在罐子里煮出来的!您是读书人,是校尉,可在这打铁的工坊里,恕俺直言,您说的这些,就是纸上谈兵!”
“没错!让个外行来教我们打铁,真是天大的笑话!”一个年轻气盛的徒弟忍不住喊道。
“让他自己打一把刀试试?别闪了腰!”
姜维的脸色沉了下来。他猛地一拍旁边兵器架,发出“哐当”一声巨响,工坊里顿时安静下来。
“放肆!凌校尉是丞相遗表举荐之人,他的话,自有其道理!”姜维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军令如山,我命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