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身初成天下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执掌神权之天帝的征途》最新章节。
第七章:金身初成天下惊
矿坑节点的邪气如同毒瘤,盘踞在青林镇地脉的一隅,阴冷而顽固。张润尝试了几次冲击,那“五通”残留的意识狡诈异常,绝不正面抗衡,只是死死吸附在污浊的地脉淤塞处,借力打力,不断污染、吞噬探入的神力丝线,反而有借此壮大的趋势。
【警告!强行净化该节点需消耗大量神力,且可能引起地脉剧烈震荡,对周边地域造成不可预知影响。】
系统冰冷的提示让张润暂时停止了消耗。他意识到,这已非简单的神力比拼,而是一场对地脉控制权的争夺。那邪神残念虽弱,却占尽了地利,将自身与这片土地最沉疴的痼疾绑在了一处。
需从长计议。
他将大部分心神从边境收回,转而加速对青林镇其他健康地脉支流的梳理。神力如涓涓细流,持续不断地滋养、拓宽着那些莹白的脉络。效果虽缓慢,却扎实稳健。镇域内的灵气以微不可察的速度增长着,草木愈发葱茏,井水更加甘甜,连年年防治的虫害似乎都减轻了不少。这些变化潜移默化,百姓归功于“土地爷保佑”,信仰愈发虔诚。
而真正的信仰洪流,依旧来自那项撼动了旧有秩序的“四小时工作制”。
青林乡试点的成功,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已远远超出了乡野的范畴。得益于赵德明那份掺着功利与神谕影响的“大力推广”,这项政策正以惊人的速度向整个青林镇下属的所有村落蔓延。
不是行政命令的强制,而是民心所向的洪流。
当邻村的农民亲眼看到张家坳、李家庄的人不再被日复一日的沉重劳作压弯脊梁,脸上带着他们从未有过的松弛笑容,地里的收成、厂里的效益却不减反增;当他们听到午后村落里传来的锣鼓声、说书声、篮球场上的欢呼声;当他们一次又一次听闻土地爷显灵救人的种种神迹…
比较之下,自身所处的起早贪黑、疲惫不堪、毫无盼头的日子,便显得格外难以忍受。
“凭什么他们就能享福?” “咱们也要土地爷!” “去找村长!去乡里请愿!”
暗流逐渐涌动,最终演变成公开的浪潮。一村又一村的村民,成群结队,先是到本村村长家围堵,继而浩浩荡荡涌向乡公所,甚至开始有组织地向青林镇政府递交联名请愿书,要求“学习先进经验”,推行“四小时工作制”。
民意的沸腾,让基层的村干部们头皮发麻,让镇上的官员们坐立不安。报告雪片般飞向镇长、书记的案头。
镇党委书记刘茂才捏着厚厚一叠请愿书,手指敲着桌面,对面坐着的是眉头紧锁的镇长胡卫东。
“老胡,这事你怎么看?赵德明在青林乡搞的这一出,动静是不是太大了点?”刘茂才语气深沉。
胡卫东苦笑:“刘书记,下面反应很强烈啊。光是今天上午,就来了三拨村民代表。说的都是一件事——要跟青林乡看齐。赵德明那边报上来的数据…倒是好看得惊人,生产效率、群众满意度、甚至治安事件发生率都在下降。可这…这毕竟没有先例啊!”
“数据好看?”刘茂才哼了一声,“谁知道里面有多少水分?一天干半天活,还能增产增收?这符合科学规律吗?我看是群众被某些迷信思想裹挟了!那个土地庙,听说现在香火旺得不得了?这里面有没有关联?”
他毕竟比赵德明高一级,看问题的角度更“全面”,顾虑也更多。贸然推行如此离经叛道的政策,万一出了纰漏,乌纱帽还要不要了?
“可是…压下去?”胡卫东迟疑道,“民意汹汹,硬压恐怕会出乱子。而且赵德明那边…”
就在两位镇领导左右为难之际,一道模糊却带着不容置疑权威感的意念,如同精准投下的涟漪,悄然漫过他们的心田。
【此乃天意民心所向,顺势而为,可积大功德,泽被苍生,官运亨通…逆之…恐生不测…】
刘茂才敲桌子的手指猛地一顿。胡卫东端起茶杯的手也晃了一下,几滴茶水溅出。
“官运亨通”…“逆之生不测”…
两个词像重锤,敲在他们心坎最敏感的地方。那模糊的意念并未强行控制他们的思想,却将他们内心深处对政绩的渴望、对仕途的考量、对维稳的担忧,无限放大、清晰,并与窗外那隐隐传来的民意沸腾声巧妙地关联起来。
强硬压制的念头迅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直觉——批准它,不仅没错,还是莫大的机遇!是顺应民心!是政策创新!是…天意?
刘茂才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幻不定,最终化为一种奇异的笃定。他猛地一拍板:“老胡,我看这事,未必是坏事!赵德明同志有魄力,有想法!我们应该支持基层的大胆探索嘛!”
胡卫东一愣,随即也仿佛豁然开朗,连忙点头:“刘书记高见!这确实是条新路子,值得试点!不,值得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学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镇域神谕(目标:刘茂才、胡卫东)生效。引导其权衡利弊,关联政绩与风险,促使其批准推广。】 【信仰锚点(刘茂才、胡卫东)初步建立。】 【检测到‘四小时工作制(镇级推广)’获得关键官方认可,信仰传播将进入爆发期。】
官府的绿灯一亮,最后的障碍土崩瓦解。
青林镇全域,欢呼雷动!
每一个村庄的祠堂或广场上,都上演着类似张家坳的 scene——村干部宣读镇里文件,村民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香烛被成捆地取出,朝着张家坳土地庙的方向焚香叩拜。
“谢土地爷恩典!” “土地爷万岁!”
澎湃的、近乎狂热的愿力从青林镇的每一个角落升腾而起,如同百川归海,汹涌澎湃地汇向那尊已成为绝对信仰中心的镇土地神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