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平静的县城(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最新章节。

倒是剃刀不算特别麻烦,只拉了一个口子,赵保胜就算基本掌握了,毕竟不是剃自己的脸。

苏青看着胡义烂核桃一样的头发,发愁,赵保胜也不是万能的,做理发师傅到底还是差点。

赵保胜一脸无所谓,伪装嘛,谁也不能说一上来就能开馆收徒那种,手艺差有手艺差的活法,也不真靠这个吃饭。

县城是有理发馆子的,师傅应该手艺不错,都是做的熟客,全是县城顶流那种。

平民百姓一般还消费不起这种,全靠剃头挑子,县城里也有几个固定的街口有。

赵保胜下午已经观察过了,他都没打算置办挑子,搭块毛巾夹个包袱,走街串巷还不行吗?非常时期,挣饭辙,挑他不专业的也不是他的客户,在乎那么多干嘛?

第二天这个二把刀的理发赵师傅就上街了。

转悠半天,没一个生意找上门,赵保胜怀疑人家根本不知道他是干嘛的,琢磨一下,决定开始吆喝。

“剃头修面了啊!”作为一个啥也不懂的棒槌,赵保胜喊得倒是中气十足,标准普通话在满是河南腔的大街上,显得很是另类。

半条街的人都停下看他,他才发现,喊得太大声了,太高调了,于是压着一点嗓门儿,又开始转街。

一整天,就遇到两个生意,都是穷苦人家,因为人家问价,他随口说了一声“给口吃的就行”,两个窝头的生意,就算是开张了!

他其实不懂行情,他的手艺和行头也不是正经干这个的,不知道开啥价合适,倒真的挺符合一个逃难者的身份,挣口吃的嘛,不寒碜。

虽然剃的头不够平,手脚有点慢,但够便宜,还有人预约第二天的呢——谁家也没多做的窝头,给钱又舍不得。

第二天,他还挑上了!剃个头,窝头小的话,必须两个起!

还真不怪他,谁也扛不住来自小民的抠搜智慧:窝头做小一点,可不也是一个?

谁让他不直接收钱呢?

不过,赵保胜这也算在县城站住了脚——吃饭还凑合,租房子那不算!

走街串巷,难免和三教九流打交道,巡警那是看不上他的窝头,又没钱,还嫌弃他手艺差,地痞流氓等闲也不招惹他,没油水,却又够高够壮,大眼一瞪,两三个不敢近身。

街口的剃头挑子也看不上他,手艺不行,换俩窝头活命的,还能咋样?没见着地痞都不愿搭理这人?理发馆,和他那更是云泥之别。

赵保胜倒是乐在其中。

这几天他都在琢磨如何把那个保险箱撬开来呢。

县城街头也不是白逛的,他已经在铁匠铺找到了办法:石匠用来劈开大石头的铁楔子!他已经买了好几对。

就是先凿个缝,把铁楔子打进去,扩大缝,再打两个并起来的铁楔子,如此反复,最终能把细小的缝,给撑开。

难的是,在租的房子这边没法动手,动静太大,想不叫人发现是不可能的了。

胡义和他,对保险箱里的东西有各种猜测,从金条到药品,打赌都不知道赌了几回,却连打开都没办法,惹得苏青一阵嘲笑。

胡义找了些卖力气的零活儿。

苏青和地主婆倒是琢磨了一些缝补活儿,毕竟苏青书香门第,小时候还学过一点刺绣,针线活挺熟。

这么混了十来天,苏青有点坐不住了——县城太平静了,八路军还没有听说到这附近啊!

华北日军南下的速度被拖住了,安阳被占领一个多月了,同样在平汉线上的鹤壁和汤阴,却到现在都没见到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