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粮荒(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最新章节。

听赵保胜讲述了赵明的情况以及他的一些猜测以后,丁政委陷入沉思。

苏青表情严肃,如果是真的,那其实独立团能做的也很有限,毕竟那是梅县本地组织的安排,那是他们的人。

赵保胜其实想教赵明一些保命的东西,但他本身就是半路出家靠莽出来的,甚至都不算情报线上的人,可教的实在不多。

苏青有经过系统情报训练,掌握的怎么样不好说,但知识肯定是学到了的……他开不了这个口。

丁政委沉吟片刻,翻本子记录下来,答应会和地方组织协商此事。

至于手里这份情报,只限当场三人知道,据点具体情况,独立团下面几个连会派侦察员绘制详细地图,并定期观察记录……也就独立团缺编,这些本来该侦察科参谋做的事。

另外一件事,是苏青掌握的,丁政委想问问赵保胜意见。

这在赵保胜看来,是独立团真正信任自己的一个信号。

其实事情很简单,就是王铁匠,最早由赵保胜接触的那家人,前段时间鬼子抓丁修炮楼,他家老大和老二被便衣队抓去了,结果老大被打断腿,老二被打死。

他家老三在治安军,已经成为苏青的线人。

这回是王铁匠让他小儿子想办法,说城外待不下去了,想举家搬迁进山。

苏青的意思是治安军里好不容易有个钉子,不愿意失去,想动员王家不要跑。

丁政委不愿失去获得铁匠的机会,认为可以接受。

他们认为老赵处理这些事会有好办法……赵保胜:不是,你们都咋看的我?怪不得连小红缨都觉得我馊主意多……

赵保胜很快给出建议:先考察王家老三有没有作为深潜钉子的能力,愿不愿真心实意为八路军做事,像这样的敌占区青年,独立团情报系统可以酌情发展,进行情报基础教育,做初步培养。

其实老赵的私心显而易见,就是想让苏青连赵明一起培训了。

王铁匠的事好处理,把家里的地和房子什么的,给家里剩下两个儿子分家,他假装带大儿子离乡看腿去,绕道进根据地。

如果舍不得糟蹋地,直接租出去,同样借口,还是给大儿子看腿,老三再回家闹一回,分家,划清界限。

赵保胜提醒苏青,这种情况以后可能会更多,为了潜伏同志的安全,需要严格保密。

他没遇见过,但影视剧看得太多,这种桥段信手拈来。

聊完正事,丁政委说起了赵保胜最早预警的粮荒,已经很明显了,话里话外都在在说山里的主力部队缺粮严重。

赵保胜手一摊,独立团采购的粮食他没经手,李算盘那边有数,要支援兄弟部队,你们算账去嘛。

丁政委索性摊开来问,问赵保胜有没有可能找到外购的大渠道……这是把咱老赵当多啦A梦啦?

赵保胜头摇得像拨浪鼓,他能想到的招数,能提醒的,早都做过了。

山里耕地面积小得可怜,靠土地养活本就不多的人口,已经很勉强,现在还得养活那么多部队,粮食的外部输入必不可少,开源也要节流,还得自力更生。

大北庄的梯田已经有些样子了,种上土豆红薯,也能解不少粮食缺口,加上前期断断续续的小规模采购,目前还算问题不大。

但说到支援兄弟部队,那就有点打肿脸充胖子了,这话不利于团结,赵保胜只敢腹诽,可他也没好办法啊。

其实赵保胜托李算盘去晋省找高产玉米种子,包括和森田打听日本的高产红薯,甚至寻找苜蓿种子和大豆种子打算套种在玉米高粱地里,都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做文章。

至于说从鬼子嘴里夺粮,现在来看难度很大,一个是八路军自身还不够强,还有一个,是在敌占区没有群众基础。

鬼子的粮食也是在占领区收的,要抢,也得在鬼子收粮回去的路上动手,没有具体情报,根本没法计划。

想要顺利解决粮食问题,还得壮大自己。

当然,有外购渠道最好,可运输是个大问题,还有就是外购需要资金……靠抢已经不现实了,现在汉奸们身上都是带的伪钞,晋省和其他地方不认。

那就得发展工商业,用根据地的产出去外面换……依然很难很难,根据地没基础,全靠手工业,原料也是问题。

赵保胜在纸上写写画画半天,丁政委在旁边看着,也是不住叹气。

苏青在这些事上面帮不上忙。

把纸笔一推,赵保胜往桌上一趴,斜眼看丁政委:“政委,想支援兄弟部队没人会反对,但咱得想好退路,大家一起饿死和饿死一部分人之间,得有个考量有个章程。”

这话说得极其政治不正确,丁政委却意外地没批评老赵,老赵觉得丁政委是真的被逼到绝路上了。

于是老赵给出了个馊主意:“咱独立团这几个连队,都是吃奶的幼崽儿,缺粮了,母狼把崽儿赶出去自己觅食,你说有没有搞头?”

丁政委瞥他一眼,没吭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保胜摇摇头,打声招呼,去忙他的事去了。

他在试制土法水泥,没找到附近的砖窑和石灰窑,就在炊事班的大灶上烧的一点点,连石灰都没烧出来,柴火和煤炭差太多。

老牛还不肯让他在炊事班折腾了,太行山里柴火都缺啊!

赵保胜其实不是要烧出高标号水泥,他只需要土水泥就行,主要是想搞蓄水池,对的,在梯田高处搞,试着对梯田进行灌溉。

太行山缺水,但这里其实并不是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并不低,但地形原因存不住水!

水窖这些在这里都没法挖,石头太多,村里倒是可以打井,但也是地下条件允许的地方才行。

九班租的孙寡妇的院子,吴石头已经挖出来水了,但赵保胜不满意,他让石头想办法,得把井口藏起来!

这是上次大北庄差点坚壁清野时发现的问题,水井填埋费时费力,污染的话以后恢复又有卫生风险,当时赵保胜就琢磨来着,现在他想通了,不能全指着自己,得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动脑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