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群星璀璨之春秋战国传奇文臣篇(10)(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唐·长安大明宫紫宸殿
唐玄宗李隆基手持玉笛,目光从天幕上收回,对身旁的宰相张九龄笑道:“田文‘养士三千’,倒有几分招揽贤才的心思,可他让薛邑势压齐都,便是‘权欲熏心’;晚年见齐危而不救,更是失了臣子本分。”
张九龄躬身道:“陛下圣明。田文之失,在‘私大于公’——他虽靠门客脱困,却也因私权过重遭君猜忌,最终孤立无援。
我朝如今设科举取士,正是为了选拔‘忠君报国’之臣,而非‘私门势力’之徒;若臣子皆学田文,只重私门、不重朝堂,大唐盛世恐难长久。”
大将军郭子仪上前一步,拱手道:“臣以为,田文‘鸡鸣狗盗’脱困虽巧,却非‘治国良策’。
我朝平定安史之乱,靠的是君臣同心、将士用命,而非‘门客之力’。陛下当以田文为戒,严束权臣,莫让私权动摇国本。”
李隆基颔首:“郭将军所言极是。朕当令礼部颁文,劝谕百官:为官者,当以家国为先,莫学田文‘重私轻公’。”
天幕依旧【#群星璀璨之春秋战国传奇#文臣篇#魏无忌】
【“魏无忌(?-前243年),即信陵君,是战国时期魏国着名政治家、军事家,“战国四公子”之首,以礼贤下士、窃符救赵、合纵抗秦闻名,最终因魏王猜忌而抑郁病逝。
他不以身份自居,主动结交贤能,门下食客达三千人,其中侯赢、朱亥等谋士武士,成为他日后成就大业的关键助力。
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魏。
魏王因惧秦而按兵不动,魏无忌在侯赢献计下,通过魏王宠妃如姬盗取兵符,又命朱亥击杀不听调令的魏将晋鄙,最终率军击败秦军,解赵国之围。”】
【“救赵后,魏无忌因窃符之罪不敢回国,留居赵国十年。
后因魏国面临秦国威胁,魏王召其回国任上将军。
他牵头组织燕、赵、韩、楚、魏五国联军,于公元前247年大败秦军,直逼函谷关,暂时遏制了秦国东进的势头。
秦国忌惮魏无忌,遂派人用重金离间他与魏王的关系。
魏王果然猜忌,剥夺其兵权。魏无忌自此心灰意冷,沉溺酒色,四年后(前243年)抑郁而亡。他死后十八年,魏国被秦国所灭。”】
宋·汴梁紫宸殿
宋仁宗赵祯指尖轻叩御案,目光落在奏疏上,抬首对参知政事范仲淹叹道:“信陵君窃符救赵,虽违君命,却存赵护魏,算得‘义举’;可他私养门客三千,兵权在手时竟能号令诸侯,此等‘私权过盛’,实乃治国大忌。”
范仲淹躬身应道:“陛下所言极是。我朝设‘二府三司’,分权制衡,便是为防权臣专权。
魏无忌虽有贤名,却忘了‘君为臣纲’,最终遭忌失势,恰是前车之鉴。
如今我等推行‘庆历新政’,整顿吏治、严明纲纪,正是要杜绝‘私门凌驾朝堂’之事。”
禁军副都指挥使狄青上前一步,沉声道:“臣出身行伍,深知兵权当尽归朝廷。魏无忌凭门客、窃兵符掌军,此乃‘乱制’;我朝将士皆听天子调遣,无君命不得擅动一兵一卒,方能保天下安定,断不可学他那般‘以私废公’。”
赵祯颔首:“狄将军所言在理。传朕旨意,令国子监将魏无忌之事编入《策论备考》,警示天下士子:为臣者,忠君报国当为先,莫学信陵君‘重义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