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禁书室血夜(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蓝蝶茶殇:死神在人间的八种形态》最新章节。
1965年10月7日,纽约圣帕特里克神学院的秋雨裹着煤烟味,把哥特式尖顶洗得发亮。
钟声回荡时像一把钝刀在玻璃上来回刮擦。
林怀恩站在图书馆禁书室门口,掌心的瘢痕又开始发烫。
自从把那座八棱碑藏进教堂地窖,这枚十六年的旧伤就没安分过,蓝线已经爬到了手肘,像条喝饱血的蚯蚓。
禁书室的铜锁突然“咔嗒”弹开,仿佛有只无形的手从里面拧动了锁芯。
怀恩推开门,一股混合着陈年纸张与龙井茶香的寒气扑面而来,室温骤降到像杭州腊月的西湖冰面。
狭长的房间没有窗户,穹顶的宗教彩绘被黑布蒙着。
唯一的光源是中央那盏铜吊灯。
光线透过蒙尘的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斑,像块被打碎的蓝蝶翅膀。
七张烫金请柬整齐地摆在长桌上,收件人栏写着七位学者的名字,落款是“林怀恩”。
但这不是他发的。
请柬背面印着枚模糊的朱砂印,与灵隐寺藏经阁的封条分毫不差。
角落的日期更是让他脊背发凉:
1962年3月7日,慧明法师圆寂那天。
“林神父倒是会选地方。”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希伯来语教授艾萨克·科恩拄着拐杖走进来,白发上还沾着雨珠。
“禁书室三十年没开过门了,我祖父当年在这里翻译过死海古卷。”
陆续有人进来,脚步声在橡木地板上敲出七种不同的回声:
拉丁语教授维克多·弗罗斯特,银发绾成一丝不苟的发髻。
手腕上的烧伤疤痕在灯光下泛着粉红,那是二战时在集中营留下的。
阿拉伯语教授阿卜杜勒·拉赫曼,黑髯里藏着片也门咖啡豆,说是能提神。
可此刻他的手指正不受控制地摩挲着咖啡豆,像在搓捻什么不安的秘密。
古汉语教授保罗·李,跛着左腿,左耳缺了半轮,他总说是年轻时在卢沟桥被弹片削的。
还有俄语教授伊戈尔·彼得罗夫,身材高大,手背上刺着东正教十字架。
希腊语教授乔治·哈特,金发,领口别着共济会徽章。
梵语教授艾米丽·格林,唯一女性,指甲涂着墨蓝色。
七个人彼此点头,围着长桌站成一圈,恰好与石碑上的七种文字对应。
空气里漂浮着龙井与纸张混合的冷香,像一场迟到的葬礼。
“说有一块多语种碑文需要破译?”
艾米丽·格林率先开口,她指甲上涂着的墨蓝色,与石碑上的钴蓝光晕几乎同色。
怀恩点头,掀开长桌中央的黑布。
八棱碑不知何时被移到了这里,石面的霜花已经化了。
石碑正面,七种文字交错如蛇,在灯光下渗出淡淡的血珠,像刚被人舔过。
“这是……”
保罗·李突然僵住,他指着石碑上的中文凿痕。
“这笔画是‘灵隐体’,我在杭州见过,只有藏经阁的僧人会这么写。”
科恩凑近石碑,指尖刚触到希伯来文,指腹突然被无形的刀刃割开,流下了第一滴血。
血珠顺着“羔羊之血”的刻痕游走,自动改写为:
“契约者之血,激活媒介。”
紧接着,第二滴、第三滴……
七人的指尖同时渗血。
血珠像被磁铁牵引,悬在石碑上方凝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唯独北极星的位置空着,留个黑洞似的缺口。
艾米丽·格林指着梵文部分说道:
“这里写着,七种语言对应七宗罪,第八人是……祭品。”
话音刚落,七滴血珠同时炸成雾状,落在碑文凹槽里。
蓝光亮起,照出每个人脸上流动的纹路。
那些纹路像茶叶脉络,又像蝴蝶翅脉,从太阳穴一直蔓延到脖颈,与怀恩手肘上的蓝线一模一样。
科恩的嘴张了张,没发出声音。
他看见自己掌心的皮肤下,一条蓝线正沿着血管向心脏爬去。
速度比怀恩的更快,像在追赶什么。
其余六人也纷纷低头,脸上的惊恐在蓝光里扭曲成诡异的表情。
石碑最下方,浮现出一行新的汉字:
“七窍茶烟为引,寅时三刻,以西湖水注自由女神火炬。”
字迹未干,石碑背面“咔”地裂开一道缝。
暗红色液体顺着裂缝渗出,带着龙井陈香,在地板上积成了一个微型的纽约港地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