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稳辣!我是最强收容所研究员》最新章节。
“快好了。”艾米丽直起身揉了揉肩膀,鼻尖沾了点打印纸的纸屑,“酱汁喷涂器的喷嘴模型终于搞定了,蜂巢结构的出汁量参数很均匀,刚才模拟测试时,虚拟场景里你设计的机械臂外壳都被喷成迷彩服了。”
李鸣翻了个白眼:“那是你故意调大了喷射角度,谁让你非要用辣椒酱参数当测试剂。”
他忽然指着屏幕上的机械臂关节模型,“这个型号的轴承参数行吗?抗腐蚀性能模拟结果达标了。”
艾米丽凑过去看,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放大细节:“可以,但要加个防尘罩图层,秘制酱汁里的颗粒物参数会磨损轴承模型。”
她忽然打了个哈欠,眼角沁出点生理性的泪,“等完成这个,我们去自动贩卖机买罐咖啡吧,我快困死了。”
李鸣看着她眼下的青黑,忽然从口袋里掏出颗糖:“先吃颗糖提提神。”
那是水果味的,包装纸上印着卡通图案,“我妈寄来的,说比咖啡健康。”
艾米丽剥开糖纸,把糖塞进嘴里,水果的清凉瞬间驱散了些许困意。
她看着屏幕上即将完成的设计图,忽然笑了:“等所有模型都通过模拟测试,我们得在设计图角落加个标识,就写‘永不后退’。”
李鸣愣了愣,随即点头:“好啊,再画个小蜜蜂图标,毕竟我们的喷嘴是蜂巢结构设计。”
他忽然低头看了看表,“快到午饭时间了,冰喻他们应该在食堂等我们。”
艾米丽把最后一组参数输入系统,伸了个懒腰:“走。”两人并肩往外走,
工作周期第8天,上午10点03分。
工程部的仓库门口,两个巨大的金属箱子正被叉车缓缓放下。
柒霖在签收单上签字时,笔尖在“声波发生器”几个字上停顿了一下,冰喻站在旁边,看着箱子表面印着的“易碎”标识,忽然之间有些不好的预感。
“检查一下外观。”柒霖对叉车司机说,声音透过口罩有些模糊。他戴着白色手套,指尖划过箱子的边缘,确认没有磕碰的痕迹。
冰喻注意到他手套的食指处有个小小的破洞,大概是昨天拧螺丝时被刮破的。
“参数都符合设计要求吗?”冰喻问旁边的工程师,对方正拿着检测报告核对数据,笔尖在“振幅误差±0.2赫兹”那里画了个勾。
“没问题,艾米丽博士设计的增幅模块很厉害,我们用最低频率测试时都能把旁边的金属货架都震得嗡嗡响。”工程师笑着说,忽然压低声音,“不过你们最好别让老王看见,他昨天还在念叨‘这群年轻人要上天’。”
柒霖把签收单递回去,忽然转身对冰喻说:“我去办入库手续,你在这里等着。”
他的目光扫过箱子上的锁扣,“记得盯着叉车司机把箱子放到B区的恒温柜旁边,别跟*SCP-409(晶蔓)的花岗岩盒子放一起。”
*SCP-409,一种和SCP-009“红冰”很像的物质,遇到任何物质(除了花岗岩)后,会使直接接触者/物体(包括水)发生晶体化反应,使用SCP-500(万能药)可以治愈。
任何运输移动项目的行为都必须将项目放置于花岗岩盒子当中,因为项目不会对花岗岩作出结晶化反应。
冰喻点点头,看着他走向仓库办公室的背影,忽然发现他战术服的口袋里露出半截长方形金属块——那是他昨天给自己的那个紧急开关,原来他一直带在身上。
叉车的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将金属箱子缓缓运往仓库深处,箱壁上的反光在地面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极了过年时那天空中漫天飞舞的火花。
工作周期第8天,下午5点16分。
3199研究室爆发出一阵欢呼。李鸣举着刚打印出来的的酱汁喷涂器设计图转圈,艾米丽靠在文件柜柜门上笑,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
冰喻和柒霖站在门口,看着他们把图纸铺在桌面上,用马克笔在角落里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终于搞定了!”李鸣把笔扔在桌上,抓起旁边的水壶猛灌了几口,“这个喷嘴的蜂巢结构,我算了整整三天的流体力学方程,现在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
艾米丽拿起图纸仔细看了看,忽然指着某个角落:“这里的密封圈型号标错了,应该用氟橡胶的,普通橡胶会被酱汁腐蚀。”
她拿起笔修改,笔尖在纸上划出细小的沙沙声,突然间他她好似想起了什么,开口道“李鸣,机械臂明天我来帮你设计,这么多天酱汁喷涂器都搞完了,你的机械臂才刚设计完密封圈。明天咱俩努努力,争取后天完成。”
冰喻走到桌前,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忽然注意到右下角有行小字:“献给所有在‘公爵的末日’中殉职的研究员”。
他抬头看向艾米丽,对方避开了他的目光,假装在整理工具。
柒霖拍了拍李鸣的肩膀:“需要帮忙的话随时说,我们的防御装置调试得差不多了,可以抽出身。”
他顿了顿,“机械臂的关节灵活性很重要,3199的卵体表面不平整,需要自适应调整角度。”
“知道啦。”李鸣摆摆手,忽然神秘兮兮地凑近,“说真的,你们俩昨天在收容区干嘛呢?梦瑶说看见你们蹲在地上半天没起来。”
冰喻的耳尖瞬间红了,刚想开口解释,柒霖忽然打断他:“调试传感器。”
他的语气异常平静,眼神却有些飘忽,“你要是再八卦,就把清理防御装置油污的活儿全交给你。”
李鸣立刻做了个拉链封嘴的动作,艾米丽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
艾米丽内心:太好嗑鸟!
远处的电脑主机忽然发出轻微的响动,大概是某个显卡的风扇还在旋转状态,那些在电路板内部流动的电流,仿佛正呼应着远处监控室里O5-8胸腔里重新温热的心跳。
工作周期第9天,上午11点29分。
机械臂的设计图纸摊在桌面上,上面覆盖着各种演算公式和草图。
艾米丽正用圆规画某个齿轮的齿距,李鸣趴在旁边的桌上打盹,口水差点流到图纸上。
“醒醒。”艾米丽用铅笔戳了戳他的胳膊,“齿轮比算出来了,1:3.75,这样转速和扭矩能达到平衡。”她把演算纸推过去,“你看看有没有问题,我眼睛快花了。”
李鸣揉着眼睛坐起来,视线在纸上扫了一圈:“没问题,不过这个伺服电机的功率得再提一级。”
他指着图纸角落的参数标注,“昨天模拟负载测试时,酱汁喷涂器满负荷运转的瞬间,电流峰值超出安全阈值12%。”
艾米丽皱眉拿起计算器:“有道理,是我漏算了蜂巢喷嘴的瞬时压力损耗。”指节在按键上飞快跳动,“得换个500瓦的,不过体积会大3立方厘米,会不会影响机械臂的关节活动半径?”
“影响不大。”李鸣伸手拽过艾米丽的鼠标,屏幕上的机械臂模型立刻做出弯曲动作,“你看,关节活动角度保留了178度,足够覆盖卵体周围的喷射范围。”
他打了个哈欠,“话说冰喻那边的声波校准数据怎么还没发过来?昨天说今早9点前肯定到的。”
“刚发消息说校准仪的传感器出了点问题,正在换备用件。”艾米丽放下计算器,伸手揉了揉太阳穴,“正好趁这功夫核对下物料清单——防腐蚀涂层还有三罐,够不够最后两道工序?”
李鸣翻出电子台账:“库存显示还剩2.7升,按每平方米0.3升的用量,刚好够覆盖机械臂的活动臂和底座。”他忽然笑了,“我工程部的那哥们儿昨天还偷偷问我,说能不能多领一罐回去刷他的咖啡杯,说那涂层防烫又防粘。”
“让他自己申请去。”艾米丽拿起圆规在图纸上补了个标注,“基金会的物料审批有多麻烦他又不是不知道,不过话说回来也不知道这涂层有没有毒…”
她笔尖顿了顿,“对了,记得在采购单上加一行,定向增幅器的散热片要钛合金材质的,上周那个铝合金的连续工作四小时就发烫到报警。”
李鸣在平板上记下条目,忽然听到走廊传来脚步声,抬头看了眼监控屏幕:“好像是冰喻和柒霖,估计是来催进度的。”他迅速把桌上的零食包装袋塞进抽屉,“别说我刚刚一直在睡觉。”
艾米丽憋着笑点头,刚把演算纸理整齐,敲门声就响了起来。
走廊的灯光透过研究室的门缝在图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把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切割成一段段跳动的符号,像极了他们此刻紧绷又有序的节奏…
工作周期第10天,下午3点。
3199研究室里弥漫着打印机工作的轻微嗡鸣,艾米丽正在调试机械臂的最终运行参数,屏幕上的三维模型随着她的操作做出流畅的屈伸动作;
李鸣则蹲在绘图板前,用红笔标注声波发生器的安装基准线,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格外清晰。
液氮箱的设计比较简单,所以在中午12点前就已经被搞定了。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连空气里的咖啡香都带着一种平稳的暖意。
角落里的沙发上,冰喻捧着一杯温热的绿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茶雾袅袅升起。
桌上摊着几份长期声波抑制法的可行性报告,数据曲线在纸上蜿蜒出平稳的弧度——过去几天里,20-22赫兹的声波持续作用于3199卵体,各项活性指标始终稳定在惰性阈值内,看起来完美得无可挑剔。
可他握着茶杯的手指却微微收紧,眉头在不知不觉中蹙起。
“你们忙得差不多了吗?”冰喻的声音打破了3199研究室的宁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艾米丽抬起头:“声波发生器的功率校准刚完成,机械臂的防腐蚀涂层也选好了,明天就能进写进申请表里让工程部审核,怎么了?”
李鸣也直起身,后腰因为长时间弯腰有些发酸:“是不是前辈你那边的声波数据有新情况?”
冰喻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数据没问题,短期效果甚至超出预期。”
他指尖点在报告末尾的空白处,“但我刚才整理记录时突然想到——我们验证了声波抑制法对单个3199卵的即时效果,也测试了长期内的稳定性,可如果数量一多呢?”
艾米丽和李鸣对视一眼,脸上的轻松渐渐褪去。
他拿起文件夹里的测试报告,指尖点在“单样本”三个字上,“我们都漏了最关键的一环——长期用声波抑制单枚卵可行,不代表能同时压制大量3199卵。”
李鸣开口,嘴唇因为紧张顿了顿:“你的意思是……”
“O5议会让我们验证长期声波抑制法可行性的最终的目标是建立声波场,让成百上千枚3199卵集体保持惰性。”
冰喻翻开另一页空白的演算纸,笔尖在纸上划出弧线,“可现在的声波发生器是定向输出,能量集中在单一点。
如果要覆盖大范围,声波频率会相互干扰吗?多枚卵的共振会不会抵消抑制效果?甚至……会不会触发某种群体活性反应?”
艾米丽走过来拿起数据报告,指尖划过那些平稳的曲线:“我们做过模拟推演,理论上同步输出20-22赫兹的声波场是可行的。”
但她的语气里也多了丝犹疑,“不过模拟终究是模拟,没有实际测试过,谁也说不准多枚卵之间会不会有我们没发现的关联性,所以中国的人总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单枚测试是基础,但集体抑制才是终点。”柒霖突然从门外走来,站到冰喻的旁边。“得申请扩大测试规模,至少需要五十枚样本,模拟多枚3199卵的环境下的声波场的抑制效果。”
李鸣挠了挠头:“但基金会的样本库审批很严,上次申请三枚备用卵都等了三天。”
“我来写申请报告。”冰喻拿起笔,在空白演算纸顶端写下“多样本声波抑制可行性测试方案”
“把单样本72小时的数据附上去,再标注集体抑制的必要性——总不能等真遇到大规模卵群时,才发现声波场有盲区。”
艾米丽看着他笔尖移动的轨迹,忽然补充道:“还要加一个变量组,测试不同密度下的声波衰减率。万一卵群数量超过某个阈值,定向增幅器的功率可能不够。”
冰喻点头,在纸上圈出“密度变量”四个字。头顶吊灯的光稳稳地落在那行字上,像给这个尚未验证的问题镀上了层紧迫的金边。
休息室里又恢复了安静,只有茶杯里的茶叶缓缓沉底,像他们此刻沉在心底的疑问——单枚的平稳,终究撑不起群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