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百见不如一试。(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醉梦瑶》最新章节。
正规的旅馆就是不一样,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来敲门,这回改打电话了,两人一开始并不知道啥回事,听到电话铃声老老实实接了起来,只听到里面传来一声柔柔的慢慢的似乎从鼻孔里拖出来的声音:“先生---要人陪吗?什么样的都有哦,随叫随到……”
沈山河只觉得一股热气直往耳孔里钻,顿时心跳加速,这才反应过来,马上道一声“等下再说”就把电话挂了。
“谁的电话?你怎么就挂了?”
王建民犹自不知。
“服务员,问我们有啥需要,懒得搭理她们。”
沈山河扯了个谎。不过好像也是实话,人家确实是上门服务的。
“等下要是再打过来你来接。”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独乐乐哪如众乐乐。
随后两人把白天获取的信息对了一下。
在锯木机这一块出现了较大的误差,原以为的3000多4000一台,现在适合大规模加工最小的MJ318型,锯轮直径800mm的锯木机都在5000往上(含配套电机),还要一台上千元的磨锯机,以及近千元的锯片,看来原本预没的两台只能先买一台算了。
至于王建民只大概了解了一下这边的原木价格和常见板材的大致价格,与自己老家一对比,价格相差一倍还多,刨去运费,依旧利润惊人,这事大有可为。可惜的是,木工厂的工人根本不知道需要加工木料的老板的信息。
交流完后,两人决定明天分开行动,沈山河继续在车站这边再考察一天木材加工厂,王建民则先去县城木材市场了解情况,后天两人在县城会合去买锯水机,再后天两人去一趟金华的华东木材交易市场。
一如沈山河所料,两人说完一阵话后,电话又响了,沈山河憋着笑示意王建民去接。
建民果然是贱民,他竟然和对方嗯嗯啊啊聊了起来,直到对方不耐烦了问他到底要不要小姐姐,他才一本正经的说:
“那就,叫一个——都不要来了。”
把对方气得直接方言骂开了,他则哈哈大笑。
这货也不知道收敛,要是碰到脾气不好气量小的,照着电话找过来收拾他一顿就有乐子瞧了。
不过这位小姐姐应该奶很大,有容量,或者说,被客人调戏于她们是平常,她们气的是浪费了她们挣钱的黄金时段。
第二天早上起来,两人吃了早餐,便分道扬镳。
沈山河依旧沿着铁路线往昨天相反的方向走去,这一次他找到的加工厂比昨天的要大,管理明显正规多了,大门关着。看到沈山河过来,旁边门卫室的保安走了出来问他干什么的。沈山河谎称要加工一批木料,过来看看情况。
门卫叫稍等一下,回头去叫来了负责人。
负责人把沈山河带到了办公室,倒上茶,两人坐下来聊着。
“老板从哪里来?”
“湖南安化,知道吧,我们那边有许多货销往这里。”
“知道,知道,我们经常收到那边发来的货。你们那里的木材在我们这里很吃香,品质很好。老板不是有木材要卖吧?”
“我不做原木生意,我是工地上的木匠,这次帮工地上来订一批盖瓦用的椽皮子。不大熟悉情况,下了火车听说这边有好几家加工厂,所以来看看。”
“要椽子,行啊,我带你去看看货。”
“现货就不用看了,我知道你们这一行的猫腻,尺寸都有些不足,但我这批货老板限得很死,必须足尺足寸,所以我想看看你们的加工实力、技术,不知道可不可以?”
“行,我带你去。”
两人边走边聊。
“我这里有十台锯机,三台备用,七台常用。不过现在年底了,订单基本做完了,所以现在只剩三台还在运行,其他的放假回去了。”
“规模挺大呀,听说你们这里锯工师傅挺挣钱的,一个月2000多,我们工地上一个月才七八百,不知道到你们这里做工有什么条件?”
“2000多夸张了,偶尔加点班能拿到,平均也就1500左右,也只限于上手师傅,其他人也基本是七八百一个月。”
“普通工拿七八百那也是高工资了,看来你们这行挺挣钱啊。有机会我都想整个锯木机回去做加工,只不知这一套设备要多少钱?”
“便宜的四五千,贵的二三万都有,不过若只是小规模加工,三两千买个二手的就行了。”
“二手的便宜但不包运送,这么大个家伙,倒腾回去,没有直达车,七上八下的,运费都都得上千了吧。”
“那也是,不像新的,厂家可以选最近的销售点给你发货,包送到家。”
在这里沈山河又看到了锯木加工中的另一种机械——行车或叫跑车。
就是一个长方形铁架子,下面装有四个小铁轮子,轮子下的地上有铁轨似的一边一条轨道,架子与锯机平台一样高。遇到太大的木头,两人抬不动锯不了的就放架子上靠紧了,通过调节靠柱把木料向锯片一边推出要锯的厚度后,然后前后推动锯开木头。因为他代替了锯工锯料时抬着木头行走,所以叫行车。优点是省力,能加工工人两个人抬不起的木头,而且加工出来的料木更直溜。缺点是锯一下就需要调整、固定木材,十分浪费时间,所以按加工量算钱的师傅除了实在太大太重的,都只放一边备着。
……
木材加工的场景其实和昨天的差不多,也看不出什么新意来。也不好当着负责人的面去私下里与锯匠师傅交涉,只好装模作样看一着,说一说,然后又问了椽子的报价就说还得再走几家看看再作决定,还问了附近哪里还有加工厂。
随后沈山河花了个把小时,绕了十来里路才又找到一个加工厂。这次他也不藏不掖了,递上烟,寒暄几句便直接了当的说自己想找个锯匠师傅给自己干活。人家也还好说话,给他留了两个电话号,让他自己联系。
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火车站,简单吃了个午饭,回宾馆歇了会之后,沈山河还是决定去昨天那个加工厂再看看,毕竟在那里可以近距离的和工人聊天,观察他们的工作。
进了昨天的加工厂,里面的工人还在午休,他们一般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下午一点半到五点半,一般以二小时为一个工作单位,连续工作二小时就会停下来更换、打磨锯片。歇歇机器,也歇歇人。夏天可能工作时间还长点,反正是按工作量来算工资,只要不影响老板交货,多干点少干点全在师傅。
也有些业务量不大的加工厂并没有固定的师傅,谈到订单了,临时忽悠来一帮人赶一下货,交完货了又担心下一次找不到师傅就拖着人家的工资,做工的就怕碰到了这样的老板。所以,一般去得太远,不熟悉的老板师傅轻易都不会去做。
这也是沈山河最头痛的问题,信誉不是嘴皮子能说出来的。
沈山河估计自己十有八九只能在那些干了多年下手,等待机会翻身上位的人中找一个了。
所以这次他特意跟两位拉下手的师傅聊了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