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撞名乌龙与教授的特殊关注(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岁时予你》最新章节。

李哲摇头:“我得赶报告,陆教授要求下周一交初稿,我现在才完成了一半。”

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纷纷抱怨起项目的难度和时间的紧迫。苏念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保温杯的杯壁。

林薇突然想起什么,转头对苏念说:“说起来,陆教授虽然要求严,但对你还挺照顾的。上次组会,就你提出的方法他居然没有挑刺,还补充了两个参考文献让你参考。要知道,上次我汇报时,他一下子指出了五个问题,我当时差点没哭出来。”

苏念愣了一下,回想起那次组会。她当时提出的算法确实有几个明显的漏洞,本以为会遭到严厉批评,没想到陆时砚不仅没有直接否定,还耐心地引导她思考改进的方向。现在想来,那确实算得上是一种“特殊照顾”了。

“可能是因为我第一次提出那种方法,教授不想打击我的积极性吧。”苏念试图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林薇却摇摇头:“得了吧,陆教授什么时候顾及过谁的积极性了?他是出了名的对事不对人,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直接指出问题,从不拐弯抹角。所以我才觉得,他对你确实不太一样。”

其他几人也都附和起来,纷纷举例说明陆教授对苏念的“特别关照”——比如总是分配给她最有挑战性的任务,却也会在她遇到困难时给予更多指导;又比如在小组讨论中,会特意询问她的看法,即使她只是最资浅的实习生。

苏念被大家说得有些不自在,心里却泛起一丝甜意。她低头抿了一口蜂蜜水,温热的液体滑入喉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清甜。

那天下午的工作效率出乎意料的高。苏念不仅完成了自己负责的部分,还协助其他组员解决了好几个技术难题。每当感到疲惫时,她就会看一眼桌角的那个保温杯,然后像是获得了新的能量般继续投入工作。

下班时间到了,同事们陆续离开。苏念却坐在位子上没有动——她还得把保温杯还给陆教授。

等办公室里的人都走光了,苏念才拿起已经洗净的杯子,深吸一口气,走向陆时砚的办公室。

敲门进去时,陆时砚正在整理书架。他脱掉了白大褂,只穿着一件简单的浅灰色衬衫,袖子挽到手肘处,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这让他看起来比平时少了几分教授的威严,多了几分学者的儒雅。

“陆教授,我来还杯子。”苏念将保温杯放在桌上,“谢谢您的蜂蜜水。”

陆时砚转过身来,目光在杯子上停留了一瞬:“没关系。报告我大致看了一下,数据处理部分做得很好,比我想象的还要细致。”

苏念没想到他已经看过了报告,更没想到会得到直接表扬,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好笨拙地说:“应该的,我会继续努力。”

陆时砚走到办公桌前坐下,示意苏念也坐。“关于第三章的那个模型,我有个想法。”他拿出报告翻到某一页,“你这里用的是传统的最小二乘法,但如果改用贝叶斯估计,或许能更好地处理样本量不足的问题。”

他娓娓道来,思路清晰而深入,不仅指出了现有方法的局限性,还详细解释了新方法的优势和实施要点。苏念听得入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两人竟就这样讨论了小半个时辰。

等到讨论暂告一段落,窗外已是夕阳西下。橙红色的光芒透过窗户洒进办公室,为一切景物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陆时砚看了眼手表,似乎有些惊讶于时间的流逝。“已经不早了,你该回去了。”他说着,突然想起什么,“我记得你是住在学校宿舍?”

苏念点点头:“是的,就在西校区。”

“那我顺路送你回去吧,”陆时砚站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正好我要去西校区那边办点事。”

苏念怔住了,下意识地想拒绝:“不用麻烦教授了,我可以坐校车……”

“这个时间点校车很挤,”陆时砚已经穿好了外套,语气不容拒绝,“而且我也确实要去西校区,顺路而已。”

就这样,苏念迷迷糊糊地跟着陆时砚来到了停车场。他的车是辆深色的国产轿车,款式低调而大气,内部收拾得一尘不染,散发着淡淡的皮革清香。

车内空间不算很大,苏念坐在副驾驶座上,能清晰地闻到陆时砚身上那股淡淡的书卷气息,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薄荷清香。她有些不自在地绞着手指,目光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校园景色。

傍晚的校园别有一番韵味。道路两旁的梧桐树披着夕阳的金辉,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在林荫道上,有的匆匆赶往食堂或图书馆,有的悠闲地散步聊天。远处操场上传来阵阵欢呼声,似乎正在进行着什么比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一个红灯前停车时,陆时砚突然开口:“刚才那个问题,你现在有答案了吗?”

苏念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问题?”

“那个人的‘时砚’,和我的‘时砚’,哪个更好听?”他的语气平淡如常,仿佛在讨论学术问题般自然,目光却透过镜片斜睨过来,带着几分难以捉摸的意味。

苏念感觉自己的心跳突然加速,她攥紧了衣角,鼓起勇气看向陆时砚的侧脸。夕阳的光线勾勒出他挺拔的鼻梁和坚毅的下颌线,镜片后的眼睛注视着前方的路况,显得专注而深邃。

“我觉得……”她深吸一口气,声音虽轻却坚定,“还是陆教授的‘时砚’更好听。”

红灯转绿,车子重新启动。陆时砚没有立即回应,只是唇角微微上扬,形成一个几不可见的弧度。

过了好一会儿,就在苏念以为他不会回应的时候,他却突然轻声说道:“谢谢。我也这么认为。”

车内再次陷入沉默,但气氛却不再尴尬,反而流淌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与暖意。苏念放松下来,靠在椅背上,任由夕阳的余晖洒满全身。

到达宿舍楼下车时,苏念解开安全带,郑重地向陆时砚道谢:“谢谢教授送我回来。”

陆时砚点点头,目光温和:“明天见。报告剩下的部分,就按我们今天讨论的思路来修改。”

“好的,教授。”苏念推门下车,站在路边目送车子驶远,直到尾灯消失在拐角处,才转身走向宿舍楼。

她的脚步轻快,心情像是被春风拂过的湖面,荡漾着层层涟漪。回到宿舍,室友好奇地问她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苏念只是笑笑说在办公室多忙了一会儿。

那天晚上,苏念失眠了。她躺在床上,反复回想这一天发生的点点滴滴——那个意外的撞名乌龙,陆时砚出乎意料的调侃,那杯温热的蜂蜜水,还有车上那段简短的对话。

她想起自己刚得知被分到陆时砚组里实习时,那种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那时她只知道他是学术圈里冉冉升起的新星,是许多学生仰慕却又畏惧的严师。然而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发现陆时砚并非表面上那么冷峻疏离。

他会在组员遇到困难时耐心指导,会在学生提出创新想法时给予鼓励,甚至会注意到实习生熬夜后的黑眼圈,泡上一杯蜂蜜水。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比他那些耀眼的学术成就更令苏念心动。

想到这里,苏念忍不住把脸埋进枕头里,掩饰自己上扬的嘴角。她意识到,自己对陆时砚的感情,早已超出了学生对教授的普通敬仰。

而最让她心跳加速的是,她似乎能从陆时琴的言行中,察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回应。那种特别的关注和照顾,那种不同于他人的温和态度,甚至今天主动送她回宿舍的举动——这一切是否意味着,在陆时砚心中,她也是有些特别的存在?

夜渐深了,宿舍窗外月色如水。苏念在辗转反侧中终于入睡,梦中似乎又回到了那辆行驶在夕阳下的轿车里,听着身边那人温和低沉的嗓音,说着:“跟你有关系的,只有我这一个。”

而此时,陆时砚站在书房窗前,手中拿着那个已经收回的保温杯,目光望向远处西校区宿舍楼的方向,若有所思。

他想起白天苏念那泛红的耳尖和闪烁的眼神,想起她认真讨论学术问题时的专注模样,想起她捧着蜂蜜水时那受宠若惊的表情,唇角不自觉地上扬。

多年来,他习惯了与人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学术圈这个看似开放实则复杂的环境里。但苏念的出现,像是一缕阳光穿透层层迷雾,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性。

她那纯粹对学术的热情,那不畏惧挑战的勇气,那善于思考又虚心求教的态度,都让他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但除此之外,还有某种更加私人的情感在悄然滋生——那种想要呵护她、引导她、看她茁壮成长的心情,已经超出了师生之谊的范畴。

陆时砚轻轻摩挲着手中的保温杯,杯壁上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温度。他决定顺应自己的内心,给这段关系一个发展的机会。毕竟,人生苦短,能遇到一个让自己心动的人并不容易。

而此刻的苏念,在睡梦中露出甜甜的微笑,完全不知晓明天等待她的,将是怎样一段令人期待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