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旧信里的重逢线索与咖啡馆的甜意试探(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岁时予你》最新章节。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工作室的木质地板上,形成一片片温暖的光斑。苏念轻轻伸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腰背,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陆时砚放在桌边的木质书签。那书签上精心雕刻的“陆”字纹路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让她不由得想起早晨电梯里那次短暂的指尖相触,耳尖悄悄泛起一丝温热。
“累了吗?”陆时砚抬起头,恰好捕捉到她凝视书签时出神的模样,眼底浮现出温和的笑意,“刚好这批信件整理完了,要不要去楼下咖啡馆坐坐?”
苏念连忙点头,起身时有些手忙脚乱地将银质梧桐书签夹回笔记本中。就在这时,书签的边角不经意间勾住了一叠信纸,带落了其中夹着的一张老照片。陆时砚俯身去拾,指尖刚触及照片边缘,动作却忽然顿住了。
那是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上面两个年轻人并肩站在苏州平江路的梧桐树下。女生手中紧握着一本线装书,男生胸前别着一支钢笔——那钢笔的款式竟与“清沅”书信中多次提及的“银杆钢笔”如出一辙。
“这是……”苏念凑近细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从哪里掉出来的?”
陆时砚将照片递给她,指尖轻轻划过照片背面模糊的字迹——“民国二十二年秋,与清沅于平江路”。“应该是夹在刚才整理的地方文献里,”他的手指点在照片中的女生身上,“你看她手里的书,封面图案与'清沅'信里描述的'常读的诗集'完全一致。这很可能就是她与收信人的合影。”
苏念捧着照片反复端详,忽然想起什么,急忙翻出先前的文献笔记:“我之前记录过,收信人在民国二十三年的信中提到'去年秋日同游平江路,梧桐叶落满肩头',原来指的就是这次相会!”她抬起头望向陆时砚,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样一来,时间线就完全吻合了。或许他们后来确实如愿相见。”
陆时砚凝视着她明亮的眼眸,不自觉地微微动了动喉结。他伸手轻轻拂开她脸颊旁散落的一缕发丝,指尖触及她温热的肌肤时,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顿了一下。他很快收回手,若无其事地拿起外套:“走吧,去尝尝你惦记的提拉米苏。”
去往咖啡馆的路上,梧桐树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苏念弯腰拾起一片形状美好的落叶,小心地夹进笔记本中。陆时砚放慢脚步等她,看着她珍藏落叶时专注的神情,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这个小姑娘,连一片落叶都要细心收藏,倒与他自己将她赠送的书签时刻带在身边的习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咖啡馆里飘散着浓郁的咖啡香气,陆时砚熟门熟路地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待苏念坐下,他轻声询问:“还是喝拿铁加两勺奶?”
苏念微微一怔,想起自己上次只是随口提过喝咖啡的喜好,没想到他竟记得如此清楚。她点点头,望着陆时砚走向吧台的背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封面,心里仿佛被温暖的泉水浸润过一般,泛起柔软的涟漪。
不一会儿,陆时砚端着两杯咖啡和一份提拉米苏回来,将甜品轻轻推到她面前:“店员说这是今天现做的,尝尝看。”
苏念舀起一勺送入口中,细腻香甜的口感在舌尖化开,她不禁眯起了眼睛:“真好吃!”说着,忽然想起什么,又舀了一勺递到陆时砚面前,“你也尝尝。”
陆时砚微微一愣,看着她递来的勺子,喉结轻轻滚动,低头尝了一口。甜美的滋味在唇齿间蔓延,他抬起眼,正好对上苏念含笑的眼眸,心跳忽然漏了一拍。
“对了,”苏念咽下口中的甜品,忽然想起什么,“你之前说张教授那里还有民国书信的后续资料?”
陆时砚回过神,取出手机翻看信息:“他让我们下周一去学校档案室,那边还有几封未整理的原始信件。”他顿了顿,望着苏念期待的眼神,又补充道,“下周一我正好没课,早上来接你?”
“好啊!”苏念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答应得太快,脸颊微微发烫,只好低头用勺子轻轻戳着提拉米苏,掩饰内心的悸动。
陆时砚看着她泛红的耳尖,眼底的笑意更深了几分。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品尝甜品,偶尔轻啜一口咖啡。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两人身上,咖啡馆里流淌着轻柔的音乐,这一刻的时光仿佛被拉长了,甜蜜得让人心尖微颤。
待苏念用完甜品,陆时砚看似随意地提起:“下周去学校,正好可以带你逛逛校园,秋天的银杏大道很美。”
苏念抬起头,迎上他温柔的目光,轻轻点头:“好啊,我还没见过你们学校的样子呢。”
窗外的秋风吹来,带着梧桐叶的清香,也拂动了两人心底悄然滋长的情愫。陆时砚望着眼前的小姑娘,忽然觉得,比起旧信里那些未竟的心事,此刻能与她共同期待下一次相见,才是更值得珍惜的时光。
夕阳的余晖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在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晕。苏念小口啜饮着咖啡,目光不经意间掠过窗外。街道两旁的行道树已经染上秋色,金黄的梧桐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偶尔有几片挣脱枝头,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看那片叶子,”苏念忽然指向窗外,“旋转的样子多像在跳舞。”
陆时砚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唇角微扬:“每年这个时节,学校里都会举办梧桐叶艺术节。学生们用落叶制作各种艺术品,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梧桐叶艺术节?”苏念好奇地转过头,“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活动。”
“是学校的传统了。”陆时砚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咖啡杯沿,“民国时期就有记载,当时的学生们会用梧桐叶做书签,或是蘸了墨汁在上面题诗。据说'清沅'就曾经参加过类似的活动。”
提到“清沅”,苏念的眼睛又亮了起来:“那张照片上的她,看起来是个很文静的姑娘。”
“表面文静,内心却很有主见。”陆时砚从手机里调出一份文档,“你看这里,民国二十二年苏州女子中学的校刊记录,清沅曾经在校庆时发表过一篇关于女子教育的文章,其中写道:'女子亦当如梧桐,虽经风雨仍挺立,岁岁年年绽新枝'。”
苏念接过手机,仔细阅读着那些已经电子化的旧报刊内容。泛黄的黑白影像中,依稀可见一个身着民国校服的少女站在讲台前,神态自信而从容。
“她比我想象的还要特别。”苏念轻声感叹,将手机递还给陆时砚时,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背。两人同时微微一怔,随即相视而笑。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车铃声,苏念循声望去,看见一个骑着老式自行车的青年从窗前经过,车篮里装满了金黄的梧桐叶。这般景象,恍惚间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慢节奏的旧时光。
“说起来,”陆时砚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语气温和,“平江路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民国时期的风貌。有机会的话,或许我们可以去实地探访一下清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苏念惊喜地转头:“真的可以吗?我听说那边有些老宅院现在改造成了文化空间,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关于清沅的线索。”
“不仅如此,”陆时砚取出一张苏州地图,在桌上铺开,“你看,这里就是清沅家曾经的墨韵斋所在地,而现在这里是一家古籍修复工作室。我认识那里的负责人,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去查阅他们的档案资料。”
他的指尖在地图上轻轻移动,苏念的目光跟随着那修长的手指,忽然注意到他食指上的那道旧疤。在午后的光线下,那道疤痕显得格外清晰。
“你的手……”苏念下意识地开口,又觉得有些唐突,连忙止住话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