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最新章节。

老爷子时不时地“口误”,已让他们屡感诧异。

皇后?

看来老爷子用情至深啊。

众人心中暗忖,

同时也在揣摩老爷子话语背后的深意。

“怎么,都明白了吗?”

“还不懂咱的意思?”

老爷子话音落下,

各国使团纷纷陷入沉默。

有的是全然不解其意,

而有的——

比如莫古身后那位被称为“大祭司”的老者身旁,

一位与汉人相貌相似的白衣男子,徐徐起身。

他的汉语极为纯正:

“此诗应是写唐代的。”

“何以见得?”有人问道。

男子答道:

“其一,陌刀乃唐代将士所用之兵器。”

“其二,诗歌本身便以唐代最为繁盛。”

“你是汉人?”太子朱彪忽然发问。

“汉人,姓徐。”

朱彪目光凝重,语气冷峻,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汉人入夷狄,则为夷狄!”

“你不姓徐!”

年轻人未与当朝太子争执此事,

只是苦涩一笑。

随即,

他朝着大明的皇帝深深一拜:

“陛下,臣已明白您的深意。”

“哦?明白了?”

“他是如何猜到的?”

“帖木儿帝国的汉臣?竟有如此才智?”

四周议论纷纷,年轻人并未回应,只是望向老爷子。

老爷子目光沉凝,

只冷冷吐出一字:“讲!”

年轻人这才缓缓道来:

“此诗既是写唐代,想必与唐代的史实有关……”

他边思忖边说道:

“相传,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大不如前,

彻底丧失了对广袤边疆的控制。

而在西域的一条通商要道上,

曾有一座由唐人坚守的——安西都护府。

此地……

流传着一个极为悲壮的故事。

大唐安西军,原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

他们在西域坚守了近五十年,

即便与朝廷失去联络,

即便朝廷以为这些将士早已战死沙场。

在没有后勤补给、没有军令传达、甚至没有一兵一卒增援的情况下,

这些将士——

依然未曾向当时最强大的敌人吐蕃投降。

他们在无尽的孤独与遗忘中,

日复一日地

与吐蕃奋战。

他们始终等待着,期盼着大唐的军队前来接应。

然而,等啊等……

从青丝等到白发,从壮年战至迟暮!”

“从昔日大唐的荣耀士兵,变成白发苍苍的垂老战卒。”

“最终……”

那位已为异族效力的年轻汉臣,

此刻却红着眼眶,

望向同样气氛沉重、悲壮的大明文武群臣。

“他们消逝在岁月之中。”

“他们被世人遗忘!”

……

“不!我们未曾灭亡,怎敢遗忘!”突然,一道声音响起。

“他们消逝在岁月之中。”

“他们被世人遗忘!”

随着帖木儿使团中那位徐姓年轻人的话音落下,

整个大殿瞬间笼罩在一片悲壮氛围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已足以描绘将士的悲壮。

但若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

连归家的希望都渺茫,

那已不止是悲壮,

而是深沉的绝望!

“将军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本是将士的宿命!”蓝玉开口,声音哽咽。

作为一名曾远征草原、历经生死的老将,

他最能体会这种感受。

“但将士最怕的,是战前无援军,甚至粮草断绝!”

“不知为何而战,连朝廷都不知我们的存在!”

“何时是胜利?何时能归乡?”

蓝玉一字一顿,

“这是为将者最无法接受的!”

“可是,”他语气一转,逐渐激昂,

“这首诗中的安西军,

我曾听姐夫提起——”

蓝玉的姐夫,正是开平王常遇春。

“守护西域商道、震慑吐蕃诸国的安西都护府,

在汉朝时亦有名号,称为西域都护府。

而这两座都护府,

皆由汉唐时真正的精锐镇守。

他们在无援、无粮、无新兵补充、

甚至不知朝廷命令与归期的绝境中,

仍在大唐危亡、边疆失控时,

战至老、战至死,为大唐守一城之地。

他们是活着的豪杰,

令我敬佩,

五体投地!”

蓝玉目光直直射向帖木儿使团,

“我们未亡,怎敢遗忘?

如此胸怀家国的战士,当永载史册!”

蓝玉言毕,

傅友德肃然接话:

“不止安西都护府……”

他环视群臣与诸国使团。

作为陛下倚重之臣,

他已隐约明白陛下命外使解诗的深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