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堡垒战术和牛皮糖战术(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最新章节。
“破坏官道?”他考虑着这个常规的袭扰手段,但随即又摇了摇头,“效果有限…敌人兵站相距只有二十里,骑兵增援转眼即到。 我们白天破坏,他们白天就能修,还能派骑兵驱赶我们。我们晚上破坏,他们白天也能修,只是稍微拖延一点时间,无法从根本上阻止他们运粮。只要他们肯花时间,粮食终究还是能运到忻州府…”
一种有力使不出、无处下口的憋闷感,笼罩着李锐。方劲松这套依托绝对实力和系统工程的“堡垒推进”战术,就像一只把头和四肢都缩进坚硬龟壳里的乌龟,让擅长游击、袭扰的人民军感到束手无策。
就在李锐眉头紧锁、一筹莫展之际,他手下一位名叫尹大眼的民兵队长(因其双目炯炯有神而得名),挠着头,提出了一个看似“笨拙”的办法:
“特派员!俺有个蠢主意…您看行不行?”尹大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咱…咱就跟他耗! 他们不是修兵站、慢悠悠运粮吗?咱就天天晚上去扒他们的路! 也不求扒多狠,就把他官道挖得坑坑洼洼,让他马车不好走就行!他们白天修,咱晚上扒! 他们修路就得耗时间、耗人力吧?他们护送粮草的兵马,也得干等着吧? 这一来二去,他们运粮的速度,肯定快不了!”
李锐听了,下意识地就想反驳:“大眼同志,你这个办法…太被动了,治标不治本啊。 就算我们拖慢他们十天半个月,他们最终还是能把粮食运到忻州府啊!石峻德的大军还是饿不死啊!”
尹大眼却眨了眨他那双标志性的大眼睛,反问道:“特派员,您…您是不是想岔了?”
“嗯?想岔了?”李锐一愣。
尹大眼认真地说道:“特派员,您想想,咱们的任务是啥?是彻底切断粮道,让忻州府的官军立马饿死吗? 俺觉得不是!咱们的任务,是‘拖’!是‘耗’!”
他掰着手指头分析,话语朴实却切中要害:
“官军有两万张嘴,在忻州府,每天人吃马嚼,得消耗多少粮食? 他们从晋阳运粮过来,路远迢迢,损耗又得多少?咱们每让他晚到一天,忻州府的官军就得多饿一天肚子,军心就多乱一分! 咱们拖得起,因为他们吃的粮食,得从老远的晋阳、甚至晋南运来,路途艰难,补给线长!咱们呢? 咱们的根在农村!咱们的粮食,是乡亲们自己种出来的!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咱们跟他们耗时间,看谁先撑不住!”
尹大眼越说越激动:“再说了! 王刚特派员不是已经去晋南了吗?只要晋南那边一起事,把动静闹大! 石峻德和方劲松肯定坐不住!他们后方一乱,前方军心更不稳!到时候,他们肯定要出错! 一出错,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最后,他总结道:“所以啊,特派员!咱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一下子把官军打死,而是时间!是耐心! 就用这种‘笨’办法,今天扒他一段路,明天射他几支冷箭,后天散播点谣言… 像牛皮糖一样粘着他,一点点地磨,一天天地耗! 耗到他们粮尽援绝,耗到他们内部生变,耗到咱们晋南的同志打响第一枪!胜利,肯定是咱们的!”
尹大眼这一番“以拖待变,以空间换时间” 的朴实分析,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惊醒了陷入思维定式的李锐!
李锐猛地一拍大腿,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对啊!大眼同志!你说得太对了! 是我…是我太心急了!总想着速胜,总想着一棍子把敌人打死!却忘了我们人民军最大的优势——我们是在家门口作战!我们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有广阔的根据地作为战略纵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兴奋地在地图前踱步,思路豁然开朗:“敌人看似强大,但他们是在客场作战,劳师远征,后勤补给线漫长而脆弱! 他们耗不起!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
“方劲松想用‘堡垒战术’把我们逼出来决战,我们偏不跟他! 我们就用你提出的这个‘牛皮糖战术’!”李锐重重地拍了拍尹大眼的肩膀,“不追求一击必杀,而是进行长期的、耐心的、全方位的消耗战!”
李锐立刻做出了战略调整,下达了新的命令:
“传令各民兵大队、武工队! 改变战术!从即日起,我们的核心任务,从‘寻机歼敌’,转变为‘全面迟滞、持久消耗’!”
“一、道路破袭队! 由尹大眼同志负责!专司夜间破坏官道! 不要求彻底挖断,以增加敌军修路难度、迟滞其行军速度为主要目的!敌修我破,敌进我扰!”
“二、冷箭队! 分散行动!利用一切机会,远距离狙杀敌军哨兵、巡逻队,袭扰修路民夫和士兵! 宗旨:打死一个赚一个,打乱敌人节奏就是胜利!”
“三、心理宣传队! 加紧制作传单,在敌军可能经过的地方散发!内容:揭露石峻德、方劲松的困境,宣传晋南即将起义的消息,动摇敌军军心!”
“四、严密监视晋南方向! 一旦王刚特派员在晋南起事,立刻将消息大肆传播,并伺机加大袭扰力度!”
“同志们!”李锐看着麾下的骨干们,语气坚定而充满信心,“这是一场比拼耐心和意志的长期斗争! 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贪图一时的战果!我们要把整个晋西北的山水,都变成消耗敌人的泥潭! 我们要用时间,拖垮敌人的身体!用袭扰,磨灭敌人的意志!最终胜利,一定属于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民!”
新的、更加务实的“牛皮糖消耗战”策略,迅速传达下去。人民军的敌后武装,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化整为零,以极大的耐心和韧性,如同无穷无尽的牛虻,开始对官军漫长的补给线,进行无休无止、全方位、低强度但高频率的袭扰和破坏。
方劲松的“堡垒战术”虽然稳固,却也无法完全杜绝这种无所不在的“瘙痒”。官军的运粮效率被极大降低,士兵的神经始终紧绷,士气在不知不觉中持续消耗。而忻州府城内的石峻德大军,每一天都在焦急和饥饿的阴影中煎熬,等待着那遥遥无期、且数量越来越少的粮草。
战争的节奏,重新回到了人民军最熟悉的轨道上——一场以广大农村为根基、以持久消耗为特征的的人民战争! 胜利的天平,在时间的流逝中,继续向着更有耐心、更有韧性的八义集根据地,一点一点地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