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最新章节。

此刻的伍奎倍感紧迫。在这英雄辈出的乱世,他既无袁氏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又不及吕布万夫莫敌之勇,更缺乏刘玄德以德服人的魅力。唯有依仗这神秘的召唤系统......

"叮!恭喜宿主获得北宋名将狄青,武力98、智力92、统帅97、政治85,持神机万胜水龙刀武力+1。身份设定为同乡挚友,近日将来投效。"

伍奎闻言猛地拍案而起:"天助我也!竟是武曲星下凡的狄汉臣!这般耀眼的数据,果然不愧是官拜枢密使的名将!"

重获新生的伍奎当然清楚狄青的实力。尽管与岳飞同为大宋名将,狄青的名声或许不如岳飞那般家喻户晓,但其军事才能丝毫不逊色。

这位面戴铜具、发丝飞扬的"面涅将军",本名狄汉字臣,脸上留有刺字印记,骑射功夫了得。每逢战事便散发戴具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可叹这位骁将终生遭朝廷戒备,最终郁郁而终。未能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反倒殒命于君王猜忌,实乃千古憾事。

想到史书记载的结局,伍奎不禁攥紧拳头:"汉臣放心,这个时代定让你大放异彩。"

"叮!根据平衡机制,现随机召唤后世武将——"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罗成,武力99,统帅85,智力54,政治38,身份设定为曹操新收部将。"

得知竟是罗成,伍奎险些暴起:"岂有此理!给曹操送个绝世猛将,存心与我作对?"他此刻真想痛哭一场。

系统反唇相讥:"狄青三项属性破90,你已占了便宜。"

"系统最大。"伍奎撇撇嘴退出界面。

这时侍卫匆忙来报:"宫外有位自称大人故交的狄姓男子求见。"

"狄?"伍奎腾地跃起,"定是汉臣!"话音未落已翻过门槛,直奔宫门。

北宫外,三十出头的英武男子正牵着青鬃马。鞍旁金刀寒光凛冽,在阳光下泛着森然冷芒。伍奎一个箭步上前热情拥抱:"汉臣别来无恙!"他熟络地寒暄着——毕竟在系统设定里,他们本就是故交。

十八

狄青对伍奎新式的问候方式略感不适:"德瑜兄如今官至执金吾,小弟不过草民之身,怎敢受此大礼。"尽管二人曾是故交,但多年未见情谊已淡,何况伍奎现为北军中候,身份悬殊。这些年漂泊在外,他早尝尽权贵冷眼,深谙人情冷暖。

伍奎佯装不悦地皱眉道:"你我兄弟何须见外,从今往后便是一家人了。"

这番话让狄青心头一热,当即抱拳行礼:"狄青拜见明公,必当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

伍奎环顾四周,急忙搀扶:"快快请起!既为手足何必多礼。况且我暂居董卓麾下,行事须得谨慎,万不可如此称呼。"

"属下失言,请大人恕罪。"狄青面露惭色,原以为素来机敏过人的自己竟会犯此大忌。稍作迟疑又道:"大人莫非甘愿久居人下?董卓暴虐无道,多行不义必自毙,还望大人早谋退路。"

伍奎摇头叹息:"我岂不知董卓恶行?只是眼下尚无良策脱身。"

"属下有一计..."狄青凑近耳语片刻,"如此既可保全名节,又能赢得民心。"

伍奎听罢击掌称妙:"汉臣真乃天助我也!"眼前这位初至麾下就将局势剖析得鞭辟入里,不愧青史留名的帅才。若能得谋士相辅完善此计,大业可期矣。

"大人过誉了。此计尚需详加斟酌,属下才疏学浅..."狄青低眉谦辞。

伍奎满意地拍其肩头:"汉臣不必过谦。统兵征战方显你真本事,来日定让你威震朝野。即日起你任禁军右军校尉,与左军校尉杨志共掌三千禁军。"

狄青神色平静地抱拳行礼:"末将定不负大人所托。"他面上虽波澜不惊,心底却涌起阵阵暖流。这位同窗故交不仅亲自出城相迎,更直接擢升他为校尉,如此知遇之恩令他暗自发誓:"从今往后,唯大人马首是瞻。"

"报——"杨志疾步而来,"蔡中郎明日设诗文雅集,特遣人请大人务必赴约。"

"蔡伯喈竟知我这粗人?"伍奎闻言挑眉,稍作思忖便吩咐道:"去告诉来使,本官明日必到。"说着指向身旁青年,"这位是我同乡狄青,现任右校尉。杨志你二人今后要同心协力。"

"末将领命!"杨志先向伍奎行礼,又对狄青拱手:"往后还请狄兄多指点。"

"彼此切磋罢了。"狄青含笑回礼。见他这般谦逊,杨志心生好感,转身去传话。

当夜华灯初上,伍奎特设私宴。席间觥筹交错,三人言笑晏晏。待伍奎次日醒来,窗外已是日上三竿。

"怎么不早些唤醒本官?"伍奎急匆匆系着衣带。见侍卫惶恐告罪,他摆摆手:"不怪你。"心中却想着:这繁琐的深衣广袖,待他日掌权定要改制......

铜镜中映出挺拔身影,八尺五寸的男儿一袭锦袍更添风仪。他指尖拂过剑眉星目,不由轻笑:"这般皮相若在长安书院,怕是要惹得小娘子们掷果盈车。"

洛阳城的晨光斜照在蔡府门楷时,执金吾的皂靴才踏过青石阶。"烦请通传。"他递出烫金请帖时,袖口暗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门房小厮躬身如丈量好的尺度:"大人折煞小的了,您请——"

绕过刻着《柏梁诗》的云纹照壁,庭院里竟闻得见竹简的松烟味。董太师这些月往此处送的赏赐,怕是都化作了廊柱上新凿的《熹平石经》拓文。正堂传来击节声忽高忽低,隐约飘来"建安风骨"的议论。

"文若先生竟也在此。"伍奎在人群中发现那袭月白深衣时,目光扫过荀攸身旁鹤发童颜的老者。他忽然想起史册里那个血色的黄昏——当司徒王允的剑影闪过,此刻堂前悬挂的焦尾琴便会永远哑了弦。

"竟是德瑜兄,久违久违",荀攸面露讶色望着伍奎。在他心中,伍奎不过一介武夫,未料竟现身此等雅集。定了定神,连忙引见道:"这位乃名震海内的当世鸿儒蔡邕先生。"

"晚辈伍奎拜见蔡夫子",伍奎赶忙施礼,暗自思忖:"果然气度不凡,不愧为当世大儒,理当敬重。"

"将军多礼了。"蔡邕谦逊摆手,"老朽年迈,未来还需仰仗诸位青年才俊。诸君先叙,老朽去去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