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学术圈起风波(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最新章节。

他放下笔,调出教育部直属学术平台的检索界面,输入关键词“权力嵌套 汉东”。

结果显示:无匹配内容。

再试几次,均被拦截。

他又拨通林华华的备用线路,信号接通后只说了一串数字。

那是境外学术存档库的上传指令编码。

“文件已打包,加密方式按老规矩。”他对听筒说,

“存进去之后,生成永久DOI,反向同步到ORCID账户。”

对方应了一声便挂断。

他知道,这一操作意味着这篇论文将获得国际学术身份认证,

哪怕国内平台全面删帖,也无法彻底抹除其存在痕迹。

三点四十六分,某市场化媒体公众号推送长文,标题直白:

《一篇论文背后的政商暗流》。

文中质疑该研究“以学术之名行影射之实”,称其“缺乏一手数据支撑”“结论预设立场明显”。

祁天佑看完,嘴角微动。

这种反击来得越快,说明越慌。

他翻开牛皮笔记本,在空白页写下三行字:

联系纪检系统内关注文化腐败的干部,推送摘要;

明日例会引用文中观点,制造高层认知锚点;

保持静默,不露痕迹。

写完,他撕下这页纸,折成小方块塞进烟灰缸,划火柴点燃。

火焰升起时,他盯着火苗看了几秒,直到纸片蜷曲成灰。

六点十二分,办公室只剩他一人。

窗外暮色沉落,百叶窗缝隙间透进最后一线余晖。

他没有开灯,任键盘背光映亮桌面。屏幕上开着六个窗口:

两个学术平台实时访问统计、境外存档进度条、微信群聊弹窗、舆情监测雷达图,

以及一封未发送的邮件草稿。

邮件收件人是三位司局级领导,正文只有一句话:

“今日多所高校就一篇青年学者论文组织专题研讨,

其核心命题或可为当前政策评估提供新视角。”

附件为空。

他移动鼠标,将刚才燃烧过的烟灰轻轻拨散,露出底部尚未完全熄灭的火星。随即按下回车。

发送成功提示跳出的瞬间,桌角录音笔的指示灯由红转绿,

被动接收模式仍在运行。

祁天佑摘下眼镜,用中指推了推鼻梁,右手小指缓缓滑过翡翠扳指的棱角。

他的视线落在日历上,明天上午十点,政策例会。

他低声自语:“制度空转的温床,往往是信息不对称。”

话音落下,电脑右下角弹出新消息提醒。

是一条来自陈河渠道的加密短讯,内容只有八个字:

“材料已送至三号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