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微.光(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玄学界显眼包》最新章节。

【否定。】艾欧尼亚冷静地打破了幻想,【当前位置距离目标前哨站,仍有约12个地球日的标准航程。】

喜悦还没来得及完全绽放,就凝固了。十二天……他们的补给,连五天都撑不到了。

然而,艾欧尼亚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但是,根据星图数据库,在本当前位置0.5个天文单位范围内,检测到一颗编号为‘塔纳托斯-β’的小行星。该小行星被标注为……已废弃的、早期星际采矿前哨。】

“废弃采矿前哨?”

艾欧尼亚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刚刚因希望落空而再次凝聚的绝望。

0.5个天文单位,对于星际航行来说,几乎是近在咫尺!以逃生舱的推进能力,全速前进的话,只需要不到二十小时就能抵达!

一个废弃的前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能存在的遗留物资!可能是能源,可能是……食物和淡水!甚至是维修零件,或者能够用来发送更强信号的通讯设备!

这是真正的、触手可及的希望之光!

“艾欧尼亚,立刻调取‘塔纳托斯-β’前哨的所有数据库资料!”何婉卿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但她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废弃的前哨也可能意味着危险,比如结构不稳定、辐射泄漏,或者被太空海盗、其他逃难者占据。

星图旁弹出了关于这颗小行星和前哨站的有限信息。

塔纳托斯-β,一颗富含金属矿藏的小行星,约五十年前被一家星际矿业公司开发,建立了一个小型自动化采矿和初步提炼前哨。但在三十年前,因矿脉枯竭和运输成本过高,该前哨被废弃。数据库中没有更多更新信息,标注状态为“非活跃,可能存在部分可回收资产,结构完整性未知”。

五十年前的技术,废弃了三十年。这意味着那里的设施很可能已经严重老化甚至损坏。但无论如何,这仍然是他们目前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机会。

“能源还够我们飞过去并执行初步探测吗?”何婉卿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计算中……全速航行至塔纳托斯-β,并执行环绕探测扫描,预计消耗剩余能源的18%。生命维持系统能源消耗不变。】艾欧尼亚回答。

18%的能源消耗,换取一个可能补充生存资源的机会。这个险,必须冒!

“调整航向,目标塔纳托斯-β前哨!全速前进!”何婉卿下达了命令。

“是!”赵宏的声音中充满了久违的干劲,他立刻在控制台前操作起来。

逃生舱的辅助推进器喷出微弱的蓝色光焰,缓缓调整方向,然后主推进器点火,带来一阵轻微的加速过载感。小小的“希望号”脱离了原本那条通往渺茫希望的直线,划出一道弧线,朝着那颗可能蕴藏着生机的小行星飞去。

舱内的气氛彻底改变了。之前的死气沉沉被一种混合着紧张、期盼和不安的活力所取代。就连李工程师的精神也似乎好了一些,他强撑着要求查看前哨站可能的结构图,希望能为登陆(如果可能的话)提供一些建议。

张宜更加仔细地检查着仅剩的物资,计算着如何将这最后不到五天的配额,支撑到抵达前哨站并进行初步探索之后。苏茜则帮忙整理着可能用到的工具和设备清单,虽然大多是逃生舱内标配的简陋版本。

何婉卿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这次机会是那个神秘的守望者信号源带来的吗?那种空间跳跃是定向的帮助,还是仅仅是他们触发了一个无人管理的自动系统?这一切的疑问暂时都被压了下去,当前最重要的,是塔纳托斯-β。

航行过程不再漫长难熬,每一分钟都意味着更接近目标。所有人都轮番守在观察窗或传感器屏幕前,试图第一时间看到那颗小行星。

十八小时后,一个黯淡的、不规则的光点出现在视野尽头,并逐渐放大。塔纳托斯-β,一颗直径大约只有几十公里、表面布满陨石坑和嶙峋岩石的灰暗星球。在恒星光下,它反射出冰冷的光泽。

“启动高精度扫描!”何婉卿下令。

【扫描中……检测到微弱的人工结构信号……位于小行星赤道区域的一个大型陨石坑边缘。识别为……数座穹顶建筑和连接通道的残骸……检测到微弱的能量读数……来源不明,可能是残留的地热能源或衰变电池。】

有能量读数!即使是微弱的,也意味着可能有部分设施仍在低功耗运行!这大大提升了找到有用物资的可能性!

“扫描大气和辐射环境。”

【表面为真空环境。辐射水平处于正常宇宙背景值,无明显污染迹象。】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没有大气意味着不需要复杂的气闸程序,辐射安全则降低了舱外活动的风险。

“寻找可能的登陆点或对接端口。”

扫描图像进一步清晰。可以看到陨石坑边缘的建筑群确实破损严重,部分穹顶已经坍塌,但主体结构似乎还算完整。在其中一座较大的穹顶建筑旁,识别出一个疑似小型起降平台的区域,虽然也布满了陨石撞击的痕迹。

“就那里了。准备靠近,尝试在起降平台附近悬停。”何婉卿的心跳加速。最关键的时刻即将到来。

逃生舱小心翼翼地靠近灰暗的小行星表面,最终在距离起降平台几百米的高度稳定悬停。近距离观察下,废弃前哨的破败感更加明显,金属结构上覆盖着厚厚的宇宙尘,许多地方可以看到撕裂和熔毁的痕迹,诉说着数十年的荒废时光。

“赵宏,苏茜,你们留在舱内,负责监控和联络。张宜,你照顾李工。我进行舱外活动,初步探查。”何婉卿开始穿戴简易的舱外宇航服。这是最危险的步骤,但她作为指挥官,必须亲自前往。

“何大副,太危险了!让我去吧!”赵宏急忙说。

“不,你需要确保逃生舱随时能启动。这是命令。”何婉卿的语气不容置疑。她检查了宇航服的密封和生命支持系统,虽然简陋,但维持几个小时的舱外活动应该没问题。她携带了基本的工具、照明设备和一支信号枪。

气闸舱门缓缓打开,何婉卿深吸一口舱内最后一口相对“新鲜”的空气,拉着安全绳,跃入了冰冷的真空。

失重感传来,脚下是荒凉死寂的小行星地表。恒星光芒在缺乏大气散射的真空中显得异常刺眼,将物体的阴影拉得又长又黑,轮廓分明。寂静是绝对的,只能听到自己面罩内呼吸和心跳的声音。

她利用宇航服背后的微型推进器,缓缓朝着那个最大的穹顶建筑飘去。起降平台上空无一物,只有一些固定桩和断裂的管线。

靠近建筑主体,她找到了一个疑似主入口的气闸门。门已经严重变形,无法正常开启。她从工具包里拿出激光切割器,开始小心翼翼地切割门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舱内的同伴们通过宇航服摄像头传回的画面,紧张地注视着。

终于,“哐当”一声闷响(通过宇航服的结构传导),被切割下来的气闸门向内倒去,激起一片沉积了数十年的灰尘,在真空中诡异地向四周飘散。

门内是一片黑暗。

何婉卿调整头灯亮度,照了进去。光线划破黑暗,照亮了一条宽阔但堆满杂物的通道。可以看到散落的工具、倾倒的货箱,墙壁上的指示牌字迹模糊。

她深吸一口气,拉动安全绳,迈步踏入了这座被时光遗忘的人类前哨。

黑暗,寂静,以及未知,吞噬了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