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视线会瞬间变得模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最新章节。
他们的脚步踉跄,呼吸粗重如牛,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们将沙袋一个个、一层层地堆叠起来,用最原始的方式,为自己和战友们,构筑起一道脆弱但却寄托了全部希望的生命防线。
林泰也脱掉了上衣,露出了一身伤痕累累、肌肉线条分明的古铜色脊背。他拿起一把铁锹, 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战壕里,和大家一起挖土。 他没有发表任何慷慨激昂的动员,也没有喊一句鼓舞士气的口号。他只是沉默地、和所有士兵一样,重复着那个最简单、最枯燥的动作——挖掘。
他的行为,胜过了一切语言。
当指挥官与士兵一同流汗,一同承受劳累时,这支队伍的凝聚力,便在无声之中,达到了顶峰。士兵们看着自己指挥官被汗水浸湿的脊背,看着他手掌上和自己一样磨出的血泡,一种莫名的、踏实的感觉,从心底升起。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上下级,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可以相互托付后背的兄弟。
太阳终于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完全升起来后, 天空变得一片澄澈,万里无云。但这美丽的景象,带给阵地上这些人的,却只有更加严酷的考验。
毒辣的阳光,开始炙烤着大地。温度, 也随之开始急剧上升。
阵地上几乎没有任何遮蔽,每个人都暴露在阳光的直射之下。很快,汗水便如同小溪一般,顺着他们的额头、 脸颊、脖颈,肆意地流淌下来,流过满是泥土的皮肤,留下一道道清晰的沟壑。汗珠滴落在滚烫的枪管上,发出一声轻微的“滋啦”声,瞬间蒸发。
汗水流进眼睛, 那种又咸又涩的刺激感,得人生疼。 视线会瞬间变得模糊,眼前一片朦胧。
但没人停下来擦汗。
他们甚至舍不得浪费那短短的一两秒钟。有的人只是用力地眨眨眼,试图用眼泪将汗水冲刷出去;有的人则干脆把头偏向一侧,任由那股“热泪”流淌干净,然后立刻回过头,继续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工具。
每个人都像一台上满了发条的、不知疲倦的机器,都在争分夺秒地干活。
张冲赤裸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已经为他的机枪阵地,垒起了足足有半人高的沙袋墙,甚至还在侧面,用石头和泥土,堆砌出了一面简易的防弹壁。他一边干活,一边嘴里还念念有
地嘟囔着,像是在和他那挺空枪说话:“伙计,看见没?咱这‘房子’,结实!等会儿子弹来了,咱俩就从这儿,好好教训教训那帮狗娘养的!”
蒋小鱼则带着那两个侦察兵,在阵地前沿,利用着地形和仅有的材料,巧妙地布置着一些诡雷和陷阱。他用战士们背包里多余的鞋带,制作成绊索,连接在手榴弹的拉环上;他将削尖的树枝,插在敌人可能匍匐前进的草丛里。这些简陋的布置,或许杀伤力有限,但却能在关键时刻,起到预警和迟滞敌人的作用。他的心思,比任何时候都要缜密,因为他知道,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很可能就是决定某个兄弟生死的关键。
高烧未退的何晨光,也挣扎着,用自己的狙击枪刺刀,一点点地挖掘着身下的浅坑,试图让自己埋得更深一些。他的动作很慢,很吃力,每一次挥动刺刀,都会让他头晕目眩。但他没有停下,因为他知道,作为狙击手,隐蔽,就是他的生命。
因为他们都知道, 这种平静,是敌人给予的“恩赐”,也是死亡来临前的倒计时。敌人,不会给他们太多时间。 当敌人的先头部队出现在地平线上时,他们手中所做的这一切,他们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将直接转化为他们活下去的概率。
时间,在一锹一土的挖掘中,在一沙一石的堆砌中,悄然流逝。
工事修得差不多时, 一阵引擎的咆哮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片山坡上只有喘息声和铁锹铲土声的宁静。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警惕地握紧了身边的武器,望向声音传来的后方山路。那声音听起来费力而挣扎,仿佛一头年迈的铁兽,正拖着沉重的身躯,在崎岖的山路上做着最后的搏斗。
当那辆遍体鳞伤、车身覆盖着厚厚尘土和几处弹痕的军用卡车,终于出现在视野里时,整个阵地,陷入了一种奇异的、近乎凝固的寂静。
后勤,终于送来了弹药和食物。
没有欢呼,没有雀跃。疲惫到了极点的战士们,只是默默地注视着那辆卡车,眼神中,一种长期紧绷后、终于得以片刻松弛的释然,混合着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决绝,构成了一种复杂而庄严的情绪。
两名同样满脸疲惫的后勤兵从驾驶室跳了下来,一言不发地打开后车厢的挡板,露出了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绿色木箱和几大袋干粮。
“二号防线,弹药基数一个,应急食品一份。签收!”其中一名后勤兵沙哑地喊道,声音里透着彻夜未眠的疲惫。
林泰走上前,迅速签了字。后勤兵将单据收好,敬了个军礼,便再次跳上卡车,头也不回地颠簸着离开了。他们还有下一个、下一个阵地要去。在这条漫长的战线上,他们是维系着无数人生死的“输血官”。
卡车消失后,阵地上的战士们才仿佛从一场梦中苏醒。他们不约而同地围了上去,动作却异常地轻柔和克制,仿佛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战争物资,而是某种神圣的祭品。
大家默默地分着那些沉甸甸的铜壳子弹, 场面安静得只能听到子弹倒入弹药袋时,发出的“哗啦啦”的、如同金币般悦耳的声响。
随后,便是一阵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咔哒”声。战士们席地而坐,将空空如也的弹匣放在膝上,用拇指,把一颗颗冰凉、坚硬的弹匣,一个个地压满。
这个动作,对于一个士兵而言,是如此的熟悉,早已化为肌肉记忆。但在此刻,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仪式感。每压入一颗子弹,心中的那份空虚和无助,就仿佛被填满一分;每压入一颗子弹,手中那冰冷的钢铁武器,就仿佛多了一丝生命的温度。他们压进去的,不仅仅是子弹,更是勇气、是底气、是活下去的希望,和杀死敌人的决心。
张冲, 在这一刻,虔诚得像个正在为神像装点金身的信徒。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专属于重机枪的弹药箱,那条金黄色的、泛着机油光泽的弹链,如同沉睡的巨龙,静静地躺在箱中。他没有立刻去装填,而是先用一块还算干净的布,将弹链的每一个链节、每一颗子弹,都仔细地擦拭了一遍。
终于, 他要给他的机枪装上子弹了。 他深吸一口气,将弹链的引弹部,稳稳地插入机枪的受弹器口,另一只手熟练地拉动枪栓,直到听到那一声清脆悦耳的“咔”的一声,弹链被稳稳地咬合住。
做完这一切,他还仔细地检查着整条弹链, 用手指一节节地抚摸过去,感受着每一颗子弹是否都稳固地嵌在链节里,确保在最激烈、最关键的扫射中,绝对不会因为任何一个微小的瑕疵而卡壳。 他甚至将脸贴在冰冷的枪身上,闭上眼睛,低声地、如同情人般地呢喃着:“伙计,吃饱了吧?等会儿,就看咱俩的了……”
蒋小鱼则在另一个角落里,眼睛放光地看着分到他手里的几颗墨绿色的反步兵地雷。 这些圆盘状的、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铁家伙,在他眼中,却是最精妙的艺术品。他没有丝毫的停留,立刻带着之前那两个帮他侦察的人, 再次潜入了阵地前那片杂草丛生的区域,去布置这些致命的“看门狗”。
他的动作,狡猾得像一只经验丰富的老狐狸。他没有将地雷埋在那些显而易见的小路上,而是选择了几个敌人最可能用来当做掩体的土坎后、或是草丛最茂密的地方。他甚至在埋好地雷后,还细心地将上面的浮土恢复原样,并撒上几根枯草作为伪装。他知道,敌人的工兵同样经验丰富,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让他的心血付诸东流。在布设这片死亡陷阱时,他的大脑在高速运转,他仿佛已经能预见到,敌人的尖兵,是如何一步步地,踏入他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
林泰撕开了一袋压缩干粮的包装,狠狠地一边啃着这块硬得像砖头、却能提供宝贵热量的干粮,一边迈开脚步,开始了他第二次,也是战前最后一次的巡视阵地。
他的目光,比之前更加挑剔,更加严苛。因为现在,他们有了弹药,有了防御的资本,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战斗的走向。
他检查了每个射击位, 不再只是看视野,而是亲自蹲下,甚至趴下,将自己的步枪架在掩体上,通过准星去观察。他会纠正某个士兵的射击姿态,会提醒他注意哪个方向是他的主要射击扇面,哪个方向需要和侧翼的战友协同。他用脚,一下下地踩实战壕的边缘,防止在战斗中因为剧烈移动而导致塌方。“这里,再垫高一个沙袋,不然你换弹匣的时候会暴露半个脑袋!”“你这个位置,小心左前方那块大石头,会形成射击死角,让副射手多留意!”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一句话,都直指要害。
在何晨光那个隐蔽的狙击点,他多停留了一会儿。 何晨光依旧靠在那里,高烧让他嘴唇干裂,脸色苍白,但那双握着狙击枪的手,却稳如磐石。
林泰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蹲下身,帮他把狙击点周围那些可能会影响弹道、或者在风中摇曳从而干扰镜内视野的杂草, 一根根地清理了一下,让视野变得更加纯粹、更开阔。 这是一个无声的、充满关怀的动作。他知道,对于一个狙击手而言,视野就是生命线。
清理完毕,他将自己的水壶递了过去。
何晨光没说话, 默默地接过来,喝了一小口,又递了回去。然后,只是对着林泰,郑重地点了点头。
这个点头,包含了千言万语。有感谢,有理解,更有一种“请放心,我没问题”的承诺。
随后,何晨光便不再理会任何人,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手中那冰冷的武器上。他继续细致地调试着他的瞄准镜, 轻轻转动着风偏和距离的调节旋钮,让镜中的十字线,与远方那辆被击毁的车辆残骸,完美地重合在一起。
中午时分, 太阳升到了天空的正中央。它像一个巨大而冷漠的熔炉,将灼热的光线,毫无保留地倾泻在这片饱受蹂躏的大地上。空气,被炙烤得扭曲起来,远方的景物在蒸腾的热浪中,变得模糊而虚幻。战壕里,泥土的腥味、汗水的咸味、以及淡淡的硝烟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令人作呕的、独属于战争的气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