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王晙,张说(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最新章节。
她缓了口气,总结道:
“正是这‘血肉非黄羊野马’的豪情与担当,正是这推心置腹、以命相托的诚意,最终感化了拔野古等九姓降户,消弭了一场可能席卷北疆的叛乱,确保了北伐突厥的大后方稳定。王晙的雷霆手段肃清了内奸,张说的怀柔智慧安定了人心。一刚一柔,皆是盛唐气魄的体现!岂是简单的‘沽名钓誉’可以概括?”
夏林煜张了张嘴,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在详实史料与贞晓兕的激情辩驳面前,一时语塞,只能悻悻扭头,低声嘟囔:
“……考据得细你了不起。”
贞晓兕未理会他的嘴硬,目光重新落回泛黄书页,仿佛透过千年烟尘,看见那个风雪中仅率二十骑、毅然踏入虎穴的孤胆身影。
那身影,远比任何轻率的批判都高大,也远比任何浪漫的想象都真实、震撼。
——空气似乎仍在震颤。
“这不只是考据。”
贞晓兕的目光依旧锐利,她像刚完成一次思想跃迁,语气添了更深沉的洞察力:
“如果引入基础心理学框架,张说此举的高明,以及王晙行动带来的连锁反应,会看得更清楚。”
她略整思路,如在讲台上拆解定理:
“首先,王晙的‘斩首行动’在军事心理学上,是典型的‘消除不确定性威胁源’。精准打击叛乱核心,瞬间瓦解仆固、跌跌两部的有组织反抗,避免恐慌在决策层蔓延。但也触发了更广泛的群体心理危机——其他降户如拔野古、同罗,会陷入‘替代性创伤’与生存焦虑:‘今日是仆固、跌跌,明日会不会轮到我们?’这种基于恐惧的认知失调(归顺大唐却面临不安全现实)急需安抚。”
夏林煜欲开口,被她抬手制止:
“而张说,正是洞察并精准回应了这场群体心理危机。他的行为,是教科书级的危机干预与信任重建。”
“第一,象征性姿态的心理学意义。仅带二十骑,绝非鲁莽。在群体感知里,庞大军队代表威慑,极少随从则传递‘无威胁’与‘绝对信任’,大幅降低降户防御心理,为沟通打开第一道门。”
“第二,以身涉险的‘承诺信号’(Commitment Signal)。进化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均指出,高昂乃至危险的代价,是传递真诚的最有效方式。张说在危机四伏的营地过夜,是用生命作‘抵押’,向九姓降户发出无可辩驳的信息:我信任你们,我的诚意是真的。这比任何誓言都更有力,直接作用于情感中枢,瓦解敌意。”
“第三,消除‘非人化’(Dehumanization)隔阂。那句‘吾肉非黄羊……血非野马’,不仅是豪言,更在深层打破潜在的社会认同威胁。他强调我们同属‘人’的范畴,共享血肉与恐惧,而非猎人与猎物。这种共情沟通,是将‘他们’重新拉回‘我们’阵营的关键一步,有效消解因王晙行动而可能加剧的部族—唐廷对立情绪。”
贞晓兕总结:
“因此,王晙用的是‘恐惧管理’(Terror Management),以制造对叛变后果的恐惧来维持秩序;张说则运用‘人本主义’方法,通过满足归属与尊重需求重建安全感与认同感。二人一刚一柔,一个用钢刀切割现实毒瘤,一个用心灵缝合精神创伤。这正是盛唐统治高超智慧的体现——他们或许没有现代心理学名词,其政治实践却深刻契合人类群体心理的运作规律。”
她看向夏林煜,眼神平静而深邃:
“现在,你还认为张说的行为,仅仅是‘收买人心’那么简单吗?”
夏林煜彻底哑口无言。
第一次,他发现历史书上的白纸黑字背后,竟潜藏着如此复杂而精妙的人心博弈。
他不再望向贞晓兕,而是若有所思地盯着桌面,仿佛那里正上演着一千多年前、北疆风雪中,那场关乎勇气、智慧与人心向背的无声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