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暗流涌动(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东汉三国:重生我之郭奉孝》最新章节。
这支新军的设计堪称精妙:上军、中军、下军三支主力各统五千,由蹇硕、袁绍、鲍鸿分领;典、助、佐三军各三千以为策应;余者两千充作天子亲卫。
最耐人寻味的是大将军何进需受蹇硕节制——这等于将外戚集团的军事指挥权交到了阉党手中。
当诏书传至何进府邸时,这位屠户出身的大将军生生捏碎了手中的犀角杯。
中平五年秋,在故乡赋闲已久的曹操接到了朝廷的征召。袁绍、曹操都被征召担任军职。
刘宏正式组建了新的禁军:西园军。整编建立了一支新的且通过宦官直接掌控的禁军。西园军有八支队伍,由八位校尉统领,曹操担任的是典军校尉。
三日后黎明,西园的马场上腾起遮天蔽日的尘烟。
八百名重甲骑兵列成锋矢阵型,马蹄踏地的轰鸣声震得观礼台的青铜檐铃叮当作响。
袁绍按着剑柄的手指微微发白,他认出前排几个百夫长分明是北军五校的精锐——这些本该戍卫宫城的健儿,此刻竟全数归了蹇硕调遣。
“好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曹操在袁绍耳边低语,目光扫过正在接受校阅的具装骑兵。
他们玄甲上的金乌纹饰在朝阳下泛着血光,这是唯有羽林郎才能使用的徽记。
鲍鸿的下军阵列中传来西域汗血马的嘶鸣,二十架颍川制造的床弩被牛车拖进场时,连何进都变了脸色。
刘宏裹着狐裘坐在九龙伞盖下,看着蹇硕举起玄鸟旗。
八名校尉的甲胄碰撞声如同金石交鸣,当他听到曹操朗声领命“典军校尉遵诏”时,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帕子上的血渍被他攥进掌心,就像握住这个正在崩塌的王朝最后的热度。
洛阳城笼罩在暮春的烟雨中,未央宫的金顶在阴云下显得黯淡无光。
正在此时,董卓也忽然收到朝廷的诏命,免去董卓前将军职务,即可返回洛阳担任少府,军队交由皇甫嵩统领。
袁氏宅邸的密室中,三足青铜灯架投下晃动的阴影。
袁绍跪坐在蜀锦软垫上,面前的漆案摊开三份帛书:何进手书、袁隗密函、董旻告急文书。他修长的手指划过董卓部曲的兵力分布图,目光停留在“湟中义从”四个朱砂批注的字样上。
这些归附汉廷的羌胡精骑,正是袁氏需要的利刃。烛火将他的面容映得忽明忽暗,案头玉镇纸上雕刻的蟠螭纹路,仿佛正随着光影游动。
董卓接到诏书时,正在陇西校场检阅新募的羌骑,青铜酒樽自他肥厚的手掌中跌落,浊酒在黄土地上洇出暗红痕迹。
这道诏书打破了他经营二十年的西陲格局——前将军印绶要转交皇甫嵩,麾下五万精兵归入左将军麾下,而他本人需即刻轻车简从赴任少府。
这份看似明升暗降的调令背后,暗藏着雒阳城内波诡云谲的政治博弈。
陇西的朔风卷着砂砾拍打在牛皮帐上,董卓把诏书掷入火盆,羊皮在火焰中蜷缩成焦黑的鬼脸。
“让老夫去做管库房的少府?”
他抓起割肉的匕首插进案几,震得铜爵里的酒浆泼溅而出,“皇甫义真倒是好算计!”
帐外忽然传来羌笛的呜咽声,董卓铜铃般的眼睛眯了起来。
韩遂的使者裹着狼皮大氅进帐时,带进一股混着冰碴的寒风。
“听说马腾在陈仓得了三千匹绢帛?”董卓用匕首挑着烤羊腿,油星滴在使者捧上的密信,“回去告诉文约,老夫的骑兵今夜就到陇关。”
当洛阳的信使还在潼关驿站换马时,董卓的狼旗已经插上了狄道城墙。
他特意让掳来的书生用最典雅的骈文写奏章:“臣闻孝子不辞危难,忠臣不避斧钺。今羌胡鸱张,臣敢请效命边陲...”
牛辅念到“暂领前将军印”时,帐中将领哄笑起来,惊得帐外拴着的西凉马不住踢腾。
皇甫嵩接到战报那日,尚书台的铜壶滴漏正好漏尽最后一刻。水滴声戛然而止的瞬间,他看见窗棂外飘落了今冬第一片雪。
对于董卓的抗命,洛阳宫廷一时间无计可施,只能听之任之。
朝廷与帝王的虚弱无力被一举揭开,不仅没能成功收回董卓的兵权,反而刺激了各地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