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血色棋局暗藏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难逃懿劫》最新章节。
“果然如此!”
他就知道,曹丕这突如其来的庆祝邀请绝非单纯无邪,别有用心。
什么感谢,什么共饮,不过是借口与幌子!其真实目的,无非是贼心不死,还想借机接近甄姬,满足他那扭曲而病态的占有欲。
恐怕自从上次强行占有未遂,又被曹植借酒调戏之后,曹丕对甄姬那份扭曲的执念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反而因求之不得、难以割舍而更加瘙痒难耐,如蚁噬心。
如今自觉世子之位在望,权势即将到手,那份占有欲便又如野草般蠢蠢欲动,难以遏制。
一想到甄姬那清冷孤洁、宛如月中仙子的身影,再想到曹丕、曹植两兄弟之前对她做出的那些龌龊不堪、令人发指的行径,司马懿心底便涌起一股冰冷的厌恶与极强的保护欲,如同寒冰封锁了内心的柔软。
他绝不可能再让甄姬靠近这两兄弟中的任何一个,那无异于将一只温顺的羊羔再次送入凶猛的虎口,任其宰割。
然而,此刻与曹丕撕破脸皮,显然不是明智之举,犹如在风暴来临前折断了自己的羽翼。
世子之位虽看似已倾向曹丕,但最终决定权仍牢牢掌握在曹操手中,犹如悬在曹丕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此刻翻脸,之前的一切谋划与努力都可能前功尽弃,化为泡影。
电光火石之间,司马懿已然有了决断,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在战场上迅速做出最正确的指挥。
他骤然停下脚步,转过身,那双湛蓝色的眼眸不再是全然的冰冷与淡漠,而是带上了一种极其凝重、甚至略带警告与威严的意味,如寒星般直直地看向曹丕,仿佛要将他的灵魂看穿。
这突如其来的严肃目光,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正沉浸在幻想中的曹丕头上,让他不由得一愣,脸上的笑容也瞬间僵住了,如同被冻结的湖面,失去了往日的灵动与生机。
“二公子,”
司马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在宫廊中回荡。
“你现在,就想开始庆祝了吗?未免太过心急了吧。”
曹丕被问得有些懵,下意识道。
“呃……军师,此事既然已‘妥了’,难道不该……”
“妥了?”
司马懿打断他,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讥讽,那讥讽如同锋利的刀刃,划破了曹丕的虚妄与自负。
“二公子莫非以为,魏王金口一开,世子之位便如同囊中之物,可以高枕无忧、坐享其成了?未免太过天真了吧。”
他微微前倾身体,那无形的压迫感如同一座大山般压在曹丕身上,让曹丕呼吸一窒,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咽喉。
“此刻,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你,盯着我!曹植那边及其党羽,岂会甘心失败、俯首称臣?他们正愁找不到你的错处,以扳倒你,取而代之!你若在此时,于府中设宴饮酒,还邀……邀女眷作陪?岂不是自掘坟墓,授人以柄?”
司马懿刻意在“女眷”二字上微微停顿,目光如刀,犀利而冷峻,刮过曹丕的脸,仿佛要将他的伪装与虚伪一一剥落。
“此举若传到魏王耳中,他会作何想?他会认为你沉稳持重、堪当大任,值得托付重任?还是会觉得你稍有成绩便得意忘形、沉湎酒色,不堪托付,难成大器?”
“更何况,”
司马懿的声音压得更低,如同毒蛇吐信,阴冷而危险。
“若是有人借此机会,编排些关于你与……某些人的风言风语,污你清誉,毁你形象,让你声名狼藉……你可知,这看似小小的饮宴,会带来何等致命的后果?之前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可能因此毁于一旦,化为乌有!”
他每一句话,都如同重锤般敲在曹丕那颗被欲望冲昏的头脑上,震得他头晕目眩,心神不宁。
曹丕的脸色渐渐变了,从最初的兴奋与狂妄,变得有些发白,如同一张白纸,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冷汗,如同雨珠般滚落。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提议有多么愚蠢和危险,如同在悬崖边行走,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司马懿看着他幡然醒悟、后怕不已的模样,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他那颗被欲望蒙蔽的心灵。
他直起身,恢复了那副淡漠的神情,语气也缓和了些,但依旧带着告诫与警示:
“二公子,越是接近目标之时,越需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切莫因一时之欢而误了大事。庆祝?待他日名正言顺、尘埃落定之时,再庆贺也不迟。至于感谢甄姬……心意到了即可,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徒惹是非,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曹丕最后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深意与期许。
“此刻,你最该做的,是回府,闭门,谢客。做出一个痛定思痛、深刻反省此次战败教训的姿态给魏王看,给所有人看。这,才是你当下最该做的‘庆祝’,也是你走向成功之路的必经之路。”
说完,司马懿不再多言,转身离去,那猩红色的袍角在夜色中划出一道决绝而优雅的弧线,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留下了一道绚烂而短暂的痕迹。
他径直离去,留下曹丕一人站在原地,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又是后怕,又是懊恼,那点刚刚升起的旖旎心思,早已被司马懿一番连消带打、冠冕堂皇的“忠告”碾得粉碎,如同尘埃般消散在空气中,只剩下对权力之路的敬畏与谨慎,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
果不其然,一切皆在司马懿的精妙预料之中,宛如棋局上那步步为营、未雨绸缪的布局,每一步都精准无误地踏在了命运的节点上。
他刚刚踏出曹操处理政务的殿阁,那殿中的熏香余韵,还似袅袅轻烟,萦绕在梁柱之间,未曾完全消散。
而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那脚步声中夹杂着几分委屈与愤懑,如同被压抑的春雷,隐隐欲发。
伴随着这脚步声的,还有内侍未能完全阻拦的、曹植那清亮却此刻显得异常尖锐的嗓音,如同利箭一般,直刺殿内。
“父王!父王!儿臣有要事禀报!是关于子桓兄长他……”
曹植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不甘,仿佛要将心中的所有不满都倾泻而出。
御座之上,曹操刚刚与司马懿进行了一番深谈,思绪如被春风拂过的湖面,暂时归于平静。
他正心满意足地拿起一份关于屯田的批文,准备细细审阅,那微微扬起的嘴角,如同晨曦中的一抹微笑,显示着他此刻心情尚佳,甚至对未来的布局多了几分清晰的把握与自信。
然而,这短暂的宁静与满足,却在曹植声音响起的瞬间,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顷刻间破碎消散。
曹操脸上的舒缓神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毫不掩饰的、深深刻入皱纹里的不耐烦与厌烦,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刺骨而冰冷。
他甚至没有抬头,只是握着批文的手微微收紧,指节泛出些许白色,仿佛在压抑着内心的怒火。
曹植的身影很快便出现在殿门口,他或许是听闻了曹丕大败却似乎未受严惩的消息,心中不忿,急于前来揭露“真相”,或是想借此机会重新挽回自己在父王心中的地位。
他快步走入殿中,脸上带着急切的神情,或许还有一丝被兄长“陷害”后的委屈与不甘,如同一只受伤的小兽,急于寻找庇护与公正。
看着这个自己曾经最为宠爱、倾注了无数心血与期望的儿子,曹操的心绪复杂到了极点。
那里面混杂着失望、恼怒,甚至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被辜负后的痛心与失落。
他曾将曹植视为瑰宝,爱其才华横溢,喜其性情真率,一度认为他或许能继承自己的文治武功,成为曹氏家族的骄傲。
他给予了何等厚重的期望?亲自教导诗文,带在身边历练,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流露出对他的偏爱与呵护。
可曹植呢?他回报了些什么?
曹操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出征前夜的情景。
他深知这个儿子有贪杯的毛病,唯恐其误了军国大事,特意放下身段,亲自前去他的府邸,语重心长,耳提面命,再三告诫——“明日或有调遣,关乎战局,务必保持清醒,切勿饮酒,切记!切记!”
那一声声叮嘱,如同重锤敲击在曹植的心头,言犹在耳,却未能唤醒他的理智与清醒。
结果呢?军令传至时,曹植人在何处?在做什么?竟是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任凭内侍如何呼唤推搡,都如同一滩烂泥,根本无法承担任何职责!
军机如火,瞬息万变,延误军机,放在任何一支军队里,都是足以砍头示众的死罪!若非……若非他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体内流淌着曹氏的血脉,换作麾下任何一个将领、哪怕是一名偏裨将佐,做出此等行径,他曹操早就下令推出辕门,以正军法了!
岂容他今日还能活蹦乱跳地跑到自己面前来告状?
曹操实在想不通,自己明明已经提醒到了那般地步,为何曹植还是不管不顾,饮至那般田地?
是他曹子建根本未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还是他觉得,无论犯下何等过错,自己这个做父亲的都会无限度地宽容他、庇护他?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此刻在曹操看来,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结果。
结果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曹植让他失望透顶。
那份曾经炽烈的宠爱,在一次次的“任性”与“误事”中,尤其是这次触及底线的行为后,已然蒙上了厚厚的尘埃,冷却了大半,如同被冰封的湖面,再难泛起温暖的涟漪。
曹操强压下心头翻涌的不耐与那更深层次的、因期望落空而产生的混乱与疲惫。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批文,抬起眼,目光落在已然走到御阶下的曹植身上。
那眼神,平静无波,却再无往日看到这个儿子时,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欣赏与温情,如同冬日里的寒冰,冷漠而坚硬。
“子建,”
曹操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公式化的疏离与冷漠。
“何事如此匆忙?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