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制定方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最新章节。

虽然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李枭心中有底气。

不过之前因为心思全部在导弹和运载火箭上,对于下一代卫星的研究,规划也和现在不一样,现在只能说是变一变,好好规划一下。

晚上回到家。

李枭吃完饭就进入了空间,开始研究了起来。

同步卫星和侦察卫星的研究难度,对于现在的国内来讲其实都很高,同步卫星的难度在于“定得住”,毕竟要与地球自转同步,相对地面静止。

最大的挑战也是轨道动力学与精确控制。

侦察卫星难点在于“看得清”,想要在高速飞行中获取地面高清晰度图像,这一点可是很难的。

毕竟想要在数百公里高度实现极高的分辨率,这个在现在的国内几乎不可能实现。

需要超精密的光学加工和装配技术来制造相机。

相比之前下,同步卫星就要简单一些,不需要那么精准的加工技术,它需要的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挑战。

而对于李枭来讲,最不怕的就是这一点,毕竟它有着外挂。

当然如果国家能从国外搞来一套卫星上用的相机,那就另当别论了,只不过这几乎不就不可能。

想来想去,李枭还是决定先对同步卫星下手。

开始列出需要的技术。

首先就是霍曼转移轨道技术,先由火箭将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再由卫星的远地点发动机在特定位置点火,将轨道抬升到目标高度,之后需定期进行位置保持,以抵消地球引力不均等造成的轨道漂移。

然后再采用三轴稳定技术,主动控制卫星的姿态。

此外还要研制能在真空、辐射和极端温度下稳定工作的行波管放大器和低噪声接收器,并解决星上不同设备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当然还有热控技术以及电源技术,热控技术就是采用特殊涂层、隔热材料和热管来平衡星内温度。

电源技术则是在卫星表面贴敷太阳能电池片,并配备可反复充放电的镉镍蓄电池,以应对地球阴影期。

当然了除了卫星外,在地面也需要一些设施配合,要建设地面支持系统,建立大型地面站,配备高增益的抛物面天线、大功率发射机和高灵敏度接收机。

建设基地的目的,就是与数万公里外的卫星进行可靠的跟踪、遥测和指令传输。

这些别看说起来简单,但涉及到的研究技术,足足有几十项。

远地点发动机技术,轨道动力学与计算技术,轨道测量与确定技术,轨道保持与位置控制技术,行波管放大器技术,低噪声接收器技术,电磁兼容性技术,陀螺仪技术,

星敏感器、地球敏感器、太阳敏感器技术,星载计算机、控制算法技术,飞轮系统、推进器系统技术,电源管理、热控、结构、软件技术。

还有就是热控涂层、多层隔热材料、热管的研究,太阳能电池阵、镉镍蓄电池的研究。

只有这些都研究完成,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制造,不过对于外观的设计,内部的布置,这些也要提前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