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制定方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最新章节。
如果只是把“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直接移过来倒是简单很多。
但李枭现在也是有追求的,毕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用的不是三轴稳定技术,其中差别还是不少的。
不过确实可以借鉴“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外观,以及内部布置的设计,这样也能够省下不少时间。
而相比起东方红一号,二号就要大很多了,它的主体直径达到了2.1米、高也达到了3.6米,是一个圆柱体,其核心通信系统配备了2个C波段转发器,可实现 24小时全天候通信,支持电话、电报、电视和广播等多种业务。
也是在东方红二号成功的这一年,卫星成功将电视台的节目,传输到了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让全国数亿人首次通过国产卫星收看到实时电视直播。
李枭想要把这一情况提前个十几年实现,争取两到三年就研究出来,到时候也能够说一句,不输给M帝。
他记得M帝1965年发射的第二颗同步卫星,才配备2个C波段转发器,电话容量达到了240路双向,电视传输达到了1路彩色。
和“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一样。
至于把转发器数量增至4个,通信容量提升至3000路电话,电视频道转播达到4个,达到与后世“东方红二号甲实用型卫星”一样的水平,这个李枭不是没想过。
但具体难度如何,这个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不过无论哪一个,以目前的情况而来,都需要研究出那些基础技术来。
整理着这些问题,很快李枭就写出了数万字的记录。
它打算设立五个部门,卫星、火箭、测控、发射场和应用,形成一个系统的科研体系,以后就专门用于研究和卫星相关的一系列研究。
此外李枭还写了一份报告,要求扩大卫星研究所的规模。
毕竟这些技术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制约,需要进行大量的权衡,就比如火箭的运载能力直接限制了卫星的重量和体积,但反过来又制约了太阳能电池板和天线的尺寸。
这些都需要进行商量。
以前的卫星研究所,研究东方红一号还足够,但如果在增加人手,增加研究范围,人手就不太够了。
而上面的动作比李枭想的还要快,第二天就有人找上了门,李枭也是把自己的需求说了说。
对此李枭也早就准备好了,就写了一份需求交给了对方。
李枭需要很多技术人才,像是热控系统工程师、姿轨控工程师、GNC工程师、推进系统工程师、电源系统工程师、测控工程师、数据传输工程师、光学载荷设计师、遥感算法工程师、通信载荷设计师、通信系统工程师等等!
当然现在的国内可没这么多专业领域的人才,但这也没关系,没有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
像是这些研究,很多都需要扎实的数学和和物理,就比如必须要精通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力学、电磁学、热学等等!
既然没有专业人才,那就从更基础学科中的人才中寻找,然后去学习去研究。
就拿热控系统工程师来讲,就要精通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自动控制,相关人才就可以从这些学科中找。
还有像是电源系统工程师也一样,必须要精通电气工程、电力电子、化学这些学科,全部精通的不好找,那就找精通单门学科的,把这些人聚起来,相互学习来提升,相互配合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