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第一台土制钻孔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57:渔猎大兴安岭》最新章节。

实验虽然成了,可林川盯着那截钻好的塑料管,眉头却越皱越紧。

“和平哥,咱们算算。”他掰着手指头,“一亩地少说要三四百米管,两亩试验田就是八百米。一米钻三四个孔……”

陈和平的烟袋锅“啪嗒”掉在了地上:“三千个孔?!”

他弯腰捡烟袋时,后脖颈的皱纹深得像犁沟,“就靠手钻?钻到猴年马月去!”

林川没应声。

他蹲在车间门口,盯着老王打铁用的旧台钳出神。

那铁家伙锈得发红,把手上的包浆油亮亮的,夹过无数烧红的铁块。

“王师傅,”他突然开口,“这个台子能改吗?”

老王正淬火,青烟里抬起黑红的脸:“咋改?”

“加个能转的摇把,再做个管子推进的卡槽……”

林川用烧火棍在地上画着,线条歪歪扭扭。

老王眯眼看了半晌,突然抄起火钳往煤炉里一插:“等着!””

三天后,第一台土制钻孔机诞生了。

底座是磨盘改的,转轴用的小高炉产出的钢,推进轨道是仓库里刨出来的旧门闩。

最妙的是那套“三联动”机关。

右手摇把转两圈,钻头刚好完成一次进退。

林川试钻时,全生产队的人都来围观。

“咔哒、咔哒……”

机械声像只新生的铁蟋蟀在欢叫。

塑料管在轨道上平稳滑动,钻头每响一声,管壁就多出个规整的圆眼。

碎屑簌簌落在接盘里,很快积成小堆,在阳光下像捧碎银子。

“神了!”陈和平数着孔眼,“一分钟能钻十个!”

“就是这个钻头不好整。”林川摇摇头,“王师傅,咱们想想办法?”

“这玩意儿想啥办法?就动手搓呗!”

老王往手心啐了口唾沫,抄起半截细钢条就往砂轮上磨。

没多久,钢条在砂轮侧面磨出个斜面。

他眯着被烟熏红的左眼,粗糙的手指捏着钢条灵活翻转,像在搓一根金贵的烟卷。

“先磨个刃口。”

林川蹲在旁边递油石,看着老王把钢条尾端在铁砧上敲扁,再旋出个螺旋纹。

这手艺活像在给自行车辐条套丝扣,只是精细十倍。

好在是钻塑料管,不是钻别的。

自家产的钢,硬度完全够用。

半天磨出来的钻头,用枪油擦的油光水滑。

再往塑料管上一抵,这回塑料屑打着旋儿往外涌,像春蚕吐丝。

钻到第五十个孔,老王举起钻头对着日头瞧:“没问题。”

……

土钻机搬到了打谷场上。

没办法,两千米塑料管,只能在户外打孔。

民兵连的小伙子们排着队上工钻孔。

他们用武装带把塑料管捆在条凳上,钻头“咔哒”声和报数声混在一起:

“二十七、二十八……”

钻头每转两圈,管壁上就多出个圆溜溜的孔眼。

碎屑簌簌落下,在晨光中像撒了一把碎银子。

钻好的管子盘成直径两米的圆环,用红漆在头尾标上序号。

林川蹲在场边,用树枝在泥地上划拉着计算。

两千米管子,五亩试验田,每亩要分成滴灌、穴灌和传统灌溉三个区。

这账算得他脑门冒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