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第一台土制钻孔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57:渔猎大兴安岭》最新章节。

“林川,这得弄到啥时候去?”

会计蹲在旁边,手里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

林川没抬头,继续在地上画着格子:“每亩地划三块,中间打田埂隔开。滴灌区用四百米管,穴灌区两百米,剩下的做对照。”

妇女主任带着姑娘们也没闲着。

她们把运粮的板车改装成“管架车”。

两辆车拼在一起,中间架根杨木当滚轴。

四个姑娘一组,拖着上百米长的管子往田里送。

塑料管在黄土路上蜿蜒扭动,远看像条苏醒的银蛇。

林川在地头忙活得更欢。

他带着老农们用麻绳量地,每亩划成三块,插上竹竿做标记。

滴灌区的垄沟挖得格外精细,每六十厘米就系个红布条。

“这比绣花还讲究,”

陈老汉蹲在田埂上嘀咕,手里的烟袋锅在泥地上磕了磕,

“我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这么伺候庄稼的。”

最热闹的要数孩子们。

他们被组织起来捡杏核,每个钻个眼,穿上线绳。

这些杏核坠子用来固定塑料管,既当卡子又当配重。

周铁蛋干得最卖力,鼻尖上沾着泥巴,手里的麻绳飞快地穿梭。

“叔,你看我系的!”

他举起一段管子,杏核坠子整齐地排成一列。

林川揉了揉他的脑袋:“好样的!等收了玉米,第一个给你烤着吃。”

中午歇晌时,林川独自蹲在仓库里鼓捣。

他从会计那要了瓶红墨水,正往水桶改的分水器里灌。

突然灵机一动,又掺了点桐油。

这样水流过时,能看得更清楚。

太阳偏西时,试验田终于准备就绪。

五亩地被红白蓝三色布条分割得整整齐齐。

滴灌区的塑料管像蛛网般密布,穴灌区的蓄水穴排成矩阵,对照区则保持着传统的沟垄。

林川站在田埂上,看着村民们一张张晒得黝黑的脸。

廖长春满眼期待,陈和平一脸紧张,妇女们擦着汗说笑,孩子们在田埂边追逐打闹。

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胸口发热。

“开始吧!”

他把管口连接上分水桶,里面盛满了掺着桐油的红墨水。

当第一滴红水注入滴灌管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透明管壁里,红水珠串成了晶莹的项链,缓缓流向远方。

突然,一阵风吹过,塑料管发出“呜呜”的声响。

地头的麻雀被惊得扑棱棱飞起,在空中盘旋不敢落下。

“哎哟!”陈和平一拍大腿,“这声儿能赶鸟!”

林川眼前一亮,抓起段废管比划起来:“把废料做成驱鸟器,挂在田埂上!”

暮色四合时,二十个用废塑料管做的驱鸟器已经挂在了试验田四周。

晚风拂过,整片田野响起悠长的“呜呜”声,像一支古老的歌谣。

村民们三三两两往回走,谈论着明天的活计。

林川落在最后,看着月光下闪闪发光的塑料管网,轻轻摸了摸口袋里的小本子。

那上面记满了各种数据和草图。

第一滴水,此刻正悄然渗入干渴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