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黄河血浪(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王语嫣受惊后,我成了天龙大佬》最新章节。

河间府的城墙在辽军连续三日的猛攻中,终于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

七月十二日的黎明,萧烈亲自擂动战鼓,三万铁林军如黑色潮水般涌向城墙缺口。

铁鹞子骑兵的马蹄踏碎了最后一道鹿角,鎏金的马铠在朝阳下泛着冷光,将溃散的宋军像割麦般扫倒。

章楶拄着染血的长剑站在城头,花白的胡须被血沫黏在颔下。

他看着亲卫将最后一面“宋”字大旗裹在身上跃下城墙,看着辽军的狼头旗插上城楼,突然咳出一口血来。

“撤……撤往黄河!”

他嘶哑的命令被淹没在辽军的欢呼声中。

残余的宋军沿着河间府通往黄河渡口的官道狂奔,身后是铁林军的马蹄声如惊雷滚过,中暑倒在路边的士兵被战马踏成肉泥,暑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三日后,黄河岸边的东明渡口。

章楶望着浑浊翻滚的河水,南岸的渡口处挤满了溃兵。

临时搭建的浮桥在水流冲击下摇摇欲坠,士兵们争抢着过桥,不少人失足跌入河中,瞬间被漩涡卷走。

“将军,辽军先锋已到北岸!”

亲卫指着对岸扬起的烟尘,声音发颤。

章楶握紧了手中的令旗,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下令凿沉所有渡船,将仅有的几门神臂弓架在南岸沙丘上——这是他能为汴京做的最后一道屏障。

北岸的萧烈勒住战马,看着南岸稀疏的宋军旗帜,冷笑一声:

“传我将令,打造浮桥,三日后踏过黄河!”

汴京,恐慌如瘟疫蔓延。

辽军兵临黄河的消息传入城内时,赵煦正在福宁殿里砸碎了第三只玉盏。

梁师成跪在地上,捧着一份刚从黄河岸边传回的塘报,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陛下,东明渡口……丢了。

章帅带着残部退往汴京城南的朱仙镇,说……说能战的不足万人。”

“万人?”

赵煦猛地揪住梁师成的衣领,龙袍上的金线硌得他手心生疼,“朕给了他十万禁军!怎么就剩万人了?!”

“回陛下。”

梁师成眼珠乱转,“酷暑难耐,不少士兵在路上中暑倒毙,还有些……还有些趁乱逃回家了。

禁军指挥使说,现在城外的禁军,连营都扎不整齐。”

赵煦松开手,踉跄着后退几步,撞在冰凉的龙柱上。

他忽然想起龙洼的赵匡胤,那个说“龙气已尽”的老者,心头涌上一股灭顶的寒意。

就在这时,蔡京带着几个文臣闯入殿内,为首的礼部侍郎竟捧着一份写好的《降表》。

“陛下!”

蔡京扑倒在地,涕泪横流,“辽主有旨,只要我朝割让河北三路、岁贡白银百万两,便罢兵北还!”

“割地?”

赵煦一脚将《降表》踹飞,羊皮纸在地上翻滚,“你们忘了澶渊之盟的耻辱吗?忘了燕云十六州的遗恨吗?!”

“陛下,时移世易啊!”

礼部侍郎范祖大禹哭喊道,“汴京危在旦夕,再不议和,我们都要做辽人的刀下鬼了!”

殿内顿时一片附和声,文臣们七嘴八舌地劝着,有人说“留得青山在”,有人说“江南富庶可投奔白莲教再图恢复”,唯独没人提“死战”二字。

赵煦看着这群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的大臣,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凄厉得像夜枭:

“好!好一个大宋臣子!”

他转身冲向殿外,梁师成连忙跟上,却被赵煦一把推开:

“你去告诉萧烈,朕在汴京等着他!若他敢来,朕便与这皇城共存亡!”

可他刚冲出福宁殿,就被一队披甲的禁军拦住去路。为首的校尉面无表情地说:

“陛下,梁都知有令,如今城外兵荒马乱,请陛下留在内宫,勿要惊扰圣驾。”

赵煦这才惊觉,梁师成不知何时已掌控了皇城禁军。

夜幕降临时,汴京暗流涌动。

蔡京的府邸里,一盏油灯在闷热的空气中摇曳。他看着面前的辽军使者,手指在地图上的应天府位置敲了敲:

“只要萧帅攻破汴京后,保我蔡家富贵,我愿献上城内布防图。”

使者冷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