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九十四)(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最新章节。
接着是青椒丝下锅,孙少林颠勺的动作潇洒流畅,青椒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均匀受热。“青椒炒到八分熟就放盐,最后把肉丝回锅,快速拌匀……”
整个过程中,厨房里只有食材与锅铲碰撞的声音和孙少林清晰的讲解。最后,他将炒好的青椒肉丝装盘,香气顿时弥漫整个厨房。
“尝尝看。”孙少林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社团学员李雨晴鼓起勇气第一个上前,夹了一筷子送入口中。她的眼睛瞬间睁大:“哇!肉好嫩,青椒脆脆的,比我妈妈做的还好吃!”
其他孩子也纷纷品尝,发出阵阵赞叹。刘晓梅仔细品味后,敬佩地说:“少林哥,您的厨艺真是名不虚传。这肉丝根根分明,青椒爽口脆嫩,火候掌握得太精准了。”
孙少林笑着摇摇头:“熟能生巧罢了。其实烹饪最关键的不仅是技巧,更是用心。”他看向孩子们,“你们想学吗?”
“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孙少林手把手教孩子们复刻这道青椒肉丝。他耐心地纠正每个人的刀工,讲解火候的把握,甚至蹲下身来与最矮小的学生平视,确保他们能看清每一个动作。
“手腕要这样转动……”
“对,就是这样切……”
“别怕,离锅近一点才能控制得好……”
夕阳西下,厨房里依然热火朝天。林小华看了看手表,轻声对陈明远说:“没想到少林哥这么投入,原定的参观行程都耽误了。”
陈明远微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你看孩子们多认真。”
晚饭时间,食堂里格外热闹。孙少林、林小华和陈明远与学生们共进晚餐,桌上摆满了孩子们在厨艺社团学做的菜肴——清炒时蔬、红烧豆腐、西红柿蛋汤,还有几盘青椒肉丝。
孙少林夹了一筷子李雨晴做的青椒肉丝,细细品尝后竖起大拇指:“进步很大!虽然肉丝切得还不够匀,但味道已经很好了。”
席间,孙少林询问了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状况。当他听说王磊的父亲因工伤失去劳动能力,全家靠母亲做清洁工维持生计时,他的眼神变得深沉。
“林县长,”他转向林小华,“我觉得我们的助学计划可以再扩大一些。除了资金支持,这些孩子更需要技能和机会。”
林小华点头赞同:“少林哥有什么具体想法?”
孙少林的目光扫过食堂里那些稚嫩而渴望的面孔:“我想定期来学校教授厨艺课程,真正培养一些好苗子。毕业后就有了一技之长,就能改变家庭命运。”
陈明远激动地说:“那太好了!我们学校全力配合!”
晚饭后,校园渐渐安静下来。孙少林站在操场边,望着满天繁星,长舒一口气。林小华走到他身旁,递过一杯热茶。
“累了吧?讲了一下午课。”
孙少林接过茶杯,摇摇头:“不累,反而很充实。看着那些孩子,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
林小华沉默片刻,突然问道:“为什么对烹饪教育这么执着?以你现在的身份,完全可以只捐钱就走人。”
孙少林笑了:“林县长,你知道饥饿的滋味吗?不是一般的饿,是那种胃里火烧火燎,脑子里只想着一口吃的的感觉。”他的声音低沉下来,“我十岁那年,有连续三天只靠喝水充饥。后来邻居张奶奶给了我一碗猪油拌饭,那是我这辈子吃过最香的东西。”
他转头看向林小华:“食物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给人温暖和希望。我想教给这些孩子的不仅是谋生技能,更是一种传递温暖的能力。”
林小华深深点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没错。”孙少林的目光变得坚定,“我打算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全县的贫困学校。资金我来想办法,政策支持就靠林县长了。”
月光下,两个男人的手握在一起。远处,学校的灯一盏盏熄灭,但希望的种子已经在五十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