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大学讲课,做学问的三种境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十四亿人求我别死,这明星太火了》最新章节。
“我曾经说过,读书所为何事?”
他声音不大,却在阶梯教室中激起回响,如山间初雷,滚滚而来。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话音落下,现场顿时寂然,仿佛空气都凝滞了半秒。
他顿了顿,眉宇之间掠过一丝冷峻,语气一转,低沉而有力地说道:
“可是最近,我看到互联网上有人,甚至不少人,为了博流量,吸引眼球,拿我说的这几句话来嘲讽,说这些话是假大空,是装腔作势,是假正经。”
江风辰的声音突然变得锋利,像一柄寒光逼人的长剑:
“他们说,在这个时代讲这些,是装,是虚,是毫无意义的自我感动。”
他眼神愈发凌厉,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对此,我今天必须要做个解释。”
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炬,盯着台下的年轻学子们。
“在座的绝大多数,都是大学生,正在读书求学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你们一生中最重要的筑基期,是你们精神世界尚未完全定型、人生观尚在建立的关键时刻。你们会思考:读书是为了什么?考个好分数?找份好工作?拿到一纸文凭?当然,这些都重要。但如果一个人一生只为吃饭谋生而读书,那人之所以为‘人’,与禽兽又有多少差别?”
台下众人屏息凝神,鸦雀无声。
江风辰的声音渐渐高昂,透着激昂之气:
“我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读书,是为了求知,但更是为了明理,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如果不去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不去追问时代的责任、民族的命运,那还有谁去承担这份道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是理想吗?是。是空话吗?不是!我认为,这几句话是对华夏文化几千年来知识分子精神的最高总结,是千百年来士人的使命、担当与信念的汇聚!我们如果连这样的话都不敢说、不愿说,还能谈什么文化传承?还能谈什么民族复兴?”
他说到这,突然一顿,眼神穿透众人。
“你们要明白,正是因为有人把崇高理想讽刺成笑话,我们才更要扞卫它。有人笑你读圣贤书、讲家国情怀,那就让他们看看,真正的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书斋里的虫豸,而是可以顶天立地,心怀家国,手握笔剑的人!”
哗——
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紧接着掌声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许多年轻人眼中闪着光,有些早已热血沸腾。
“江老师说得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我作为知识分子的理想!”
“呜呜呜,江老师总结的太好了,江老师说出了我的心声!”
“支持江老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以后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时刻铭记!”
……
江风辰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
“刚才,我们谈的是做学问的目标与志向,是一个读书人为何而学,为何而思。”
“接下来,我们再谈一谈做学问的‘境界’。”
他说话的节奏慢了下来,眼神中却多了几分沉思的厚重感。
“我认为,做学问有三重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一不经历这三种境界的洗礼。”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目光扫向第一排。
果然,老教授们已然交头接耳,不少人面露疑色。
其中一位满头银发、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教授率先发问,语气带着认真与谦逊:
“小江老师,敢问这三重境界是如何划分的?老夫教了一辈子书,做了一辈子学问,倒是头一次听说,读书还有三重境界。”
另一位教授笑道:“是啊,小江老师,我研究文史几十年,不知现在在第几层?”
“闻所未闻,还请小江老师赐教!”
……
江风辰微微一笑,转过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写下第一行字。
“做学问的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他写得极慢,每一笔都落得铿锵有力。
他用的是瘦金体——挺拔俊逸、筋骨劲透,仿若铁划银钩,清刚中透着凛然之气。
黑板上的字体一出,教室里一片低低惊叹声。
“这字……太漂亮了!”
“这是什么字体?我怎么从没见过!”
“挺拔如松,婉转如丝,气韵生动……”
……
这个世界并没有瘦金体,很多人还从未见过这样潇洒俊逸,挺拔如剑的字体。
坐在后排的一位须发皆白、身着墨绿色斜襟长衫的老者突然站起身来,双眼死死盯着黑板,竟激动得声音都微微颤抖起来。
他是京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资深书法教授,号称“当代隶书三大家”之一,名叫张乾清。
“江老师,请问您这字,是自创的吗?这……这已经不是临帖层次了,这是独立风骨,是有自己体系的书体啊!”
张乾清走上前几步,激动得几乎走神:
“这……这是楷书?行楷?可比楷书还更瘦挺分明,又多了一丝剑意在里头……有古意,但不古板,灵动如龙,真是太难得了!”
他转过头,一脸激赏地看着江风辰:
“你这板书,若你愿意,我建议我们书法研究中心立刻立项专题研究,未来可能就是一门新书体的起源!江老师,你恐怕不仅是学问做得好,在书法上也是国宝级的天赋!”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掌声与惊呼。
“卧槽,这有点夸张了吧?”有学生愣住了。
一个书法专业的学生直接反驳:
“夸张?你懂个鸡毛,这字体简直是开创了一个流派啊!”
他旁边几个书法专业的同学也跟着附和:
“自成一派,卓然成家!”
“张乾清教授,那可是国宝级书法艺术大家,故宫博物院的名字就是张教授亲笔提的,他的话你们也敢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