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公元前657年之东周列国(七)(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公元前647年春季,齐桓公派遣仲孙湫前往成周进行聘问,试图送回王子带,但没有成功。

夏季,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国君在咸地会晤,商讨帮助杞国抵御淮夷的侵扰以及安定周王室的事宜。

秋季,诸侯国派兵防守成周,以备戎人的进犯,齐桓公也派遣仲孙湫领兵前往。

同年,晋国的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流亡至齐国,齐桓公将女儿嫁给他,这一联姻进一步加强了齐国与晋国之间的关系。

公元前646年,诸侯国在缘陵筑城,并将杞国的都城迁移至此,这一举措有助于加强对淮夷的防御,同时也显示了齐桓公对周王室的忠诚和对诸侯国的保护。

公元前645年春季,楚国对徐国发起了进攻。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在牡丘结盟,重温葵丘的盟约,随后进兵驻扎在匡,诸侯的大夫率领兵力一同救援徐国。

齐国和曹国还联合进攻厉国,以此来援助徐国,这些行动展现了齐桓公在维护诸侯国间和平与稳定方面的领导作用。

在公元前644年的春季,宋国的天空发生了奇异的现象,五块陨石坠落,六只鹢鸟逆飞过其都城。

周内史叔兴顺应宋襄公的期盼,预言来年齐国将陷入动乱之中。

同年夏天,齐国对厉国发起进攻但未获胜利,转而救援徐国后撤军回国。

到了秋季,周襄王向齐国传达了由戎人引发的灾难,齐桓公随即召集诸侯军队前往成周进行防御。

冬季,齐桓公与鲁、宋、陈、卫、郑、许、邢、曹等八国的国君在淮地召开会盟,讨论救援鄫国以抵御淮夷的侵犯以及东方用兵的事宜。

在为鄫国筑城的过程中,劳动人民疲惫不堪,有人在夜里登上小山头高喊:“齐国发生动乱!”因此,诸侯们未能完成城池建设就各自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同年(公元前644年),晋国的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流亡至齐国,齐桓公将本族的一位女子嫁给重耳为妻。

进入公元前643年春天,齐徐联军对英氏发起了攻击,以此报复楚国。

夏季,由于鲁僖公未经允许擅自灭掉了项国,齐桓公将其拘留,但在秋季经过声姜的调解后,鲁僖公得以获释返回。

在公元前643年的冬季,齐桓公身患重病。早先,齐桓公拥有三位贵夫人:王姬、徐嬴和蔡姬,她们均未诞下男嗣。

齐桓公生性风流,纳有许多宠妾,其中六位享有与夫人等同的地位。

长卫姬所生的公子无亏(又名无诡、武孟);少卫姬所生的公子元(后来的齐惠公);郑姬所生的公子昭(后来的齐孝公);

葛嬴所生的公子潘(后来的齐昭公);密姬所生的公子商人(后来的齐懿公);宋华子所生的公子雍。

齐桓公与管仲曾将公子昭托付给宋襄公,并立其为太子。

易牙因受长卫姬的宠爱,并通过宦官竖刁献上厚礼于齐桓公,因此也获得宠信,齐桓公应允易牙立公子无亏为太子。

管仲辞世之后,五位公子纷纷自请为太子,各自率领追随者争夺王位。

公元前643年十月初七乙亥日,齐桓公驾崩。五位公子带领各自的势力互相攻伐,齐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易牙趁机入宫,与竖刁联手借助宫中的宠臣诛杀众大夫,立公子无亏为新的齐君。而太子昭则逃往宋国避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