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第609章 魂穿琅琊榜?雪庐棋客的异世局(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之兰陵王妃》最新章节。

萧景睿苦笑:“先生布局精妙,将一切看得通透。只是……我至今仍不明白,为何要以这样的方式揭开一切?”

苏玥沉默片刻。她无法解释,这是梅长苏的执念,是剧情的惯性,更是她无法完全扭转的命运。“有些事,藏得太久会烂在骨子里。”她轻声道,“痛过,才能走得更远。”

萧景睿定定看了她半晌,终是点头:“我不恨先生。或许……正如先生所说,有些债要还,有些结要解。”他深吸一口气,“只是经此一事,我终究是回不去了。”

“回不去,便往前看。”梅常肃看着他,目光诚恳,“景睿,无论何时,都别忘了你此刻的纯粹。赤子之心,是这世间最难得的东西。”

萧景睿一震,郑重颔首:“景睿记下了。”

马车缓缓启动,宇文念掀帘回望一眼,终是放下车帘。梅常肃立在长亭,看着马车消失在路的尽头,才对身后阴影处道:“朱沉。”

一道黑影无声现身:“属下在。”

“一路暗中跟随,护景睿周全。”苏玥的声音冷了几分,“南楚势力盘根错节,若有异动,不必请示,先保他平安。另外,查探南楚那位‘父亲’的底细——按原剧情,他不该这么轻易接纳景睿,我怕有诈。”

朱沉一愣,却还是躬身应道:“是!”转瞬消失在林中。

风拂过柳梢,带着离别的凉意。苏玥望着远方,心里清楚,萧景睿的离开只是金陵风云的一角。而她这具病弱躯壳里,那颗异世的心脏,正为这越来越多的剧情偏差,一分分地揪紧。

烟雨楼三楼雅间,临窗的位置正对着苏宅后巷的入口。

秦般弱执杯的手指微微收紧,目光像淬了毒的丝,死死缠在那个提着食盒的身影上——是童路,苏宅的采买管事,也是她安插在京城市井里的眼线,至少,曾经是。

“姐姐你看,”四姐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声音压得极低,“这童路近来往苏宅跑得越发勤了,说是送菜,可方才食盒里露出的边角,分明是密信常用的桑皮纸。”

秦般若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眼底却翻涌着惊涛。红袖招折损的人手越来越多,线索一次次指向苏宅;誉王那边更是焦头烂额,梅常肃每立一功,就意味着誉王的势力被削去一分,这绝非巧合。

“梅常肃……”她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指尖在杯沿划下一道冷痕,“此人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把整个金陵都罩了进去。红袖招的事,誉王的困境,定然都与他脱不了干系。”

四姐凑近一步,眼底闪过狠厉:“姐姐的意思是……童路反水了?”

“不然呢?”秦般弱冷笑,“他是最早接触苏宅的人,若说这里面没鬼,谁信?”她抬眼看向四姐,目光锐利如刀,“此人是关键,必须撬开他的嘴。你去设局,另外——”她从袖中取出一枚墨色令牌,“拿着这个,去调红袖招的‘影卫’,我要亲自给梅常肃送份‘礼’。”

四姐接过令牌,眼底闪过诧异:“姐姐要亲自出手?”

“他不是喜欢布局吗?”秦般若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是冷的,正如她此刻的心境,“我便让他看看,他的局里,究竟谁才是棋子。你设局拿下童路后,把这封信送到苏宅——就说,我在城西破庙等他,想用童路的命,换他手里那本《翔地记》。”

四姐一愣:“《翔地记》?那不过是本闲书……”

“闲书?”秦般若轻笑,“若真是闲书,梅常肃怎会天天带在身边?我倒要看看,这书里藏着什么秘密。”她放下茶杯,指尖在窗沿轻轻一叩,仿佛已经听到了猎物落入陷阱的声音。

暮色渐沉,苏宅后巷的石板路被夕阳染成暖金色。

童路提着空食盒从苏宅出来,脚步轻快——刚把最新的消息递给宗主,一切安好。他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转过街角,正要往家走,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声轻呼,紧接着是重物落地的闷响。

只见一个穿青布衣裙的女子倒在路边,发髻散乱,脸色苍白,像是晕了过去。周围立刻围拢了几个街坊,七嘴八舌地议论:“这姑娘怎么了?”“看着面生,不是咱们巷子里的人吧?”

正说着,一个提菜篮的老妇人挤进来,看到地上的女子,顿时惊呼:“哎呀!这不是我那寻亲的侄女吗?怎么倒在这儿了!”她扑过去摇了摇女子,见人没反应,急得直跺脚,“我家就在前面巷子里,谁能帮我把她扶回去?”

街坊们面面相觑,大多是妇孺,哪里敢碰陌生男子。老妇人的目光扫过人群,恰好落在刚走近的童路身上,眼睛一亮:“这位小哥!看你面善,能不能行行好?我侄女怕是中暑了,抬回家歇歇就好,不会耽误你功夫的!”

童路本就心善,见这情景也有些不忍,再看老妇人指的方向,确实离自家不远,便点头:“大娘别慌,我来搭把手。”

他蹲下身,小心地将女子扶起,只觉对方身子轻得像片羽毛。老妇人连忙在一旁帮忙,嘴里不停念叨着感谢的话。童路没注意到,女子垂下的眼帘后,闪过一丝得逞的精光;更没注意到,巷口暗处,一道黑影正盯着他,手里握着一根浸了迷药的针管。

烟雨楼三楼的窗边,秦般弱看着童路被扶着走进巷子深处,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她转身对身后的影卫道:“去把信送到苏宅,记住,要亲手交给梅常肃。”

影卫躬身应道:“是!”

秦般若重新看向窗外,夕阳正一点点沉入地平线,将金陵城染成一片暗红。“梅常肃,”她轻声呢喃,“你的局,该破了。”

梁帝寿辰之日,宫中风声比往日更静了几分。国丧的余韵未散,这场寿宴办得极简,连宫道两侧的宫灯都比往年稀疏了一半。

皇子们按序献礼,誉王捧着一方太湖寿山石上前,言辞恳切地称颂帝王功业,石上天然形成的“万寿无疆”纹路被他说得天花乱坠。梁帝端坐龙椅,面上不动声色,只淡淡颔首。

轮到靖王,他献上的不过是一张牛角弓,弓弦磨得发亮,显然是常年用惯的物件。“儿臣不善雕琢巧言,”萧景琰声音沉稳,“此弓随儿臣征战多年,射落过北境蛮夷的将旗,愿父皇持之如握江山,镇我大梁万里疆土。”

梁帝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一顿,眼底飞快掠过一丝暖意——这儿子,终究是像他年轻时的模样。但他口中只道:“誉王这方寿石,倒是合朕心意。”

一语落定,阶下众人神色各异。靖王垂眸而立,仿佛早已习惯这般落差,只有梅常肃(苏玥)立在朝臣之列,将那一闪而过的暖意尽收眼底。她心里清楚,这把弓比任何奇珍异宝都更能叩动梁帝的心,只是这份心意,注定要藏在帝王的权衡之下。更让她不安的是,按原剧情,梁帝此刻该对靖王多些关注,可今日却格外冷淡,难道是越贵妃的事影响了他?

内宫夜宴更显冷清,越贵妃素衣淡妆,跪在席前奉酒时,鬓边一缕碎发垂落,衬得那张曾艳冠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