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春雷起,震山河!(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最新章节。

“快看看吧,听说中央都惊动了……”

弯河大队的经验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悬在整个国家上空!

没人是傻子,都知道这事儿轻不了。

弯河那些金灿灿、沉甸甸的麦垛就在那儿杵着,白面馍馍的香气已经飘到无数人家的饭桌上了——这实打实的饱暖,比一万个口号都有劲儿!

而在那遥远的西北,弯河村的晒谷场上,夕阳把新垒起的麦垛染得一片金红。

那光芒温厚又灼人,像是在大地这张卷子上,写下了最朴实也最震撼人心的一笔答卷:让老百姓碗里有饭,锅里有余,这才是顶天立地的大道理。

又过了两天,

终于……

这股从黄土高原卷起的劲风,终于……吹进了红墙之内!

中海西花厅的灯光,那晚亮得格外久。

一份带着西北旷野烟尘、新麦浓香的内参简报,静静躺在宽大的办公桌上。

秘书轻手轻脚地换上新泡的浓茶,瞥见领导戴着老花镜,正逐字逐句地读着那份关于弯河大队的报告。

他看得极慢,手指偶尔在纸面上轻轻划过,当读到“平均亩产四百五十五斤”时,镜片后的瞳孔骤然一凝。

读到“家家户户粮囤冒尖”、“顿顿白面馍馍”这几行时,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眉头先是习惯性地微蹙,指节分明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

蓦地,

他摘下眼镜,指腹用力揉了揉眉心沟壑深处那积年的疲惫,再抬眼时,那历经沧桑的眼底深处亮晶晶的,似乎是燃起了两团小火苗。

一丝极淡的笑意,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漾开的涟漪,在嘴角悄然化开。

桌上那支磨得油亮的红蓝铅笔被拾起。

笔尖悬停于纸页空白处,似有雷霆万钧之力在凝聚。

时间仿佛静止……

最终,

那饱蘸风云的笔尖沉稳落下,如开山巨斧般,在字里行间划下两道干脆利落的平行杠——力透纸背,斩钉截铁!

杠旁空白处,红蓝铅笔行云流水般写下八个大字,墨迹饱满。

“深入调研,深入总结。”

笔落,无声惊雷!

秘书屏息躬身,双手接过这薄薄数页却重逾千钧的文件。

这八个字的墨迹尚未干透,但两个“深入”足以说明一切,一道无声的巨浪已在红墙深处轰然涌起……

凌晨三点一刻,

特急加密电话线路在幽深的走廊骤然鸣响!

国家计委、农业部、政策研究室……

当这些部门领导看清红色文件袋上那八个熟悉的、雷霆万钧的亲笔批示时,心脏几乎跳出胸腔!

睡意瞬间蒸发!

寂静的楼道被骤然点亮的灯光撕裂,急促的命令声在晨曦前的黑暗中碰撞:

“所有班子成员,立即到岗!”

“弯河经验!领导亲批:‘深入总结’!立刻建立专项组!”

“要最硬的笔杆子!最脚踏实地的调研员!名单!天亮前必须拿出名单!”

“报告!所有细节!一粒麦子都不能糊弄!!”

天刚破晓,第一缕灰白的天光渗进窗棂。

几辆草绿色吉普车引擎低吼,车轮碾过长安街冰冷的晨露,如离弦之箭刺破拂晓的沉寂,车尾卷起的烟尘久久未散——目标,西北!目标,弯河!

这股自上而下的无声震动,远比任何喧嚣的命令都更有力量。

它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中央决策层激起了深层的回响。

弯河,

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西北小村庄的名字,此刻如同投入水中的巨石,在共和国最高决策的深潭里,激起了无声却无比深远的涟漪!

那支红蓝铅笔划下的横线,那八个沉甸甸的批示,如同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轻轻按下了一个决定性的印记!!

这印记,

预示着在黄土高原这厚重的稿纸之上,一场由亿万农民饱含血泪书写的磅礴史诗,终于翻开了它石破天惊的一页。

弯河这粒从灶膛边迸出的星火,此刻已点燃了启明星……

这沉甸甸的金黄麦浪,这捧在手上、暖在心头的白面馍馍,就是历史车轮碾过时,最坚定、最不容置疑的路标!

一场真正改变中国农村面貌的春雷,正以弯河为原点,悄然酝酿,即将震彻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