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野史!》最新章节。

可怜那刘馥,一片忠心,却因直言劝谏,惨遭横死!鲜血瞬间染红了楼船的甲板,众将士皆被这突如其来的惨变惊得目瞪口呆,骇然失色,宴席上的欢乐气氛顿时荡然无存,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与浓浓的血腥味。

曹操一槊刺死刘馥之后,酒意也消了三分,看着倒在血泊之中的刘馥,以及周围众将惊恐的眼神,心中也生出几分懊悔。但他身为三军统帅,自然不能当众认错,只得强作镇定,拂袖罢宴,悻悻而去。

次日清晨,曹操酒醒之后,回想起昨夜之事,更是懊悔不已,痛惜错杀了一位忠良之臣。刘馥之子刘熙,闻听父丧,悲痛欲绝,前来向曹操告请,希望能将父亲尸骨领回归乡安葬。曹操见状,亦是潸然泪下,假意抚慰道:“贤侄不必过于悲伤。吾昨夜因酒后失德,一时鲁莽,误伤了令尊,如今悔之无及,痛心疾首!你放心,吾定当以三公之厚礼,隆重安葬令尊。”随即,又派遣一队军士,护送刘馥灵柩,即日返回故里安葬,以示恩宠,并安抚人心。然而,此事却已在军中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一些有识之士,皆暗中感叹丞相刚愎自用,喜怒无常,恐非明主之相。

此事过后,曹操为尽快消除影响,转移军中视线,便下令水军都督毛玠、于禁,即刻整备兵马,演练水师。

毛玠、于禁二人领命之后,不敢怠慢,连忙前往水军大寨,督促将士。他们依照庞统所献之“连环计”,已将曹军大小战船,或三十艘一排,或五十艘一排,用坚固的铁索铁环,首尾相连,连锁停当。船上各种旌旗、战鼓、兵器、甲胄等,也都一一准备齐备,只待曹操一声令下,便可即刻出征。

二人布置完毕,便一同来到中军大帐,向曹操请示道:“启禀丞相,水军大小船只,皆已依照妙计,配搭连锁完毕。各营战船之上的旌旗战具,亦已一一齐备。请丞相检阅调遣,克日兴兵,踏平江南!”

曹操闻言大喜,当即便与众将一同登上水军中央那艘最大的楼船旗舰,稳坐于将台之上,传令聚集诸将,各各听候将令调遣。

只见曹操一声令下,水陆两军,皆依照青、红、黄、白、皂五色旗号,分队排列:水军中央为黄旗,由都督毛玠、于禁统领;前军为红旗,由大将张合率领;后军为皂旗,由大将吕虔率领;左军为青旗,由大将文聘率领;右军为白旗,由大将吕通率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陆路马步军亦是旗分五色:前军红旗为徐晃,后军皂旗为李典,左军青旗为乐进,右军白旗为夏侯渊。水陆两路负责接应的总兵使,则由大将夏侯惇、曹洪担任。负责护卫中军,往来监察各军作战的监战使,则由猛将许褚、张辽担任。其余骁勇善战之将,亦各依照队伍序列,严阵以待。

将令传达完毕,水军大寨之中,三通震天动地的战鼓擂响。霎时间,停泊在各个水门之内的无数曹军战船,在各自主将的指挥下,依照旗号序列,分门而出,浩浩荡荡地驶向宽阔的江面。

这一日,恰好刮起了强劲的西北风,风助船势。各艘被铁索连锁起来的曹军战船,纷纷拽起高大的风帆,乘风破浪,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行驶,却异常平稳,如履平地一般,丝毫不见颠簸摇晃。

船上的北方军士,初时还担心会像往常一样晕船呕吐,此刻见船行如此平稳,无不精神大振,欢欣鼓舞。他们纷纷在宽阔的船板之上,踊跃施展武艺,有的手持长枪,奋力突刺;有的挥舞大刀,虎虎生风。一时间,枪来刀往,呼喝之声震天动地,士气空前高涨。

曹操站在楼船将台之上,放眼望去,只见江面上,前后左右各军战船,旗幡招展,阵列严整,各色旗帜,分明不杂,蔚为壮观。更有数十只体型小巧的巡逻快艇,在各处船队之间来回穿梭,往来巡视,催促进军,传达号令。

曹操看着眼前这般雄壮威武的水师阵容,心中大喜过望,踌躇满志,以为此法一出,江南唾手可得,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他演练了一番之后,便传令各船收住风帆,依照次序,缓缓驶回水寨之中。

返回中军大帐之后,曹操升帐议事,对帐下众谋士得意洋洋地说道:“诸位先生请看,若非上天垂怜于我,暗中相助,我又如何能侥幸得到凤雏先生这等奇才,献上此等绝妙良策?如今铁索连舟,锁住战船,果然使得我北方将士渡过这长江天险,如履平地一般,再无半分阻碍!此计一成,何愁江南不破,大事不成啊!”

座中谋士程昱,素来以深谋远虑着称,听了曹操此言,虽然也佩服连环计的巧妙,但心中却隐隐有一丝担忧。他出班进言道:“丞相,如今将大小船只尽皆用铁索连锁起来,固然使得船行平稳,解决了将士晕船之苦,但也带来了一个极大的隐患。倘若彼军知晓我军船只连锁,难以机动,转而采用火攻之策,那我军船只首尾相连,避无可避,岂不是要陷入火海之中,一败涂地?此事,不可不早作防备啊!”

曹操听了程昱这番话,非但没有重视,反而放声大笑起来,指着程昱道:“哈哈哈哈!程仲德(程昱字)先生虽然有远见卓识,却还是有思虑不到之处啊!”

一旁的荀攸见状,有些不解,问道:“仲德先生之言,深谋远虑,切中要害,乃是金玉良言。不知丞相何故反而取笑于他?”

曹操依旧是满脸自信的笑容,解释道:“诸位有所不知。凡用火攻者,必须要凭借风力助势,方能奏效。如今正值隆冬季节,大江之上,只会有凛冽的西风或者寒冷的北风,岂会有温暖的东风或者和煦的南风吹来耶?吾军大寨,皆布于长江西北岸之上,而孙刘联军则盘踞于南岸。倘若他们真的采用火攻之策,在这等风向之下,那火势只会烧向他们自己,岂能伤及我军分毫?如此一来,他们若用火攻,便是自取灭亡,吾又何惧之有哉!若是时当夏秋之交,或是十月小阳春之时,或许会有东南风起,到那时,吾自然会早作提防,如今却是万无一失!诸位尽管宽心!”曹操这番话,说得是头头是道,充满了自信,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他所依赖的“常理”,在这个暗流涌动、超自然力量时隐时现的黑暗三国世界中,随时都可能被打破。

帐下诸将听了曹操这番解释,皆拜伏于地,齐声称颂道:“丞相高见,神机妙算,我等愚钝,实乃不及万一!”

曹操得意地环视着众将,说道:“我军将士,多为青州、徐州、幽州、并州以及燕、代等北方之地的健儿,素不习水性,不惯乘舟渡江。今若非有此连环妙计,又如何能安然无恙地涉过这波涛汹涌、艰险万分的大江天险呢!”

正当曹操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之际,忽然,从帐下武将班部之中,挺身走出两员大将,朗声说道:“启禀丞相!末将等虽然也是生长于幽州、燕地等北方之人,但自幼便在白马水(虚构地名,或泛指北方水域)操习舟楫,亦能驾船乘舟,水战杀敌!今愿请借巡哨快船二十只,由末将等率领,即刻出发,直抵江南水寨江口,为丞相夺取敌军旗鼓,斩杀敌将首级而还,以彰显我北军将士,亦能在水上称雄,不让南人专美于前!”

曹操抬头看时,认得说话的二人,乃是昔日袁绍帐下降将焦触、张南。这二人武艺尚可,但勇而无谋,在袁绍败亡后,便归降了曹操,一直未能立下大功,故而急于表现自己。

曹操微微皱眉,说道:“汝二人皆是生长于北方之人,恐怕不甚熟悉水战之法,乘舟亦恐有所不便。江南水军,久居水乡,日夜在江上操演,往来如飞,水战技艺精熟无比。汝二人切勿因一时意气用事,轻身犯险,以有用之性命,作此无谓之牺牲啊!”

焦触、张南二人却是不服,大声叫道:“丞相若不信我等之能,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如其不胜,甘愿奉上首级,受军法处置!”二人“意”念之中,充满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一丝被轻视的愤懑。

曹操沉吟片刻,说道:“如今我军大小战船,皆已用铁索连锁起来,行动不便,难以分拨。军中只有一些用于巡逻侦察的小型哨船,尚未连锁。每艘哨船,大约可容纳军士二十人,船体轻便,行动快捷,但防御力低下,只怕不便用于正面接战啊。”

焦触拍着胸脯道:“丞相放心!若是要用坚固的大型战船,方能取胜,那又何足为奇?正要用此等轻便小舟,方能显出我等的真本事!乞请丞相拨付与我等哨船二十余只,由末将与张南各引一半兵力,只在今日,便要直捣江南水寨,必定要夺取敌军帅旗,斩杀敌方大将,扬我北军军威而还!”

曹操见二人意志坚决,又想借此机会试探一下江南水军的虚实,便点头应允道:“好吧!既然二位将军有此雄心壮志,吾便拨付与你二人各色小型哨船二十只,再选派精锐军士五百名,皆配备长枪硬弩,由你二人统领。命你二人明日天明时分出发。届时,吾会派遣大寨主力战船,出到江心之上,远远为你们擂鼓助威,以为声势。另外,再派遣大将文聘,亦统领三十只巡逻哨船,在江面上接应你们,以防万一。”

焦触、张南二人闻言大喜,连忙叩谢曹操,兴冲冲地退下,各自点兵选将,准备明日出战去了。

次日,四更时分,焦触、张南二人便早早起来,催促手下军士埋锅造饭。五更时分,天色尚未大亮,全军上下便已穿戴整齐,结束停当。只听得曹军水寨之中,战鼓隆隆,号角齐鸣,旌旗招展。被铁索连锁的无数曹军主力战船,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缓缓驶出水寨,分布于宽阔的江面之上,长江一带,顿时被各色旗帜点缀得五彩斑斓,杀气腾腾。

焦触、张南二人亦各自统领着十只轻便哨船,船上载满了精锐的弓弩手和长枪兵,精神抖擞地从主力船队的缝隙中穿梭而出,如两支离弦之箭,朝着江南水寨的方向,飞速进发。

却说南岸孙刘联军,隔夜便听到江北曹营之中鼓声喧天,号角不绝,遥遥望见曹操大军正在调练水师,探子早已将情况飞报周瑜。周瑜亲自登上江边山顶,远远观望,见曹军调度虽然声势浩大,但船只连锁,行动略显迟缓,心中已有了几分计较。待到曹军收兵回寨之后,周瑜也便下山回营。

到了次日清晨,忽又听得江北鼓声震天,杀声隐隐传来。负责了望的军士急忙登上高处观望,只见有数十只曹军小型哨船,正乘风破浪,气势汹汹地朝着南岸水寨方向冲杀而来。军士不敢怠慢,连忙飞马将此军情报告中军大帐。

周瑜端坐帐中,闻报之后,脸上露出一丝冷笑,环顾帐下诸将,问道:“曹军小股先锋前来挑战,不知哪位将军敢为先锋,出营迎敌,挫其锐气?”

话音未落,帐下两员虎将,韩当、周泰二人,齐声出列,慨然应道:“末将愿为先锋,替都督前去破敌!”此二人皆是江东宿将,勇猛异常,水战经验丰富,其“武道”修为亦是不凡,早已臻至“凝意”小成之境。

周瑜见状大喜,当即传令各处水寨严加守备,不可轻举妄动,没有他的将令,不得擅自出击。随即,命韩当、周泰二人,各引五只装备精良的巡逻哨船,分左右两翼,出寨迎战。

却说那焦触、张南二人,全凭着一股血气之勇,指挥着手下士卒,奋力划桨,驾着小船,如狼似虎般朝着南岸冲来,一心只想抢个头功。

韩当所乘战船,一马当先,迎向焦触。只见韩当身披厚实的“护心镜甲”,手持一杆锋利的长枪,威风凛凛地立于船头。焦触见状,毫不畏惧,亦指挥着自己的战船,径直朝着韩当船队冲去,并率先下令手下军士,朝着韩当船上乱箭齐发。一时间,箭如雨下,破空之声不绝于耳。韩当临危不乱,从容指挥士卒用坚固的藤牌遮挡箭矢。待到两船渐渐靠近,焦触捻起手中长枪,大喝一声,便要与韩当在船头交锋。韩当冷笑一声,看准时机,猛地一个箭步上前,手中长枪如同毒龙出洞一般,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奋力一刺,“噗嗤”一声,那锋利的枪尖,早已洞穿了焦触的咽喉!焦触连惨叫声都未能发出,便双目圆睁,手中长枪当啷一声掉落江中,尸体直挺挺地向后倒去,落入滚滚江水之中,激起一朵小小的浪花,旋即便被无情的江水吞噬。

张南见焦触转眼间便被韩当刺死,不由得大惊失色,又惊又怒,口中大叫着,指挥着手下船只,想要上前为焦触报仇。

正在此时,斜刺里忽然杀出一支船队,为首一将,正是“幼平”周泰。只见周泰身形魁梧,面容凶悍,他独臂挽着一面厚重的铁盾,另一只手则紧握着一柄锋利无比的“水纹雁翎刀”(可能为江东水战秘传兵器,刻有引动水行之力的符文)。张南见状,急忙挺枪立于船头,指挥两边弓箭手朝着周泰船上放箭。周泰不避不闪,将铁盾护住周身要害,任凭箭矢叮叮当当地射在盾牌之上,却丝毫不能伤其分毫。待到两船相距不过七八尺(约两米多)之时,周泰猛地大喝一声,双腿发力,整个人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竟然从自己的船头,一跃而起,直接跳到了张南所在的敌船之上!

船上曹军士卒皆被周泰这如同鬼神般的勇猛吓得魂飞魄散,一时间竟忘了攻击。张南亦是措手不及,还未及反应,周泰手中那柄“水纹雁翎刀”已然带着一股凌厉的“水煞之气”,如同闪电般劈下,“咔嚓”一声,张南连人带枪,被周泰一刀斩为两段,鲜血内脏流淌一地,残尸滚落江中。周泰毫不停歇,如同虎入羊群一般,在敌船之上左冲右突,刀光过处,残肢断臂横飞,血肉模糊,转眼之间,便将船上那二十余名曹军士卒斩杀殆尽,剩余侥幸未死者,亦纷纷跳水逃生。

其余曹军哨船见主将阵亡,士卒被屠,早已吓破了胆,哪里还敢再战,纷纷调转船头,拼命地朝着江北方向逃窜。

韩当、周泰二人,得胜之后,士气如虹,立刻指挥着手下船队,奋力追赶败逃的曹军。追至大江中央地带,恰好与前来接应的曹军大将文聘所率领的三十只巡逻哨船迎头相遇。两边也不答话,当即便摆开阵势,在江面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却说周瑜在高高的山顶之上,与帐下众将一同,手搭凉棚,远远眺望着江北水面的战况。只见曹军的无数艨艟巨舰,如同移动的城堡一般,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宽阔的江面之上,各种颜色的旗帜、号带,迎风招展,随船飘扬,布置得井然有序,声势确实浩大。

再回看自家水军,韩当、周泰二人,各自率领着数只小船,与曹军大将文聘的船队在江面上往来驰骋,奋力厮杀。韩当、周泰二人皆是水战悍将,身先士卒,勇不可当,其麾下江东子弟亦是水性精熟,配合默契。文聘虽然也是一员猛将,但其麾下多为北方士卒,不习水战,在江面上行动迟缓,难以抵挡韩、周二人的凌厉攻势,渐渐有些抵挡不住,只得且战且退,指挥船队缓缓向江北本阵方向撤退。韩当、周泰二人见状,更是精神大振,催促手下船队,紧追不舍。

周瑜见韩当、周泰二人勇则勇矣,但追击过深,恐其二人贪功冒进,深入曹军重地,中了埋伏,连忙下令左右,将白色令旗急速招展摇晃,同时命山下军营之中鸣金收兵。韩当、周泰二人正在酣战之际,忽闻后方鸣金之声,又见山顶白旗招摇,不敢违令,只得放弃追击,指挥船队,怏怏而回。

周瑜站在山顶之上,看着曹军那些被铁索连锁起来的战船,缓缓退入水寨之中,心中却是思绪万千。他回头对帐下众将说道:“诸位请看,江北曹军战船,排列之密集,有如芦苇一般,首尾相连,铺满江面,其势确实骇人。况且那曹操老贼,素来诡计多端,手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如今又得了凤雏先生的连环妙计,将其不习水战的弱点加以弥补,更显棘手。依诸位高见,我军当用何等计策,方能一举将其击破,以解江东之危呢?”

帐下众将皆默然不语,尚未能想出万全之策。

周瑜正自凝神思索,忽然间,一阵狂风从江面之上猛然刮起,其势之大,竟吹得山顶之上众人的衣袂猎猎作响,旌旗乱舞。只见曹军水寨中央,那面代表曹操帅权威严的巨大黄色“帅”字旗,竟被这阵突如其来的狂风,从旗杆之上硬生生吹断,“呼啦”一声,飘飘摇摇地坠落到波涛汹涌的长江之中,转瞬间便被江水吞没,不见了踪影。

周瑜见此情景,先是一愣,随即抚掌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天助我也!此乃大大的不祥之兆!曹贼帅旗无故断折,坠入江中,预示着他此番南征,必定损兵折将,铩羽而归,甚至将有性命之忧啊!”他笑声洪亮,充满了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正当周瑜得意观望,畅快大笑之际,那股狂风愈发猛烈,卷起漫天尘沙,江面上更是波涛汹涌,浊浪排空,拍打着岸边的岩石,发出阵阵巨响。忽然,一阵强劲的旋风刮过,竟将山顶之上,东吴水军大都督的帅旗一角,猛地刮起,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周瑜的脸上,擦拂而过。

被这冰冷而强劲的旗角一拂,周瑜猛然间仿佛想起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事情,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中闪过一丝极度的惊骇与难以置信之色,仿佛看到了某种恐怖至极的景象。他只觉得胸中一股“气”血翻涌,眼前一黑,喉头一甜,猛地大叫一声,张口便喷出一大口鲜血,随即身体晃了晃,便直挺挺地向后倒去,人事不省!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直惊得在场诸将魂飞魄散,连忙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将周瑜救起,呼唤捶打,却只见他双目紧闭,面色惨白,嘴角兀自挂着一丝血迹,早已不省人事。这周瑜,究竟是因何突然吐血昏厥?莫非是旧病复发?还是这狂风之中,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诡异力量?

正是:一时忽笑又忽叫,心中惊惧无人晓。欲破北军连环锁,南军栋梁却先倒。

毕竟周瑜性命如何,赤壁之战又将如何发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