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剑阁遗恨续汉魂(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最新章节。
楔子·孤剑鸣鞘
景耀六年冬,剑阁关的硝烟尚未散尽,残雪便覆盖了战死将士的眼。姜维的玄甲浸着血与冰,七星剑的云纹刃上凝结着十三道缺口——那是昨夜突围时,与邓艾亲卫死战时留下的印记。他靠在金牛道的背风处,听着远处魏军的马蹄声渐远,忽然听见怀中的武侯木牛流马机关图发出轻响。
“大将军,喝口热粥吧。”阿莱娜撕下一片羌绣披风,裹住陶罐。西羌少女的弯刀早已卷刃,却仍牢牢别在腰间,刀柄缠着的蜀锦残片,是从成都皇宫废墟中捡来的。
姜维接过陶罐,却没喝。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想起昨夜在乱军中看见的场景:刘禅的降诏被风雪撕成碎片,却仍有百姓冒死捡拾,藏在衣襟里。“句扶呢?”他突然开口,声音像被砂纸磨过。
“在前面探路。”阿莱娜顿了顿,“他腿上中了箭,却不让人抬,说要给弟兄们做表率。”她看着姜维胸前的伤,咬了咬唇,“大将军,你的伤……”
“不打紧。”姜维摸了摸剑柄,剑鞘上的“汉”字军旗印记已模糊,“钟会派往洛阳的密使,追上了吗?”
阿莱娜点头,掏出半封烧焦的密信:“贾充的大军已过长安,司马昭亲率二十万大军压境。钟会在成都囚禁了邓艾,却把咱们的弟兄……”她的声音突然哽咽,“都充作前锋,去挡贾充的骑兵。”
姜维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展开武侯留下的机关图,指尖划过剑阁的地形,忽然在阴平小道处顿住。那里用朱砂画着十二道连弩机关,是丞相临终前三个月,亲手交给他的“后手”。
“传令下去,”他突然站起,玄甲上的积雪簌簌而落,“收拢残兵,绕道阴平。钟会想借贾充之手灭我们,我们便借他的粮,养汉家的兵。”他望向远处的剑阁关,烽烟早已熄灭,却仍有几面残破的“汉”字旗在风中摇晃,“只要我姜维还有一口气,蜀汉的火种,就灭不了。”
第一折 阴平密道藏玄机
阴平小道的绝壁上,句扶拄着断刀,看着姜维用七星剑削砍藤萝。老将的铠甲裂成数片,却仍在腰间系着象征蜀汉的赤帻,哪怕上面沾满了积雪与血污。
“大将军,这路比十年前更难走了。”句扶的声音带着喘息,目光扫过悬崖下的迷雾,“当年邓艾走阴平,死了多少人?咱们现在只有三千弟兄……”
“所以更要快。”姜维的剑刃突然卡住,他低头,看见藤萝根部缠着半截魏军衣甲,上面绣着“邓”字徽记——是去年绵竹之战时,邓艾亲卫的装束。他猛然想起诸葛瞻临终前的血书,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钟会屯兵成都,贾充屯兵剑阁,邓艾被囚,正是咱们联络南中旧部的良机。”
阿莱娜突然指着前方:“看!有炊烟!”众人精神一振,却见山坳里升起的黑烟中,混着几缕白气——那是西羌人特有的熏肉烟。
“是老阿爸的部落!”阿莱娜眼中泛起泪光,“当年随我投奔蜀汉的羌人,果然躲在这里。”她抽出弯刀,在巨石上敲出三声长音,那是西羌勇士的归队信号。
片刻后,二十余名西羌汉子从密林中冲出,看见阿莱娜腰间的蜀锦残片,纷纷单膝跪地。为首的老者颤抖着抓住阿莱娜的手:“公主,我们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他忽然看见姜维,眼中闪过惊喜,“大将军!我们给你们备了青稞饼和战马,还有……”他压低声音,“诸葛军师当年埋下的粮窖,还在阴平谷底。”
姜维心中一震。他记得丞相曾说,阴平小道虽险,却藏着三处粮窖,专为奇兵所用。“带我们去。”他按住老者的肩膀,“钟会的粮草辎重要经过这里,咱们不仅要吃饱,还要让魏军饿肚子。”
三日后,当钟会的粮队进入阴平峡谷时,谷口的滚木礌石突然倾泻而下。姜维站在绝壁上,看着七星剑划破晨雾,指向魏军的粮草车——那上面盖着的毡布下,露出的正是武侯发明的连弩部件。
“放!”他一声令下,藏在岩缝中的蜀军用改良的蹶张弩齐射。箭矢带着火油,瞬间点燃了粮车。魏军士兵还未反应,两侧的西羌骑兵已冲下峡谷,用弯刀割断了粮车的缰绳。
钟会的副将在乱军中被阿莱娜一刀劈落马下,临终前惊恐地看着她腰间的蜀锦:“你……你们不是降了吗?”
阿莱娜冷笑:“降的是钟会,不是蜀汉!”她割下对方的虎符,突然听见峡谷深处传来机关启动的声响——是诸葛瞻当年在绵竹布置的地雷,被姜维用武侯留下的机关图激活了。
粮队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成都时,钟会正在宴请贾充的使者。他手中的酒盏“当啷”落地,盯着战报上的“阴平”二字,忽然想起姜维降临时,袖口露出的机关图边角。“好你个姜维!”他咬牙切齿,“竟敢拿我的粮草,养你的汉兵!”
而此时的阴平谷底,姜维正在清点战利品。他摸着魏军粮车上的“司农卿印”,忽然发现每车粮草底部,都藏着一卷竹简——是司马昭给贾充的密令,要求“借钟会之手灭蜀兵,再除钟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句扶,”他将密令递给老将,“带五百弟兄,把这些密令送到贾充军中。”他望向星空,想起丞相曾说“兵不厌诈”,“钟会和贾充斗得越凶,咱们的机会就越多。”
句扶接过密令,忽然看见姜维胸前的伤又在渗血:“大将军,你该休息了。”
姜维摇头,展开武侯留下的机关图,指尖划过“定军山”三个字:“丞相葬在定军山,却在那里给我留了最后一道防线。钟会以为拿下成都就是胜局,却不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第二折 定军山畔埋忠骨
定军山的苍松在风中呜咽,仿佛在诉说着黄忠当年的赫赫战功。姜维跪在武侯墓前,手中捧着从阴平粮窖中找到的丞相遗诏,上面的朱砂字迹已有些模糊,却仍力透纸背:“若蜀汉危急,可启定军山密道,聚汉魂于南中。”
“丞相,维辜负了你的重托。”姜维的声音低沉,“成都降了,剑阁丢了,但维还有三千弟兄,还有西羌的勇士,还有南中的旧部……”他猛然站起,七星剑指向北方,“司马昭以为灭了蜀汉就是终结,却不知,汉魂藏在每一个不愿低头的百姓心里。”
阿莱娜抱着一捆蜀锦走来,上面绣着的“汉”字军旗,是用百姓们的嫁衣改制的。“大将军,南中发来消息,”她轻声说,“孟获的儿子孟虬已集结十万夷兵,只等你的将令。”
姜维点头,目光落在定军山的悬崖上。那里有一处隐蔽的洞穴,洞口刻着八卦图——正是丞相留下的密道入口。“句扶,你带一千弟兄,从密道潜入南中,与孟虬会合。”他将武侯遗诏交给老将,“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用丞相留下的连弩兵。”
句扶刚走,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一名探马跌跌撞撞跑来:“大将军!贾充的骑兵已过金牛道,距此不过三十里!”
姜维的瞳孔骤缩。他望向定军山的武侯祠,忽然看见祠堂的飞檐上,有黑影闪过——是钟会的死士,追踪至此。“阿莱娜,带弟兄们进密道,”他将七星剑递给她,“我来挡住追兵。”
阿莱娜摇头,弯刀出鞘:“要走一起走!”
“胡闹!”姜维突然怒吼,“你是西羌的公主,只有你能说服南中诸夷!”他指着密道,“快走!我若死了,你就带着丞相的遗诏,去建宁郡找李恢的后人,他们会接应你。”
阿莱娜咬了咬牙,带着弟兄们退入密道。姜维转身,看见三十名魏军死士已将他包围。为首的校尉举起火把,照亮了他染血的玄甲:“姜维,你已无路可逃!”
“是吗?”姜维冷笑,手按在武侯祠的机关上。随着一声闷响,定军山的巨石突然滚落,堵住了密道入口。与此同时,他触发了丞相留下的连弩机关,十二架暗藏的弩车同时发动,箭矢如暴雨般射向魏军。
死士们猝不及防,瞬间倒下大半。姜维趁机冲向山崖,却被一箭射中大腿。他单膝跪地,看着剩下的死士围上来,忽然听见山风中有琴音传来——是丞相当年在空城用过的《长河吟》,竟从定军山的各个山坳中回荡。
“丞相显灵了!”魏军死士们惊恐地看着四周,以为中了诸葛亮的迷魂阵。姜维趁机滚下山坡,躲进一处隐蔽的山涧。他摸着胸前的武侯木牛流马机关图,忽然想起丞相临终前的话:“伯约,定军山的每块石头,都是蜀汉的兵。”
当贾充的大军抵达定军山时,看见的只是一座空山。武侯祠前,有新刻的字迹:“汉大将军姜维,在此恭候魏军。”字迹未干,旁边还画着一张简略的南中地图——那是姜维故意留下的,为的是引开魏军的注意力。
贾充望着定军山的苍松,忽然感到一阵心悸。他知道,那个曾在剑阁让钟会寸步难行的男人,此刻正带着汉家的火种,向更深的群山走去。而他的十万大军,却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
第三折 南中烽火起苍莽
建宁郡的竹楼里,孟虬握着姜维的手,眼中泛起泪光:“大将军,我父亲临终前说,若蜀汉有难,南中必为后盾。”他指着窗外的梯田,“十万夷兵已集结,粮食可支撑三年,还有……”他神秘地一笑,“当年丞相留下的藤甲兵,还藏在盘蛇谷。”
姜维点头,展开从定军山带来的地图:“司马昭必以为我们会退守南中,却不知,我们的目标是——越巂郡。”他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旄牛道”,“那里是连接蜀地与西域的咽喉,只要拿下,我们就能打通西凉,联络鲜卑各部。”
阿莱娜忽然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封密信:“大将军,句扶将军传来消息,钟会在成都大肆屠杀魏将,贾充已率军攻打他的大营。”她的眼中闪过喜色,“魏军内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