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落马坡前伏奇兵(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最新章节。
此时的主战场,姜维正面临着最凶险的时刻。钟会虽然逃了,却留下了最阴毒的一招——三百名死士伪装成溃兵混在俘虏中,此刻突然暴起发难,短刀直刺蜀军将领。
一名死士的短刀几乎要刺中姜维后心,却被他铁肢的关节卡住。姜维反手一拳砸在对方脸上,鼻梁骨碎裂的脆响清晰可闻。但更多的死士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嘴里咬着短刀,双手各持一把,招招都是同归于尽的路数。
"保护将军!"王含带着亲兵冲过来,长剑舞动如飞,却被两名死士抱住双腿拖倒在地。眼看短刀就要刺入他的咽喉,姜维的铁肢突然横扫,将那两名死士拦腰截断,滚烫的内脏泼了王含一身。
"将军快走!"王含抹了把脸上的血污,挣扎着站起。他的左臂已经被刺穿,却依然挥舞着长剑护住姜维,"末将断后!"
姜维没有后退。他的铁肢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每一次挥击都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啸,死士们的尸体在他周围堆成小山。但这些死士仿佛不知疼痛,前赴后继地扑上来,短刀在他的铁甲上留下密密麻麻的划痕。
"够了!"姜维突然怒吼一声,铁肢猛地插入地面。九阳真气顺着金属传导,震得地面剧烈颤抖,靠近的死士们纷纷被震倒在地。他趁机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光如练,瞬间斩杀了十几名死士。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名死士正爬向远处的火油桶,手里还攥着火折子。
"不好!"姜维的心猛地一沉。
第四折 兵败如山倒
火折子在空中划过的弧线,像一道死神的狞笑。姜维的铁肢爆发出惊人的速度,在火折子即将接触火油桶的刹那,硬生生将那名死士拍飞出去。死士的身体撞在崖壁上,骨骼碎裂的声音让周围的厮杀都为之一滞。
但已经晚了。飞溅的火星点燃了地上的油迹,火苗顺着蜿蜒的血河迅速蔓延,瞬间舔到了另一个未被打翻的火油桶。
"轰隆——"
巨大的爆炸声震得落马坡都在摇晃,火焰冲天而起,将半个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靠近爆炸点的士兵们被气浪掀飞,身体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坠向崖底,惨叫声被轰鸣吞噬。
归义营的阵型出现了瞬间的混乱。魏兵抓住这个机会,残存的数百人突然发起决死冲锋,长刀挥舞着砍向最近的蜀军士兵。一个年轻的归义营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砍掉了脑袋,鲜血从腔子里喷涌而出,溅在旁边同伴的脸上。
"稳住!都给我稳住!"庞会的怒吼声穿透混乱,他单臂举起长矛,将冲在最前面的魏兵挑在半空,"谁后退一步,军法处置!"
他的吼声起到了作用,归义营的士兵们强压下恐惧,重新组织起防线。长矛组成的铁森林向前推进,将魏兵的冲锋势头遏制住。但爆炸引发的山火已经蔓延开来,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睛,呼吸都带着灼痛感。
"必须尽快撤出这里!"阿藤捂着口鼻冲过来,他的藤甲被火星燎得焦黑,"火借风势,再过半个时辰,整个落马坡都会被烧塌!"
姜维的脸色凝重如铁。他看着不断扩大的火势,又看了看仍在顽抗的魏兵,知道不能再恋战。
"狼女!"他对着落马坡后大喊,"你带羌骑开路,打通出口!"
"收到!"狼女的声音从浓烟中传来,伴随着银枪刺穿肉体的闷响。
姜维又转向庞会:"你带归义营主力掩护,让伤兵和百姓先走!"
"那将军你呢?"庞会急道。
"我断后!"姜维的语气不容置疑,"快执行命令!"
庞会咬了咬牙,不再争辩,转身组织撤退。归义营的士兵们交替掩护,边打边退,将伤兵和之前俘获的魏兵俘虏护在中间。
阿藤的藤甲兵则负责清理通路,他们用砍刀劈开燃烧的树枝,用湿布扑灭靠近的火星,为撤退队伍开辟出一条临时通道。一个年轻的藤甲兵被掉落的燃烧物砸中后背,藤甲虽然防火,却挡不住高温,他疼得惨叫,却依然坚持着砍断最后一根挡路的树干。
魏兵们似乎也意识到了危险,抵抗变得更加疯狂。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想在被烧死前多拉几个垫背的。一个浑身是火的魏兵抱着归义营士兵的腿不放,直到两人一起被坍塌的岩石掩埋。
姜维的铁肢此刻成了最有效的灭火工具,他不断挥击,将靠近的火焰和落石挡开。他的铁甲已经被烤得滚烫,皮肤传来阵阵灼痛,但他仿佛毫无所觉,只是死死地盯着后面追来的魏兵。
"放下武器者免死!"他对着魏兵大喊,声音在火海中回荡,"我汉军不杀降兵!"
但回应他的只有疯狂的嘶吼和挥舞的刀枪。这些魏兵已经被恐惧和绝望吞噬,失去了理智。
姜维叹了口气,铁肢猛地向前探出,抓住一个冲在最前面的魏兵将领,将他硬生生拽了过来。
"看看你们的下场!"姜维将他按在岩石上,强迫他看着周围的火海和尸体,"继续抵抗,只有死路一条!"
那将领起初还在挣扎怒骂,但当他看到一个被烧成焦炭的少年兵时,突然愣住了,眼里的疯狂渐渐被绝望取代。
"我......我投降......"他瘫软在地,扔掉了手里的刀。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越来越多的魏兵放下了武器,跪在地上投降。他们的脸上沾满了烟灰和泪水,浑身颤抖。
姜维示意王含派人看管这些降兵,自己则继续断后。火焰已经逼近,灼热的空气几乎让人窒息,他的铁肢上甚至开始出现焦痕。
"将军,快走!"王含冲回来拉他,"所有人都撤出去了!"
姜维最后看了一眼落马坡,那里曾经是激烈的战场,此刻却即将被火海吞噬。无数的尸体和武器在火焰中扭曲、熔化,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惨烈。
他不再犹豫,转身跟着王含冲进通道。就在他们冲出落马坡的瞬间,身后传来惊天动地的巨响——落马坡的崖壁在大火和爆炸的双重作用下,终于坍塌了。
滚滚浓烟和碎石将整个落马坡入口彻底封住,将山火和残存的魏兵都埋在了里面。
当所有人都撤到安全地带时,每个人都累得瘫倒在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回头望去,落马坡已经变成一片火海,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连天空中的云彩都被染成了血色。
狼女的羌骑清点人数,发现折损了近三成,她的银枪拄在地上,枪缨的红藤已经被血浸透,变成了暗红色。
庞会的归义营伤亡更重,特别是在最后的撤退中,为了掩护伤兵和百姓,不少士兵永远留在了火海里。他看着幸存的士兵们,眼里充满了痛苦和自责。
阿藤默默地包扎着受伤的藤甲兵,他的队伍虽然擅长山地作战,但在这种大规模的火攻中,也损失不小。一个年轻的藤甲兵因为后背的烧伤过重,已经陷入昏迷,气息微弱。
姜维站在众人面前,看着一张张疲惫而悲伤的脸,心里五味杂陈。这场战斗虽然赢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弟兄们,"他的声音沙哑却坚定,"我们赢了。我们挡住了钟会的五万大军,粉碎了司马昭的阴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但是,我们也失去了很多弟兄。他们的牺牲,不会白费。我们会记住他们,会带着他们的份,继续战斗下去,直到兴复汉室的那一天!"
士兵们默默地听着,不少人低下了头,泪水混合着脸上的烟灰滑落。
"现在,我们需要休息,需要疗伤。"姜维继续说道,"阿藤,你带伤兵去附近的山洞休整,用我们带来的药材处理伤口。"
"狼女,你派羌骑去周围警戒,防止魏军的残余部队反扑。"
"庞会,你组织人手清理战场,收敛弟兄们的遗体,妥善安葬。"
"是!"三人齐声应道,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执行命令。
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了绚丽的橘红色。落马坡的火光渐渐减弱,只剩下袅袅的青烟。幸存的士兵们在空地上搭起帐篷,升起篝火,烤着缴获的干粮。
火光映照着他们布满伤痕的脸,却掩盖不住他们眼中的坚定。他们知道,这场战斗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在等待着他们。但只要姜维还在,只要"汉"字旗还在,他们就会一直战斗下去。
姜维坐在篝火旁,默默地擦拭着他的铁肢。铁肢上的划痕和焦痕仿佛在诉说着刚才的激战,也像是在提醒他肩上的重任。他抬头望向洛阳的方向,目光深邃而坚定。
司马昭,钟会,你们等着。我姜维,一定会回来的。
第五折 胜后余思路更长
夜幕像巨大的黑布笼罩大地,落马坡的余烬还在散发着微弱的红光。归义营的临时营地设在一处背风的山谷里,篝火的光芒星星点点,映着士兵们疲惫的脸庞。伤兵的呻吟声、军医的嘱咐声、兵器的擦拭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苍凉而坚韧的夜曲。
姜维坐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勾勒着洛阳周边的地图。他的铁肢随意地放在一旁,关节处的磨损在火光下格外明显。白天的激战让他的体力消耗巨大,铁肢的运转也有些滞涩,但他的眼神依然锐利如鹰。
"将军,喝口水吧。"王含端着一个粗瓷碗走过来,碗里是刚烧开的热水,还飘着几片邙山的野茶叶。
姜维接过碗,温热的水流滑过喉咙,稍微缓解了喉咙的干涩。"伤亡统计出来了吗?"他问道,目光依然没有离开地上的地图。
王含的声音低沉下来:"归义营阵亡三百二十四人,重伤一百七十三人;羌骑阵亡一百八十七人,重伤九十八人;藤甲兵阵亡六十四人,重伤三十五人。"他顿了顿,补充道,"俘虏魏兵一千二百余人,其中军官三十七人。"
这些数字像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姜维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阵亡的弟兄,都要好好安葬,立上牌位,等将来收复了汉室河山,让他们魂归故里。"
"是。"王含应道。
"魏兵俘虏呢?"姜维又问。
"暂时关押在西边的山洞里,派了人看守。"王含答道,"其中有不少是被强征来的百姓,还有一些是不满司马昭统治的士兵。"
姜维点点头:"明天挑一些态度诚恳的,给他们发放粮食和路费,让他们回家。告诉他们,汉军不杀降兵,更不会为难百姓。"
"将军,这......"王含有些犹豫,"放他们回去,万一泄露我们的行踪怎么办?"
"我要的就是他们泄露。"姜维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让他们告诉司马昭,我们虽然赢了,但伤亡惨重,正在邙山休整。让他以为我们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动作。"
王含恍然大悟:"将军是想麻痹司马昭,趁机......"
"没错。"姜维用树枝在地图上的"金墉城"重重一点,"钟会虽然溃败,但金墉城还有五千守军。我们必须趁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拿下金墉城,打通粮道。"
就在这时,庞会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他的左臂已经重新包扎过,用一根布条吊在脖子上。"将军,魏兵俘虏里有个叫张达的校尉,说有重要军情要禀报,指名要见您。"
"张达?"姜维皱了皱眉,这个名字有点熟悉,似乎在魏军的将领名册上见过。"带他过来。"
很快,两个归义营的士兵押着一个身材中等、面色憔悴的魏兵校尉走了过来。他的甲胄已经被没收,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沾满了血污和尘土,但眼神还算镇定。
"罪将张达,参见姜将军。"张达见到姜维,立刻躬身行礼,没有寻常俘虏的谄媚或恐惧。
"你有什么军情要禀报?"姜维开门见山,目光紧紧盯着他。
张达深吸一口气,说道:"将军,司马昭虽然派钟会率五万大军进攻邙山,但洛阳城的防备并不空虚。他留了三万禁军守洛阳,还在金墉城、偃师、巩县等地各驻有五千兵马,形成犄角之势,互相策应。"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司马昭已经下令,从许昌、邺城调兵,预计半个月内就能抵达洛阳,到时候他的总兵力将达到十五万以上。"
这个消息让姜维的心猛地一沉。十五万大军,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远远超出了蜀军的承受能力。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姜维盯着张达的眼睛,试图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些什么。
张达苦笑一声:"实不相瞒,我本是蜀汉降将,当年在汉中之战中被俘,不得已才归顺曹魏。但我心中始终不忘汉室,只是身不由己。"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磨损严重的令牌,上面刻着一个"汉"字,"这是我当年在蜀军时的令牌,将军可以查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维接过令牌,入手温润,上面的刻痕古朴而熟悉,确实是蜀汉军队的制式。他的目光柔和了一些:"既然如此,你为何不早做打算?"
"司马昭对降将向来猜忌,我一直没有机会。"张达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这次随钟会出征,本想寻找机会反正,没想到将军如此神勇,直接击溃了大军。我知道,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
姜维沉默了片刻,做出了决定:"张达,我相信你。但你也需要证明你的诚意。"
"请将军吩咐!"张达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你对金墉城的布防熟悉吗?"姜维问道。
"非常熟悉!"张达立刻答道,"金墉城的守将是王颀,与我有旧怨。他的布防看似严密,实则有一处致命弱点——西城的水门,那里的守卫都是他的亲信,军纪涣散,防备松懈。"
姜维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正是他需要的情报。"好,"他说道,"我给你一个机会,你带一队人马,伪装成魏兵,去奇袭金墉城的水门。如果你能成功,我就向陛下举荐你,恢复你的官职。"
张达激动地跪下:"多谢将军信任!末将定不辱使命!"
姜维扶起他:"事不宜迟,你现在就去准备,挑选一些可靠的降兵,明天凌晨出发。"
"是!"张达转身匆匆离去,脚步都带着风。
王含看着张达的背影,有些担忧:"将军,我们真的能信任他吗?万一他是诈降......"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姜维说道,"就算他是诈降,我们也有应对之策。这次奇袭,本身就是一次试探。"他用树枝在金墉城的位置画了个圈,"就算奇袭不成,我们也要让司马昭以为我们要攻打金墉城,牵制他的兵力。"
王含恍然大悟,对姜维的深谋远虑更加敬佩。
夜色渐深,营地的喧嚣渐渐平息,只剩下哨兵的脚步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狼嚎。姜维依然坐在岩石上,看着地上的地图,思绪万千。
他知道,拿下金墉城只是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司马昭的十五万大军很快就会到来,那才是真正的考验。蜀汉的国力早已不如从前,想要兴复汉室,简直是难如登天。
但他不能放弃。诸葛亮的嘱托、蜀汉百姓的期盼、弟兄们的鲜血,都不允许他放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要拼尽全力。
"丞相,您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我们啊。"姜维喃喃自语,抬头望向星空。繁星点点,仿佛诸葛亮的眼睛,在默默地注视着他,给予他力量。
他站起身,铁肢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王含,"他说道,"传令下去,让弟兄们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明天,我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是,将军!"王含的声音充满了坚定。
篝火渐渐熄灭,只剩下暗红色的炭火。落马坡的方向,山火已经完全熄灭,只剩下漆黑的轮廓。新的一天即将到来,带着未知的挑战和希望,等待着姜维和他的弟兄们。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渺小而坚韧,像一颗颗顽强的种子,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