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窗台晒着旧铜钱(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韶华》最新章节。
这一切,都被靠在门框边的沈星河看在眼里。
他走上前,轻声笑道:“爸,你现在是越来越厉害了,连废品都能被你点化成宝贝。”
沈建国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头也不抬地继续整理剩下的竹篾:“废物?那是你们眼里的废物。在我看来,这世上就没什么东西是完全没用的,就看你懂不懂怎么活,懂不懂怎么用。”
父子俩相视一笑,多年的隔阂与疏离,仿佛就在这一个瞬间悄然冰释。
他们都明白了,所谓的生活智慧,或许根本不是什么高深莫。
测的道理,不过是学会把身边的一切,都当成可以再用一次的东西来郑重对待。
午后的阳光变得柔和,县文化馆派来采集“纸火巷口述史”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巷口。
他们拿着笔记本,四处打听一个叫沈星河的人,说他是整个项目的“关键人物”。
几个正在巷子里跳皮筋的孩子停下来,争先恐后地指着沈星河家的屋顶,奶声奶气地说:“沈伯伯在上面修瓦呢!”
年轻的记者有些错愕,但还是架起了梯子,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
他本以为会看到一位正在伏案写作或接受众人朝圣的文化名人,却没想到,所谓的“关键人物”正俯着身子,专注地将一片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碎瓦,细细打磨后,嵌入屋脊的一道缝隙里。
他的动作是那么熟练、沉稳,仿佛一个做了几十年的老匠人。
记者在旁边等了半天,那人却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也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他只得清了清嗓子,试探着轻唤了一声:“请问……是沈老师吗?”
沈星河这才直起腰,回过头,额上挂着汗珠,脸上带着一丝纯粹的疑惑:“叫我?我不是什么老师,我就是个修房子的。”
说完,他仿佛觉得这对话耽误了功夫,又转过身去,拿起小锤继续轻轻敲打,让碎瓦与旧瓦严丝合缝。
阳光落在他斑白的两鬓,与那片青灰色的屋瓦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静默而有力的画卷。
记者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问,只是默默地退下了梯子。
夜深了,月光如水银泻地。
林夏端着一盘刚拌好的菜走进院子,清新的香油味混着野菜的微苦气息扑面而来。
“新采的荠菜,尝尝。”她将盘子放在石桌上,“明天,我想带孩子们去山坡上认野菜。不只是教他们怎么挖,更要教他们怎么留根,这样明年春天,这里还会再长出来。”
沈星河点点头,夹起一筷子送入口中。
那熟悉的、带着一丝清苦而后回甘的味道在舌尖化开,一瞬间,仿佛这二十年的光阴都浓缩在了这小小的味蕾之上。
苦涩的过往,坚韧的现在,和那隐约可期的甘甜未来,交织在一起。
窗外月色澄明,照见屋檐下那串铜铃在晚风中轻轻晃动,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声响,仿佛在回应着某种无声的节律。
他放下碗筷,看着庭院里被月光拉长的树影,忽然低声问:“林夏,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说的这些事,还会继续下去吗?”
林夏没有立刻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澈。
良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沈星河,你早就不是一个‘如果’了。你不是偶尔吹过巷子的一阵风,你是和这棵槐树、这些瓦片一样,是从这块土地里,慢慢长出来的一部分。”
风穿过庭院,檐角的铃声连绵不绝,像一声声悠长而平稳的呼吸。
沈星河久久没有说话,只是侧耳听着那铃声。
他心中的某个角落,那块长久以来盘踞着不安与漂泊感的坚冰,似乎终于在今夜彻底融化了。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院墙,望向东厢那片在月光下显得有些起伏不平的屋顶。
瓦片下的阴影里,似乎还藏着风雨侵蚀的痕迹。
他感到肩背传来一阵熟悉的酸胀感,那是白天长时间劳作留下的印记,但此刻,这感觉却不再是负担,反而像一种踏实的确认。
是的,还有事情等着他去做,这屋子,这条巷子,都需要他。
而他,也需要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