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雪后没人扫的路(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流韶华》最新章节。

孩子们围过来看,小不点儿突然指着那团淡影:"这是沈叔叔!"

"对,"林夏在画旁写下"看不见的手",又划掉,改成"长在巷子里的根","我们要画的,是这些藏在生活里的根。"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进巷子,把晾衣绳的影子拉得老长。

往年这时候,绳子上该挂着整整齐齐的被单、校服,现在却多了几根低矮的麻线:陶土捏的小鸟风铃摇摇晃晃,晒干的艾草束散发着苦香,串起来的橘皮圈像小太阳。

沈星河慢慢走着,指尖碰了碰那只陶土小鸟——是小不点儿的手工课作业,他记得林夏说过,这孩子总把泥团捏成鸟,说"鸟飞不高,就停在巷子顶上"。

"现在这巷子啊,"沈建国不知什么时候凑过来,手里端着搪瓷缸,泡着他最爱的茉莉花茶,"不像以前规规矩矩的,倒像棵歪脖子树,枝杈乱伸,可每根都活着。"

沈星河接过茶缸,喝了一口。

茶叶渣子硌着牙,是父亲惯常的粗枝大叶:"活得自在,比整整齐齐重要。"

话音刚落,巷尾突然传来"扑通"一声。

"奶奶晕过去了!"

小男孩的哭喊声像块石头砸进水面。

沈星河转身时,看见三号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赵师傅举着药箱冲出来;六号院的窗户探出个脑袋,是刚下班的护士小周,手里晃着血压计;卖早点的老周把三轮车往边上一推,三步并作两步跑向跌倒的老人。

有人轻轻托起老人的头,调整成侧躺姿势;有人解开她的领口,用掌心搓她的手腕;小周的血压计"哧"地放了气,报出数值:"低压60,高压90,得赶紧送医院!"

沈星河蹲下来。

他看着老人灰白的头发铺在泥地上,喉结动了动——前世母亲病危时,他在谈一个几千万的项目,等赶到医院只看见白布。

此刻他伸手探了探老人的颈动脉,跳动虽弱却规律。"保持侧躺,别喂水。"他轻声说,说完便退到了人圈外。

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时,老人已经醒了,正握着小周的手掉眼泪。

沈星河悄悄往家走,路过三号院时,王奶奶从窗里探出头:"小沈,锅里给你留了姜汤!"他还没应声,六号院的窗户又伸出个脑袋:"我家有红糖,给王奶奶的姜茶里加了两勺!"

推院门时,门把手上的温度让他顿住。

瓷碗扣着,碗底压着张纸条,字迹歪歪扭扭,是小不点儿的:"您歇着,有事我们喊。"姜汤的热气透过碗壁渗出来,烫得他掌心发疼。

他忽然想起二十五年前的冬夜,自己蹲在急救室外的长椅上,手机屏幕亮着未接来电——那时候他总觉得,改变世界要靠钱、靠权、靠翻云覆雨的手段。

可此刻捧着这碗带着饭粒的热姜汤,他才明白:被这个世界温柔地接住,才是最了不起的改变。

"哎建国哥,"隔壁张大爷端着饭碗出来遛弯,"我今儿听菜市场老张头说,市档案馆的人过两天要来咱巷子。

说是要记什么'98抗洪民间响应机制',非说现在这自发互助的劲儿,跟当年老百姓往堤坝上送馒头的热乎气儿是一脉相承......"

沈星河抬头。

巷子里的炊烟正往天上飘,融在淡蓝的云里。

他忽然笑了——当年那个在开学典礼上预言洪水的少年,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二十五年后,他最骄傲的"成就",不过是让一条巷子,活成了自己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