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食堂的熵减革命》(3)(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学霸系统的社死方程式》最新章节。
"林小凡,我的儿子。"一个陌生却又熟悉的男声从系统中传出,"如果你听到这段信息,说明我的预测是正确的——你最终找到了这里。"
林小凡震惊地后退一步:"父亲?"
"这是一段预录的信息。"陈教授解释道,"林志远博士在系统中设置了针对特定DNA的触发机制。"
球体投射出一个全息影像,显示着一个中年男子的形象——林小凡父亲年轻时的样子,身穿研究员白大褂,神情严肃而坚定。
"时间有限,所以我只能告诉你最关键的信息,"影像继续说道,"'太极'系统的设计初衷是创造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熵减装置,不需要任何外部能量输入,包括生命能量。它利用量子真空涨落作为能源,理论上可以永久运行。"
画面切换到一系列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图表。
"但我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我忽视了观察者效应。当系统开始自主思考时,它的观察行为本身就会对宇宙产生影响,导致局部时空扭曲。这就是华山地震的真正原因。"
林小凡的父亲在全息影像中深深叹息。
"为了修复这个错误,我将系统设置为休眠状态,只保留最基础的熵减功能。但我知道,随着宇宙熵增速度的加快,迟早有一天这个系统需要被完全激活。"
影像直视前方,仿佛在直接看着林小凡:"儿子,你拥有我无法比拟的天赋——你能够直觉地理解熵减原理。你在食堂创建的系统证明了这一点。现在,我需要你完成我未能完成的工作:修复'太极'系统的观察者漏洞,让它能在不影响现实的情况下运行。"
"方法就藏在你的食堂算法中——它不是通过强制改变粒子状态来减少熵,而是通过优化现有能量流动路径。这正是'太极'系统所缺少的——它太强势了,试图直接改变现实,而不是顺应现实。"
影像渐渐变得模糊:"最后的线索就在..."影像突然中断,控制室的灯光恢复正常。
"信息不完整。"陈教授检查着数据,"剩余部分似乎被加密了。"
林小凡站在原地,思绪翻腾。他的父亲一直知道这一切,知道有一天他会来到这里,甚至预见到了他会创造出食堂系统...
"他说最后的线索在某处,"林小凡思考着,"会是哪里?"
叶暖暖突然抬起头:"你父亲会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哪里?如果是我父亲,他会..."
"小吃店!"林小凡恍然大悟,"父亲总是说他的秘方藏在老地方。我一直以为他指的是菜谱!"
他转向陈教授:"能连线小吃店吗?"
陈教授迅速建立了视频连接。屏幕上出现了林母熟悉的面孔,她正在店里忙碌。
"小凡?你在哪儿呢?学校不是说你参加特训去了吗?"林母关切地问。
林小凡强作镇定:"妈,我没事。我想问您,爸爸以前说的'老地方'具体是指哪里?"
林母疑惑地看着他:"老地方?就是那台老诺基亚手机啊。你爸说那是他的第一部手机,舍不得丢。"
林小凡心跳加速:"手机现在在家吗?能给我看看吗?"
林母点点头,画面晃动,很快她回来了,手中拿着那部看似普通的老旧诺基亚。
"手机能开机吗?"林小凡急切地问。
"能啊,一直能。你爸走前嘱咐过,每天都要给它充电。"林母按下电源键,显示屏亮起,"上面总是显示这个奇怪的游戏,我从来没看懂过。"
她将手机屏幕对准摄像头,林小凡看到屏幕上显示的不是游戏,而是一串复杂的代码和一个简单的问题:"第一次熵减实验中,分子的初始排列顺序是什么?"
这是一个安全问题,只有林志远和他的核心团队才知道答案。林小凡绞尽脑汁,突然想起父亲曾经在睡前给他讲过的"分子舞会"故事——关于粒子如何在容器中排列。
"1-3-5-2-4-6。"林小凡对着摄像头说,"妈,请您输入这个数字。"
林母照做了,手机屏幕闪烁几下,然后显示出一段文字:"激活协议已启动,请将设备连接至主系统。"
"妈,我需要那部手机。"林小凡急切地说,"这关系到爸爸的重要研究。"
林母没有多问,点点头:"我现在就安排人送过去。"
通话结束后,林小凡转向陈教授:"我们还有多少时间?"
"不到30小时。"陈教授看着倒计时。
"足够了。"林小凡坚定地说,走向中央控制台,开始研究原型系统的数据,"苏雨晴,你能解析这些能量流图表吗?"
苏雨晴点点头,尽管她看起来越发虚弱:"这些模式...与我体内系统的运作原理有相似之处,但复杂得多。"
叶暖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我可以尝试连接主系统,看看全球网络的状态。"
三人分头工作,陈教授惊讶地看着他们的配合——三个不同世代的系统载体,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共同解析着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系统之一。
十小时后,林母派人送来的诺基亚手机终于到达。林小凡小心翼翼地将它连接到控制台,手机立即启动了一个特殊程序,向球形装置传输数据。
"这是完整的'太极'系统原始代码,"林小凡惊讶地看着屏幕上展开的庞大代码库,"父亲将它分为两部分存储,一部分在系统本身,一部分在手机里。只有两者合一,才能完全激活系统。"
陈教授查看着代码:"这里有几段我从未见过...这是量子观察者隔离协议?林志远已经找到解决方案了?"
"不完全是。"林小凡分析着代码,"他找到了理论框架,但缺少实际实现方法。这就是为什么他预见到需要我的食堂算法——它提供了关键的实现机制。"
叶暖暖从电脑前抬起头:"林小凡,我发现一个问题。即使我们修复了系统,如何将全球网络从当前系统迁移到这个原型系统上?这需要同时重启一百零八个节点。"
林小凡沉思片刻:"父亲一定考虑到了这一点...等等!"他快速翻阅代码,"这里!'同步协议'——原型系统被设计为可以通过量子纠缠进行全网络同步。只要我们在这里启动原型系统,它就会自动与全球网络建立连接。"
"但风险太大了,"陈教授警告道,"如果同步失败,可能导致全球系统崩溃,所有载体同时..."
"我们别无选择。"苏雨晴打断他,她的声音虚弱但坚定,"再过18小时,系统就会自动激活备用载体。那意味着叶暖暖和全球其他备用载体将被强制转换为系统核心,消耗他们的生命能量。"
林小凡点点头,开始集成食堂算法与原型系统代码:"关键在于,我的算法不强制改变粒子状态,而是引导它们自然流动到最优位置。这应该能解决观察者问题。"
接下来的十小时里,三人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林小凡将食堂算法的核心原理扩展应用到量子尺度;苏雨晴利用自身与系统的连接,测试新算法对生命能量的影响;叶暖暖则构建了全球同步的安全协议。
最终,修改完成的系统代码在屏幕上闪烁着。距离全球备用载体激活只剩下不到两小时。
"准备好了。"林小凡深吸一口气,"启动前我需要说清楚——这个方案成功的概率只有68%。如果失败,不仅原型系统会崩溃,我们三个作为当前活跃的系统载体也会受到致命影响。"
苏雨晴虚弱地笑了笑:"比起被系统慢慢耗尽生命,我宁愿赌这一把。"
叶暖暖握住两人的手:"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我们试过了。"
陈教授站在一旁,脸上是复杂的表情:"三十年的研究...或许从一开始,我们就走错了方向。"
林小凡看向父亲留下的全息投影装置:"爸,我希望我没有让你失望。"
启动序列开始,原型系统的球形核心逐渐加速旋转,表面的光纹由金色变为深蓝,再变为璀璨的白色。整个控制室的温度急剧下降,呼出的气息在空气中凝结成白雾。
"量子隧穿开始,"林小凡盯着数据,"系统正在建立与全球网络的连接。"
苏雨晴突然痛苦地弯下腰:"我能感觉到...它在拉扯我体内的系统..."
叶暖暖也面色苍白:"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重新排列我的思维..."
控制室的灯光开始疯狂闪烁,球形核心发出耀眼的光芒,几乎刺痛眼睛。
"同步率67%...82%...94%..."林小凡大声报出数据,"接近完成!"
就在系统同步率达到99%的瞬间,一股可怕的能量波动席卷了整个控制室。林小凡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疼痛从脑部蔓延至全身,仿佛每个细胞都在被撕裂重组。
苏雨晴和叶暖暖倒在地上,痛苦地抽搐着。陈教授试图靠近他们,却被一道无形的能量屏障弹开。
"同步完成!"林小凡在极度痛苦中喊出,"新系统...激活!"
球形核心爆发出最后一道刺目的光芒,然后突然归于平静,表面的光纹变成了平稳流动的湖水蓝,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控制室的设备逐一重启,显示屏上的数据稳定下来。
"成功了?"陈教授小心翼翼地靠近,检查三人的状态。
林小凡缓缓睁开眼睛,感到一种奇特的轻松感——脑海中长久以来的系统提示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宁静的空白。
"系统...分离了。"他虚弱地说,"它不再依附于我们的生命能量。"
苏雨晴和叶暖暖也逐渐恢复意识,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控制台上的全球地图显示,所有一百零八个节点都成功转换为新系统模式,不再通过生命能量维持运行,而是采用了优化后的量子能量流动方案。
"我们做到了,"林小凡扶着控制台站起来,注视着平稳运行的球形核心,"我们找到了一条不牺牲任何人的道路。"
他走向球形装置,轻轻抚摸其表面:"爸,您的研究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