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残页境(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

墨镇的老造纸坊飘着纸浆香时,周诃锦扎在“墨渊阁”的旧书堆里,指尖被一张焦黑的纸页划破了。

这是他从镇西头老城墙根挖出来的——《百草遗珍》的残页。三个月前,北边的马匪烧了藏书楼,镇里最金贵的医书、史册全成了灰。周诃锦的师父陈半仙咳得整宿睡不着,床头的药罐咕嘟响,他却攥着这半张纸直掉泪:“九叶参……这上面记着九叶参的用法,可残页缺了半角,汤头歌诀对不上……”

那夜,周诃锦把残页摊在案头,借着月光翻来覆去地看。墨迹有的地方晕开,像团化不开的愁;有的地方焦黑卷翘,像被火舌舔过的指甲。他正叹气,纸页突然“簌簌”抖起来,一行金字从墨痕里浮出来:“欲寻全方,入我残页境。”

周诃锦手一抖,残页“啪”地掉在地上。他刚要去捡,眼前一黑,再睁眼时,已站在一片混沌里。

四周是灰蒙蒙的雾气,远处有影影绰绰的建筑——像是藏书楼,飞檐上挂着残破的“墨渊阁”匾额,却被火烧得只剩半截。脚下的地面不是青石板,是由无数碎纸片铺成的,踩上去“咔嚓”响,像踩着秋天的枯叶。

“周小友,别怕。”

声音从头顶传来,沙哑得像旧书页被风掀动。周诃锦抬头,只见半空中浮着团灰雾,雾里隐约能看出书脊的轮廓,书页边缘焦黑翻卷,正是他手里的《百草遗珍》残页。

“你是……书妖?”周诃锦后退半步,撞在一张悬浮的纸上,那纸上歪歪扭扭写着“贞观三年,墨渊阁藏书三千七百卷”。

“算是吧。”灰雾里伸出只半透明的手,指尖是墨痕凝成的,“我是《百草遗珍》的残魂,被战火撕成了这副模样。你手里那页,是我最后一点骨血。”

“你想怎样?”周诃锦攥紧袖中残页。

“帮我补全自己。”灰雾翻涌,“你每进一次残页境,就能从乱码里捞回点记忆。等你捞回足够多的碎片,我就能恢复原样,记起九叶参的完整药方。”

话音未落,四周的雾气突然翻涌起来。周诃锦脚下的碎纸片“哗啦啦”散开,露出下面的深坑——坑里堆着成山的断简残编,有的写着“商君书”,有的画着星图,还有本《山海经》的残页,画着的九尾狐少了三条尾巴,眼睛的位置是个黑洞。

“这些是被烧的书。”灰雾的声音里带着哭腔,“马匪烧的不是纸,是天下人的学问。你师父当年在墨渊阁抄书,说‘字是有魂的,烧了书,魂就散了’。可他不知道,散了的魂,会变成索命的鬼。”

周诃锦打了个寒颤。他看见深坑里爬出无数黑影,有的披着烧焦的书皮,有的顶着缺了角的碑帽,张牙舞爪地朝他扑来。最前面的那个“鬼”穿着青衫,腰间挂着玉牌——是墨渊阁的老掌事,周诃锦小时候见过他,总摸着他的头说“小娃将来要做大学问”。

“还我书来!”老掌事的“鬼”伸出手,指甲长得像刀,“你师父偷了我的《春秋左氏传》,烧了它,你得赔!”

周诃锦后退两步,撞在一张写着“九叶参”的残页上。那页纸突然亮起来,映出个模糊的画面:深山里的悬崖,石缝中长着株草,叶子是九瓣的,叶尖挂着露珠,露珠里映着个模糊的人影——像是师父年轻时的模样。

“九叶参……在青鸾崖。”灰雾突然开口,“但你要找到它,得先过了影兽这关。”

话音刚落,深坑里的黑影像活了似的,拧成条巨大的蛇,蛇身是乱码组成的,每一节都刻着残缺的文字:“秦始皇焚书”“汉武毁典”“文革焚书”——全是历史上烧书的年份。蛇信子吐着火星,朝周诃锦扑来。

周诃锦想起师父教他认古字时说的话:“字是有骨的,看着软,其实比刀还利。”他咬着牙,从怀里掏出师父给的朱砂笔,在蛇身上画了个“镇”字。蛇身突然僵住,乱码开始剥落,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小字:“愿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周诃锦一怔。蛇身“轰”地散成纸灰,露出后面的石阶——石阶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全是历代藏书人的名字:司马迁、班固、李清照、顾炎武……

“这些都是为书掉过眼泪的人。”灰雾轻声说,“你师父的名字,也在里面。”

周诃锦顺着石阶往上走,越走雾气越淡。转过一道弯,眼前突然开阔——是座完整的藏书楼,飞檐上“墨渊阁”三个金漆大字闪闪发亮,楼下有位白胡子老头在翻书,正是年轻时的师父。

“小诃锦?”师父抬头,眼里闪着光,“你怎么来了?快过来,我刚抄完《百草遗珍》全本,等你来取呢。”

周诃锦鼻子一酸。他扑过去,却穿过师父的身体,撞在书桌上。桌上摆着本崭新的《百草遗珍》,墨迹未干,翻到最后一页,赫然写着九叶参的汤头歌诀:“九叶参,生青鸾,叶如剑,根似拳。配以露水草,慢火煨三煎……”

“这是假的。”灰雾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你看到的,是我用残页编的幻觉。你师父根本没抄完,他被马匪砍断了右手,最后一页是在血里写的!”

周诃锦猛地回头,看见年轻时的师父捂着断臂,血滴在纸上,把“煨三煎”三个字晕成了血花。而真正的师父,此刻正躺在墨镇的破屋里,咳得床板直晃。

“我要救他。”周诃锦攥紧残页,“不管这是幻觉还是真相,我都要找到九叶参。”

灰雾沉默了。它慢慢展开,变成张巨大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被烧毁的书名:“《史记》残卷”“《齐民要术》断篇”“《千金方》佚页”……最后一行是:“书妖的愿望——让所有散了的书,回个家。”

“九叶参的药方,根本不在书里。”灰雾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在你师父的手里。他被砍断右手那天,用左手在墙上写了药方,后来被马匪涂了石灰。但你师父知道,真正的药方不在纸上,在他教你的‘医者仁心’里。”

周诃锦突然想起,师父总说:“药是死的,人是活的。没了良心,再好的方子也是毒。”他想起师父给穷人治病时,总把药钱记在账本最底下,说“等凑够了,就烧了,当给阎王爷的买路钱”。

“我明白了。”周诃锦对着灰雾深深鞠躬,“我会把能找到的残页都收起来,抄成新的《百草遗珍》。等墨渊阁重建那天,我师父的手,就能重新摸到书了。”

灰雾突然泛起金光。它化作无数碎纸片,飘向周诃锦的掌心,最后凝成句话:“知识不死,只等人来捡。”

周诃锦猛地睁眼,发现自己还蹲在旧书堆里,手里攥着那张焦黑的残页。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在残页上,隐约能看见几个新浮现的字:“青鸾崖,向东三百步,有石如鸾,参生其下。”

他连夜收拾了包袱,往青鸾崖赶去。路过墨镇时,看见镇东头的空地上,老人们在搭草棚——说是要重建墨渊阁。周诃锦笑了,加快脚步往山里走。

后来,有人说看见个年轻书生在悬崖边挖草药,身边跟着个白胡子老头,手里捧着本破破烂烂的书。风一吹,书页“哗啦啦”响,像在念什么咒语。

再后来,墨渊阁重建了。新阁里最显眼的位置,摆着本《百草遗珍》,书里夹着张残页,页脚写着:“此方传自周诃锦,非为医人,而为医心。”

而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团灰雾正绕着那本书打转,发出沙沙的笑声——像极了旧书页被风掀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