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空宅灯火(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

然而那野猫并未追捕它们,只是悠闲地在厅堂里踱步,这里闻闻,那里嗅嗅,最后在王夫人常坐的软榻上卧了下来,舒服地打了个哈欠。

接连几日,越来越多的野猫发现了这个好去处,纷纷入住王宅。老鼠们战战兢兢,躲在暗处观察,却发现这些野猫与王家养的猫不同,它们不懂规矩,随处便溺,抓坏家具,把个好端端的宅子弄得一团糟。

雪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这夜,它鼓起勇气,叼着一块珍藏的干酪,小心翼翼地靠近睡在厅堂的大黄猫。

大黄猫早就嗅到鼠味,却懒洋洋地眯着眼,直到雪眉将干酪放在它面前,才微微抬眼。

雪眉人立而起,前爪比划,吱吱叫着,试图与猫沟通。

说来也怪,那大黄猫似乎明白了什么,轻轻“喵”了一声,用爪子将干酪拨到一旁,起身走向书房。雪眉迟疑片刻,跟了上去。

大黄猫跳上书案,用爪子推倒一盏油灯,又对着雪眉叫了几声。

雪眉愣了片刻,恍然大悟——猫是要它们帮忙点亮宅子!

从那天起,王宅的鼠猫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同盟。老鼠们负责清理宅院、搬运食物、点亮灯火;猫们则负责驱赶外来野物、模仿人声制造热闹假象。它们各尽所能,竟将这空宅维持得如同主人在时一般。

雪眉聪明,它记得王家人的生活规律——黄昏点灯,入夜用膳,亥时熄大部分灯,只留走廊几盏小灯照明。它带领鼠群,依样画葫芦,推着小小的油灯在宅中行走。

大黄猫则领着猫群,模仿它记忆中的人声。它曾在王家窗外偷听多年,记住了不少词句音调,虽不解其意,却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其它猫儿也跟着学,渐渐地,猫叫声此起彼伏,竟真如人语交谈。

夜深时,老鼠们会聚集在玉儿曾经的卧房外,听猫儿模仿玉儿银铃般的笑声;老一点的鼠则爱待在王老爷的书房附近,听猫模仿老爷低沉的咳嗽和踱步声。

这一切,不过是这些小生灵对旧日时光的眷恋与模仿。

赵师爷识破空宅之谜后,并未为难这些鼠猫,反而吩咐人定期在宅外放置食物。他说:“万物有灵,它们念旧主、守空宅,也是一片赤诚,何必驱逐。”

消息传开,金陵城的百姓都觉得稀奇,常有好事者远远观望,却无人敢打扰。渐渐地,这成了当地一景,甚至有人专程前来,只为听听那空宅中的“人语”。

一年后的某个冬夜,大雪纷飞,一辆马车停在王宅门前。车上下来一位白发老者和一个十来岁的少女——正是王老爷和玉儿。王家在南边生意不顺,加之思念故土,便回来看看。

父女二人站在宅门前,惊讶地发现宅内竟有灯火闪烁,还隐约传来谈笑声。

玉儿害怕地拉住父亲的衣袖:“爹,宅子里有人?”

王老爷眉头紧锁,正要上前叩门,却见一只额头有白毛的老鼠从门缝钻出,对着他们吱吱叫个不停。

玉儿睁大眼睛:“雪眉?是雪眉!”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只大黄猫随后从墙头跃下,亲昵地蹭着玉儿的腿,发出熟悉的“喵呜”声。

王老爷推开宅门,只见宅内整洁如初,灯火通明,一群老鼠推着小油灯正在廊下行走,见人进来也不惊慌,反而整齐地排成一列。梁上蹲着数只猫儿,好奇地打量着不速之客。

眼前景象让王家父女目瞪口呆。

玉儿蹲下身,轻轻抚摸着雪眉的背:“是你们...是你们在守着我们的家吗?”

雪眉吱吱回应,转身带着众鼠让开一条路。王老爷缓缓走入厅堂,抚摸着熟悉的桌椅,眼中含泪:“难为它们了,难为它们了...”

当夜,王家父女决定留下来。他们打开行李,重新在这座老宅安家。

有趣的是,鼠猫们并未离开,反而更加自在地在宅中生活。老鼠们不再需要掌灯,猫儿也不再需要学人说话,但它们依然与王家人和睦共处。

玉儿常常一边喂猫,一边对墨宝的后代们说:“你们啊,要和大黄、雪眉它们好好相处,咱们都是一家人。”

而那只大黄猫,自从王家人回来后,竟真如通人性般,时常蹲在王老爷脚边,听他读书写字,偶尔“喵”一声,仿佛在应和。

空宅灯火的故事就这么传开了,连知府大人都啧啧称奇。赵师爷因这事更得敬重,他却只是笑笑:“万物有灵,人以为自己是主宰,殊不知一草一木、一猫一鼠,皆有它们的悲欢离合。”

此后每年腊月,王家都会在宅外设食台,款待无家可归的野猫野鼠。这习俗一代代传下去,成了金陵城独有的风景。

而那撒灰识踪的赵师爷,晚年致仕后,竟着了一本《物性奇谭》,专门记载这些通灵动物的故事。开篇第一章,便是这“空宅灯火,鼠猫同盟”的奇事。

书成之日,赵师爷在序言中写道:“人常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殊不知猫鼠之辈,亦有情义。王家鼠猫,念旧主,守空宅,虽为异类,其情可悯,其志可嘉。今录其事,非为猎奇,唯愿世人知:天地间,有情众生,皆值得尊重与善待。”

这本奇书后来流传甚广,连远在京城的皇亲贵胄都争相阅读。而“空宅灯火”的故事,也就此成为一桩千古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