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辽宁省《大连市》(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最新章节。
大连,这座位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城市,犹如一颗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宝石,闪耀在黄海与渤海之畔。它不仅是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副省级市和计划单列市,更是东北、华北、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门户,在经济、文化、历史和旅游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非凡的表现。
一、城市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面积
大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东经120°58’ - 123°31’、北纬38°43’ - 40°10’之间 ,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全市总面积达平方千米,海域面积更是广阔,为平方千米 ,拥有长达2211千米的海岸线,这使其成为中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之一。绵长的海岸线赋予了大连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旖旎的海滨风光,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二)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2月,大连下辖7个区,分别是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普兰店区;1个县,即长海县;并代管2个县级市,瓦房店市和庄河市。这些区域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大连丰富多彩的城市风貌。
- 中山区:作为大连的中心城区之一,中山区是政治、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这里高楼林立,汇聚了众多的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大型商场,如大连市政府就位于中山区。同时,中山区还拥有许多着名的景点,像棒棰岛,这里环境清幽,四季景色宜人,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还有老虎滩海洋公园,作为国家5A级景区,它集海洋动物展示、精彩表演和多样游乐设施于一体,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 西岗区:西岗区是大连的行政中心,大连市人民政府就驻于西岗区人民广场1号。这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商业氛围浓厚。西岗区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保留了许多欧式建筑,漫步在街道上,仿佛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 沙河口区:沙河口区是大连的科研、教育和商业中心之一。辖区内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此外,沙河口区的商业也十分发达,西安路商圈是大连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汇聚了各类商场、餐厅和娱乐场所,满足了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
- 甘井子区:甘井子区是大连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这里拥有众多的工业企业,涵盖了石化、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为大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甘井子区的交通十分便捷,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就位于此,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其中,使得甘井子区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 旅顺口区:旅顺口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地。这里曾发生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如旅顺博物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等,这些遗迹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旅顺口区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老铁山自然保护区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春秋两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觅食,形成了一道壮观的自然景观。
- 金州区:金州区是大连的重要经济区,拥有多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产业园区。这里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金州区的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有“天然的地质博物馆”之称。
- 普兰店区:普兰店区是大连的农业大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同时也是大连重要的水果产区,盛产苹果、葡萄、桃子等水果。普兰店区近年来积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发展迅速。这里的安波温泉是东北地区着名的温泉胜地,温泉水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 瓦房店市:瓦房店市是中国着名的轴承之乡,轴承产业是其支柱产业,拥有众多的轴承生产企业,产品远销国内外。瓦房店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刚石、石灰石等,矿业也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瓦房店市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龙门汤温泉度假区、仙浴湾旅游度假区等都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 庄河市:庄河市是大连的渔业大市,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渔业产业发达。庄河市的经济以工业、农业和渔业为主,近年来积极发展旅游业,冰峪沟景区是庄河市最着名的旅游景点,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有“北方桂林”的美誉。
- 长海县:长海县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海岛县,由众多岛屿组成,海岛风光旖旎,旅游资源独特。长海县主要发展渔业和旅游业,这里的海鲜鲜美可口,是海鲜爱好者的天堂。同时,长海县的海岛旅游也十分火爆,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海岛风光,体验到独特的海岛文化。
二、政治与经济
(一)政治地位
大连是副省级城市,在东北地区的政治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东北对外开放的龙头和窗口,大连在区域合作、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大连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的各项政策制定与实施,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大连市政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二)经济发展
大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经济实力雄厚。近年来,大连经济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2024年,大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1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大连聚焦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重点打造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一代汽车、中高端消费品工业五大主导产业。
- 绿色石化产业:大连的绿色石化产业发展成熟,以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为核心,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里拥有全球前列的乙烯项目规模,原油加工能力、PX产能、PTA产能均居全国前列。从炼油到芳烃、烯烃,再到工程塑料、可降解塑料、聚酯、聚酯薄膜等产品,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一件时装”的全产业链打通,推动了大连绿色石化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迈进,该产业基地还入围“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绿色石化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大连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其中船舶海工产业尤为突出。大连拥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第一艘超大型油船、第一艘航空母舰等众多辉煌成就。目前,大连已形成集船舶建造、修理、配套、技术研发及试验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年建造能力达120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大连还在不断研发和生产高技术船舶和船舶配套产品,如全球首艘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单舱世界最大LNG燃料舱、全球最大集装箱船用曲轴等,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 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大连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显着进展。在新能源方面,大连的海上风电项目发展迅速,庄河海上风场的300余座白色风车组连成海上森林,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化为绿电,点亮万家灯火。渔光互补并网、海上风电制氢等典型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红沿河核电站6台机组全面运营,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人工智能领域,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纳入国家重大项目,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大连还积极培育壮大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连还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和科技服务业、数字技术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基础服务业。大连港是中国重要的港口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45万吨级原油泊位、40万吨级矿石泊位、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可满足国际主流的最大等级船舶停靠。106条集装箱航线联通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实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核心港口全覆盖 ,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是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一)历史变迁
大连地区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存繁衍。
- 先秦至西汉时期:先商第三代王相土从今辽东一带移居河南商丘,开辟了蓬莱至大连航线。商末周初,大连地区建有多处石棚,是辽东半岛石棚分布最广、类型最全、数量最多的地区。春秋时期,大连地区青铜文化日趋繁荣,齐桓公为开发辽东,向辽东地区批量移民。战国时期,大连地区属燕国辽东郡辖区。秦汉时期,大连地区仍属辽东郡辖区,西汉时期设置“沓县” ,汉武帝还从山东、河北移民到辽河下游一带和大连地区从事开垦。
- 南北朝至宋朝时期:三国时期,大连地区改称“东沓县”。东汉中后期,义军曾在大连境内长山列岛活动。晋时大连地区称“三山” ,南北朝时期处于高句丽统治之下。隋曾三次东征高丽,大连地区或成为进军路线,或成为战场。唐朝初期,大连地区归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时称“三山浦”。辽朝时,大连地区属东京辽阳府,辽设苏州、复州;金改苏州为金州。
- 元朝至明清时期:元设金复州万户府,明设金州卫,清设金州厅,明清时称“三山海口”“青泥洼口” 。明初,倭寇侵扰沿海,刘江在1419年击败倭寇,保障了海运畅通。1897年,沙俄侵占大连,将其命名为“达里尼”,意为“遥远的城市” 。1899年始称大连市。第一、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侵扰大连地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使大连沦为俄、日殖民地近半个世纪,其中日本殖民统治达40年。
- 中华民国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前,大连一直是日本殖民地。1919年,关东都督府的民政部改为关东厅,1934年改关东厅为关东州厅。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大连获得解放,同年10月,中共大连市委员会组建,并成立大连市政府。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初期,大连地区人民与国民党及日伪汉奸进行斗争,维护社会秩序。1950年12月,大连更名为旅大市,1981年2月再次改称大连市。1984年,大连被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被确定为计划单列市,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被批准为副省级城市。2015年10月,撤销县级普兰店市,设立大连普兰店区。
(二)文化特色
大连独特的历史和地理位置使其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色。
- 移民文化:大连曾是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大量山东人跨海迁徙至此定居,带来了山东的文化、习俗和方言。大连方言属于“胶辽官话”,与烟台、威海等山东沿海城市几乎同源,与东北话有着明显区别。在饮食方面,大连菜以海鲜为主,做法更接近鲁菜胶东流派,如葱烧海参、焖鱼贴饼子等,而非东北的小鸡炖蘑菇、酸菜白肉。大连人在习俗上也信奉妈祖,婚丧习俗与山东胶东地区几乎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