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搅局之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乾元盛世系统》最新章节。
乾清宫西暖阁内的沉重与硝烟似乎还未完全散去,空气中残留着君臣激烈交锋后的凝滞与寒意。窗外,风雪渐紧,鹅毛般的雪片无声地覆盖着琉璃瓦顶,将紫禁城染成一片肃杀的白。赵琰独坐御案之后,指尖依旧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温润的虎符玉佩,目光投向殿门方向,深邃的眼底跳跃着两簇幽微而坚决的火苗。内帑的设立,如同向一潭看似平静、实则污浊的死水投入巨石,激起的不仅是浪花,更是潜藏水底巨鳄的森然利齿。而能否驾驭这滔天巨浪,关键就在即将到来的那个人身上。
【系统:陈元人物资料已调取。】
【陈元:男,36岁。】
【身份:户部陕西清吏司主事(正六品)→内帑总管(正五品)】
【能力评估:理财(A+)、钻营(A)、应变(B+)、忠诚(B-,需持续观察)】
【特质:“市井智慧”、“善察商机”、“胆大心细”、“对传统规则蔑视(可利用)”、“有强烈上升欲望”】
【近期行为扫描(更新):成功利用职务之便,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为陕西灾区购入一批急需药材,节省官银五千两(未中饱私囊)。暗中调查京师几家大钱庄的放贷利钱及运作模式(兴趣点)。对擢升内帑总管感到极度震惊与狂喜,正策马疾驰入宫。】
“陛下,户部陕西清吏司主事陈元,已在殿外候旨。”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那特有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紧绷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殿内的沉寂。他微微躬身,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这个骤然跃上风口浪尖的六品小官,究竟是何等人物?
“宣。”赵琰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只有一种沉凝的威压。
沉重的殿门被无声推开。一股裹挟着雪粒的寒风猛地灌入,吹得殿内的烛火一阵摇曳。一个身影略显踉跄地跨过高高的门槛,几乎是扑倒在地,声音带着长途奔袭后的急促喘息和难以抑制的激动颤抖:“臣……臣户部陕西清吏司主事陈元,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琰的目光如鹰隼般落在阶下伏地的人影上。陈元的官袍下摆沾染了明显的泥雪污迹,显然是策马疾驰而来,顾不得仪容。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并非全然因为寒冷或恐惧,更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如同即将喷薄而出的狂喜和忐忑。这种毫不掩饰的“失仪”,在规矩森严的紫禁城内,显得格外突兀,却又带着一种市井小民骤然得势时的真实感。
“起来回话。”赵琰淡淡道。
“谢陛下隆恩!”陈元再次叩首,这才有些笨拙地站起身,垂首肃立。他不敢抬头直视天颜,但眼角的余光却如本能般飞快地扫过御案、龙椅、殿内陈设,最后落在皇帝那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冷峻威严的侧脸上,随即又迅速垂下。他的呼吸依旧有些急促,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与殿外的风雪形成鲜明对比。
【系统:实时扫描陈元生理状态——心率120次/分(亢奋),肾上腺素水平激增(极度紧张与兴奋混合)。微表情分析:震惊30%,狂喜25%,恐惧20%,强烈期待25%。】
“陈元,”赵琰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如同冰冷的石子投入湖面,“可知朕为何召你?”
陈元身体又是一颤,头垂得更低,声音带着一丝惶恐的沙哑:“臣……臣愚钝!蒙陛下天恩,骤擢天听,实乃……实乃惶恐无地!臣……臣不敢妄测圣意!”他回答得异常谨慎,这是骤然被拔擢至权力旋涡中心的本能反应。
“惶恐?”赵琰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带着一丝洞察的意味,“朕看你,是既惶恐,又惊喜吧?从六品主事,一步登天,跃为正五品内帑总管,执掌朕之私库,独立于户部之外。这泼天的富贵与权柄,砸得你头晕目眩了?”
这话语如同利剑,直刺陈元内心最真实的角落。他脸色瞬间煞白,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声音带着真切的惊慌:“陛下明鉴!雷霆雨露,莫非天恩!臣……臣出身寒微,骤蒙陛下简拔于微末,唯有……唯有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绝不敢有半分非分之想!若有丝毫懈怠贪渎之心,臣……臣甘受凌迟之刑!”他语速极快,额头重重触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皇帝的洞察力让他感到一种无所遁形的恐惧。
赵琰静静地看着他,没有立刻让他起身。殿内只剩下陈元粗重的呼吸声和烛火燃烧的噼啪轻响。无形的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陈元身上,让他感觉脊背都要被冷汗浸透。
“肝脑涂地?”赵琰的声音再次响起,冰冷中带着一丝探究,“光靠表忠心可不够。朕的内帑,不是用来养闲人的。朕问你,你一个六品主事,如何能在户部层层盘剥、积弊丛生之中,为陕西灾区购得低于市价三成的药材,且未中饱私囊?说说看。”
话题陡然转向具体事务,陈元紧绷的神经反而略微松弛了一丝。这是他熟悉的领域,是他赖以在户部这个泥潭中生存并崭露头角的“本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狂跳的心脏,抬起头,虽然依旧不敢直视皇帝,但眼神中多了一丝属于他“市井智慧”的亮光:“回禀陛下!臣……臣不敢欺瞒!此法说来……并不光彩,甚至……有违官场常例!”
“哦?”赵琰挑了挑眉,指尖在玉佩上轻轻一点,“朕,准你说实话。”
“是!”陈元得了旨意,仿佛有了底气,语速加快,带着一种市井商贾般的精干,“药材采购,户部惯例是层层发包。陕西司报需求至户部堂官,堂官批条,再发至太医院或指定皇商采买。其中经手之人,雁过拔毛,层层加码,到了灾民手中,价高质次已是常事!臣……臣绕过堂官批条,私下寻了京城几家信誉尚可、但规模不大的药行东家。”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但看到皇帝鼓励(或者说审视)的眼神,心一横,继续道:“臣对他们言明:此乃赈灾急用,朝廷拨款有限,但若能以最优价格供货,且保证药材地道,日后陕西司若有其他采买,必优先考虑他们!甚至……臣还暗示,若能做成这笔‘样板’,将来或可绕过某些……关节,直接与内府或地方衙门做生意!”
【系统:分析陈元行为模式——利用“未来预期利益”和“打破常规渠道”的诱惑,绕过中间环节,直接与终端供应商谈判。风险:违规操作,易授人以柄。收益:效率提升,成本显着降低。】
“臣并未给任何实质承诺,只是画了一张‘饼’!”陈元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嘲和无奈,“但这些药商,苦于被大皇商和官场关系户压制久矣,这张‘饼’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线生机!他们互相竞价,又恐失了臣这条新路,最终报出的价格,远低于市价!臣再从中挑选两家质优价实者,分单供货,互为制衡。至于那节省下的五千两……”他再次叩首,“臣分文未取!所有账目交割,皆在司内同僚见证之下!臣深知,此等‘捷径’,可一不可再,唯有自身干净,方能在户部立足!”他最后一句,说得异常清晰,带着一种近乎决绝的清醒。
赵琰的眼神微微闪动。这个陈元,果然如系统所判,胆大心细,蔑视规则,却又深谙生存之道,懂得在规则的夹缝中寻找生机,且明白“底线”的重要性。他绕开了盘剥的环节,利用了商贾的逐利心理和渴望打破垄断的需求,达到了目的。这手段,虽上不得台面,却务实有效!这正是赵琰目前最需要的人——一个能打破常规、从死水里捞出活鱼的人!
“有违常例,却能救民于水火;手段取巧,却自身持正。”赵琰的声音听不出褒贬,却让陈元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你倒是个会钻营的明白人。朕的内帑,要的就是这份明白和钻营!但朕要的钻营,是钻营在为国理财、为朕开源之上!而非钻营在贪墨舞弊、结党营私之上!陈元,你可明白?”
“臣明白!臣谨记陛下教诲!必殚精竭虑,为陛下管好内帑,广开财源!”陈元大声应道,额头再次触地,这一次,声音里多了几分发自肺腑的激动。
“很好。”赵琰微微颔首,终于抛出了核心问题,“眼下朝廷最大的难题,便是没钱!国库如洗,灾后重建、九边军饷、朝廷运转,处处告急!李岩追赃,杯水车薪,且阻力重重。朕设立内帑,便是要另辟蹊径。你方才提到,暗中调查京师钱庄的放贷利钱及运作模式?说与朕听听,有何心得?”
终于问到了这个!陈元精神一振,仿佛回到了他最熟悉的领域,连腰板都下意识地挺直了些,言语间那股市井商贾的精明气更浓了:“回陛下!臣……臣确是私下走访了几家钱庄,从通衢大道的‘汇通天下’、‘晋泰隆’,到南城小胡同里的‘恒裕’、‘源丰’小号,都略微打探了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