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民命为薪(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乾元盛世系统》最新章节。

医者仁心,他本能地抗拒着这种对死者躯体的“亵渎”,尤其是在如此尊崇礼教的大胤!这比死亡本身更让他感到恐惧。

李岩似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眼皮沉重地阖上。但片刻之后,他又艰难地睁开一条缝隙,浑浊的目光似乎穿透了低矮的帐顶,投向某个虚无的远方,嘴唇再次极其微弱地蠕动。

艾德里安立刻俯身倾听,然后直起身,声音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清晰地将李岩最后的遗言转述出来,响彻在这小小的隔间,也仿佛穿透了帐幕,回荡在压抑的防疫大营上空:

“李大人说…‘民命…为薪…焚我…照…前路…’”

“民命为薪…焚我照前路……”

学徒喃喃地重复着,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他的心上。他看着李岩那安详中带着决绝的脸庞,看着那双深陷却仿佛燃烧着最后星火的眼睛,巨大的悲恸和一种从未有过的、冲破樊笼的勇气猛地攫住了他!他不再颤抖,猛地俯下身,几乎是扑在地上,颤抖着捡起炭笔,用尽全身力气,在那粗糙的草纸上,一笔一划,力透纸背地记录下这震撼人心的遗言!

帐外,不知何时,已经聚集了一些医官和挣扎着能起身的轻症病患。当“剖视”、“究其毒源”、“民命为薪,焚我照前路”的话语断断续续地传出时,整个区域陷入了一片死寂。紧接着,压抑的、难以置信的抽泣声开始响起,最终汇聚成一片悲声。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医官,颤巍巍地推开挡在身前的人,踉跄着冲进隔间。他看到了床上气息奄奄的李岩,看到了艾德里安包裹的右眼和疲惫的面容,最后目光落在了学徒手中那张墨迹淋漓、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的草纸上。

老医官浑浊的老泪瞬间涌出,他扑通一声跪倒在李岩的床前,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抬起头,布满皱纹的脸上涕泪纵横,声音嘶哑而高亢,带着一种殉道般的悲怆与觉悟:

“大人!老朽…老朽明白了!医者父母心,不在虚礼,而在活人!老朽愿为前驱!纵然身堕无间,遭千夫所指,也定遵大人之志!剖毒源,究病理,以报大人舍身点化之恩!” 他猛地转向艾德里安和那个学徒,“取刀!取记录簿!所有医官,听令!记录李大人此刻体征!准备…准备验查!”

这声嘶喊,如同惊雷,劈开了笼罩在防疫大营上空那层因循守旧、畏惧人言的厚重阴霾!一种以生命为祭献、以实证求真理的悲壮医魂,在瘟疫肆虐的焦土之上,第一次,艰难而顽强地破土而出!

---

“民命为薪,焚我照前路!”

这十个染血的大字,如同燎原的星火,随着李岩身死、遗嘱被医官署正式公布,以惊人的速度从防疫大营席卷而出,点燃了整个京城,更在士林清流之中,投下了一颗威力无匹的惊雷!

翌日清晨,一份誊抄工整、加盖了医官署印信的《李公岩临终遗嘱书》,被张贴在了国子监外最显眼的告示墙上。晨光熹微,薄雾尚未散尽,已有早起的监生和路过的文人驻足围观。

当那惊世骇俗的“剖视吾身,深研毒源”和那振聋发聩的“民命为薪,焚我照前路”映入眼帘时,人群先是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随即,巨大的哗然如同沸腾的油锅,轰然炸响!

“什…什么?!剖视李公遗体?!这…这成何体统!简直是…是禽兽之行!” 一个老儒生脸色煞白,指着告示的手指剧烈颤抖,气得几乎背过气去。

“李公糊涂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毁伤?更何况死后剖视?此乃大不孝!大不敬!必遭天谴!” 有人捶胸顿足,痛心疾首。

“定是那西夷妖医蛊惑!定是!李公病重昏聩,才会留下这等悖逆人伦之语!周阁老(指周廷儒)若在,岂容此等妖言惑众!” 有人悲愤地提起周廷儒,将其视为礼教最后的守护神。

群情汹汹,斥责、怒骂、不解、悲愤的声浪几乎要将告示墙淹没。长久以来深植于心的纲常礼教,与眼前这赤裸裸的、以自身为实验材料的遗嘱,发生了最激烈的碰撞!许多人无法接受,视之为对圣贤教诲的亵渎。

然而,在这片汹涌的斥责声中,一个年轻而清朗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颤抖,艰难地穿透了嘈杂:

“诸位!静一静!请听我一言!”

人群的目光瞬间聚焦。说话者是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监生服的年轻人,他脸色因激动而涨红,胸膛剧烈起伏,正是曾上书直陈时弊、被李岩视为后辈俊彦的陈子龙!他拨开挡在身前的人,大步走到告示墙下,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扫视着愤怒的人群。

“禽兽之行?悖逆人伦?” 陈子龙的声音因情绪激动而有些变调,却异常清晰有力,“那请问诸君!这席卷京畿、吞噬万民的鼠疫,又是什么?是礼法吗?是圣贤文章吗?它认你的纲常伦理吗?!周廷儒引鼠噬城,以万民为刍狗,这就是你们要守护的‘道统’?!”

他指着告示上那力透纸背的字迹,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哭腔和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看看!睁大眼睛看看!李公写的是什么?!‘民命为薪’!他把自己的命,当成照亮我们前路的柴火!他要用自己这副染疫的身躯,去烧穿这瘟疫的迷雾!去为后来者踏出一条生路!这不是禽兽之行,这是圣人之行!是菩萨舍身饲虎的悲悯!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勇!比之周廷儒祸国殃民,孰为禽兽,孰为圣贤?!”

他越说越激动,眼中泪光闪烁:“李公一生,清名直节!他难道不知身后名节重于泰山?他难道不懂‘身体发肤’的道理?他比任何人都懂!但他更懂的是,这煌煌京城之下,每日有多少百姓在哀嚎中死去!有多少父母失去子女,多少孩童沦为孤儿!瘟疫不除,何谈人伦?人命不存,纲常何用?!”

陈子龙猛地指向皇城方向,声音悲怆而高亢:“陛下尚在乾清宫昏迷不醒,生死未卜!戚将军在格物院以血肉筑墙,独臂擎天!艾先生为救人自毁一目!墨师呕心沥血直至失明身死!还有李公!他燃尽了自己最后一点灯油,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不是为了身后虚名!他是要用自己的尸骨,为我们这些活着的人,铺一条能活下去的路啊!”

他环视四周,看着一张张或震惊、或沉思、或依旧愤怒的脸,一字一句,如同泣血:“若连李公此等舍身取义、以命燃灯的壮举,都要被斥为悖逆人伦,都要被口诛笔伐!那我等读圣贤书,所为何来?!圣贤教我们明理,难道就是为了让我们眼睁睁看着万民涂炭,还要守着那僵死的教条,斥责那些真正在泥泞中点燃自己照亮前路的勇者吗?!周廷儒的‘道统’,是让天下人为他的野心殉葬!李公的‘薪火’,是要点燃万民生路!”

“说得好!”

一个苍老而洪亮的声音响起。人群再次分开,只见一位身着二品文官常服、面容清癯的老者在几名官员的簇拥下走了过来。他正是以方正着称的礼部侍郎钱谦益!此刻,这位素来被视为清流中坚的老臣,脸上也充满了复杂的震撼与悲悯。他走到告示前,仔细看了一遍,又看向激动得浑身发抖的陈子龙,长长地、沉重地叹息了一声。

“李公…此乃…此乃以身为烛,照彻幽冥啊……” 钱谦益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转向依旧喧哗的人群,目光扫过那些依旧愤愤不平、尤其提到周廷儒名字的人,语气陡然变得严厉:“尔等迂腐!李公此举,非为毁身,实乃献身!非为悖逆,实乃大仁!若拘泥于‘身体发肤’之小节,而罔顾‘活民万千’之大义,才是真正的不明大义!才是辜负了圣贤教化之根本!至于周廷儒…其倒行逆施,祸国殃民,死有余辜!其‘道统’,不过是为一己私欲粉饰的虎狼之词,岂能与李公舍生取义相提并论?!”

钱谦益的公开表态,尤其是对周廷儒的彻底否定,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人群彻底分裂了。那些顽固斥责的声音被更多的沉默、叹息、以及逐渐升起的敬意所淹没。许多人看着告示上那十个字,再看向国子监的方向,眼中充满了迷茫,也有一丝长久以来被禁锢的思想,开始松动的迹象。陈子龙站在告示下,看着钱谦益,又看向那些神色变幻的同窗和士子,他知道,一道无形的裂痕,已经在这所谓的清流之中,在这沉重的礼教铁幕之上,被李岩以生命为锤,狠狠凿开了!周廷儒虽死,其阴魂不散的“道统”论调,在“民命为薪”的烈焰灼烧下,正迅速失去立足之地。

民命为薪。

这薪火,焚毁的不仅是一具染疫的躯体,更是千年礼教对人心、对真理探索的层层枷锁,以及周廷儒死而不僵的遗毒。它微弱,却顽强地在瘟疫的焦土上燃烧起来,映照着一条布满荆棘、却通往真实与人间的道路。这火光,也必将穿透乾清宫的重重帷幕,照向那位在黑暗中挣扎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