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夏天快来啦》最新章节。

清明的细雨滋润着老宅的天井,砚秋正在给新栽的桂花苗浇水。水珠顺着嫩绿的叶片滚落,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忽然,院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站在雨幕中,手里捧着个古朴的木盒,眉眼间竟有几分顾先生的影子。

“请问,这里是苏州巷三号林砚秋家吗?”男子的声音带着些许台湾口音,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忐忑。砚秋的心猛地一跳,点了点头。母亲闻声从屋里出来,看到男子手中的木盒,脸色微微一变。

“我是顾砚之先生的孙子,顾念秋。”男子自我介绍道,“祖父临终前嘱咐我,一定要把这个木盒送到这里,亲手交给林砚秋女士。”

“顾念秋……”砚秋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念秋”,思念着秋天,思念着那桂花飘香的季节,也思念着海峡对岸的亲人。

男子将木盒递给砚秋,木盒的表面刻着精致的桂花图案,边角处有些磨损,显然已经有些年头了。砚秋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样东西:一本泛黄的日记、一支钢笔、还有一小包桂花种子。

“这是祖父的日记,里面记录了他在台湾的生活,还有对大陆亲人的思念。”顾念秋解释道,“那支钢笔是他当年在金陵女子大学时用的,而这些桂花种子,是从他台北住处那棵桂树上采下来的,他说和金陵的桂花是同一种。”

砚秋拿起那本日记,封面已经有些褪色,但上面的“枕秋记”三个字依然清晰,笔锋苍劲,与顾先生的笔迹如出一辙。她翻开第一页,里面的字迹从工整到后来的颤抖,记录着岁月的流逝和对亲人的牵挂。

“1950年春,台北的桂花还未开放,不知苏州巷的桂树是否抽出了新芽?砚秋是否安好?”

“1965年秋,梦里又回到了金陵的桂香楼,与砚秋一同读书,醒来时泪水已浸湿了枕巾。”

“1988年冬,终于可以寄信回家了,不知砚秋是否还认得我的字迹……”

一页页读下去,砚秋的眼眶渐渐湿润。这些文字,饱含着顾先生对故土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跨越了海峡,穿越了时光,此刻沉甸甸地落在她的手中。

母亲接过那支钢笔,轻轻抚摸着笔帽上的月牙纹,眼中泛起了泪光。“这就是当年顾先生常用来批改作业的那支笔。”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你外婆当年还总说,顾先生的字写得好,尤其是‘砚秋’这两个字。”

顾念秋看着眼前的一切,眼中也满是感慨:“祖父晚年时常提起,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再回金陵,没能再见到林外婆。他说,等他走后,一定要把这些东西送回来,让它们回到属于它们的地方。”

谷雨那天,砚秋和顾念秋一起,将那些桂花种子种在了老宅的天井里,就在那棵百年桂树的旁边。顾念秋小心翼翼地培土,动作轻柔,仿佛在呵护着一份珍贵的记忆。

“祖父说,桂花是有灵性的,只要根还在,无论到了哪里,都会绽放出芬芳。”顾念秋站起身,望着眼前的桂树,“就像我们这个家族,无论相隔多远,血脉和情感都紧紧相连。”

砚秋点了点头,心中深有感触。这些年来,她在老宅里找到的那些物件,顾先生从海峡对岸寄来的那些信件,还有如今顾念秋带来的这些东西,都像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如今终于被串成了一条完整的项链,闪耀着家族记忆的光芒。

立夏的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新栽的桂花苗上。砚秋和顾念秋坐在天井里的石桌旁,翻阅着顾先生的日记,讲述着各自知道的家族故事。母亲端来刚泡好的桂花茶,茶香袅袅,弥漫在空气中,仿佛将两岸的时光都串联在了一起。

“等这些桂花苗长大了,开花了,香气一定能飘得很远。”顾念秋望着那些嫩绿的幼苗,眼中满是期待。

砚秋微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到时候,无论是在苏州的老宅,还是在台北,都能闻到这桂花的香气,就像我们的亲人,无论身在何方,都在彼此思念着。”

老宅的天井里,那棵百年桂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新栽的桂花苗也在努力地生长着。阳光温暖,花香阵阵,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跨越海峡的亲情故事,这个故事里,有思念,有坚守,有传承,更有那永远不会被时光磨灭的家族记忆。而那些散落在岁月里的墨痕、桂香,终将在时光的长河里,继续流淌,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