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剿灭行动,帝国新法(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这种“藏沙”的法子,可把奥斯曼骑兵难住了。

他们原本依托石油的易燃性和马匹的机动性,在沿海平原上追着活僵打,活僵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可到了沙漠里,优势瞬间荡然无存。

石油固然在沙漠里也容易挖,但沙漠面积太大,骑兵们要深入追击,就得携带足够的饮水和馕饼——

沙漠里烈日灼人,水喝得极快,一旦补给耗尽,士兵和马匹会先一步渴死,比遇到活僵还危险。

更棘手的是,活僵根本不需要呼吸,就算不小心陷入流动的沙漩,也不会窒息死亡,顶多在流沙里沉睡几天,等沙漩把它们卷到别处,再慢悠悠爬出来继续游荡,像打不死的幽灵。

埋在沙里的活僵,渐渐成了骑兵的致命威胁——

只要小股骑兵靠近藏尸区域,沙层下就会突然伸出十几只僵硬的手,死死拽住马腿,把受惊的马匹拖倒在地,再将摔懵的骑手拖进流沙与尸群里,转眼就没了动静。

奥斯曼帝国见剿杀代价太大,只能暂时下令撤军,可新的难题很快就摆在朝堂面前:

若不彻底清除沙漠里的活僵,就只能放弃阿拉伯半岛的疆域;

可这片土地一旦丢失,奥斯曼与北非属地的陆路联系就会彻底中断。

完全靠海军维系两地沟通根本不现实——

西班牙地中海舰队的战船数量和火炮威力摆在那儿,奥斯曼海军根本没法随时护送商船,稍有不慎就是船毁人亡。

西班牙地中海舰队也有自己的重任——

他们必须牢牢守住直布罗陀海峡与地中海东部海域,为从红海过来的商船提供全程护航。

要知道,当时亚洲与欧洲之间最快的商贸通道,就是从印度走红海,穿过西奈半岛,再进入地中海抵达欧洲港口,这条航线上运送的香料、丝绸、瓷器,是欧洲贵族财富的重要来源,容不得半点差池。

论地中海舰队的实力,西班牙完全碾压奥斯曼——

西班牙的“盖伦船”体型更大,能搭载更多火炮,船员也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水手;

而奥斯曼海军大多是改装的商船,火炮射程短,还经常缺员。

这也导致奥斯曼海军只能龟缩在自家海岸线附近,偶尔要去亚历山大港运送物资,都得提前几天规划好绕远的路线,趁着夜色小心翼翼地避开西班牙舰队的巡逻范围,根本不敢有半点正面抗衡的念头。

如此一来,阿拉伯半岛的陆路,就成了奥斯曼与北非属地联系的唯一安全路径——

一旦陆路被活僵切断,北非的粮食、兵员就无法运到东部,东部的武器也送不到北非。

所以,阿拉伯半岛的活僵必须再次提上剿杀日程,哪怕沙漠环境再恶劣,士兵伤亡再大,也没有退路可言。

至于北非是否也有活僵渗入,奥斯曼帝国心里始终存着疑虑,却只能强行安慰自己“没有”。

毕竟北非的地形比阿拉伯半岛更复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