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最新章节。

朱能等人目睹这一切,不禁莞尔摇头。

他们都是行家,自然看得出薛禄是否留力,只是他们未曾料到,李武一番举动竟能既让朱高煦心悦诚服,又激发了他的斗志。

这招软硬兼施堪称天衣无缝。

朱能忍不住再次端详李武。

李武正笑意盈盈地与朱高煦交谈,显得亲切随和,全然不像深藏城府之人,这让朱能有些失神。

但很快,朱能便恢复理智。

无论李武是谁,终究是他的挚友。

能够共患难的那种朋友。

这就够了。

...

夜幕降临之时。

李武的住处里,他属下的十名百户齐聚一堂,张武也在其中。

张武暂时担任试百户,但实际上已履行百户职责。

此役结束后,若无变故,他的地位想必也会随李武一同提升。

朱高煦与曹小满是李武的贴身侍卫,立于一旁。

当晚议事的核心内容并不复杂,主要是让大家适应新身份。

在座之人彼此熟识,之前都是骑军大营中的百户,如今李武升任千户,众人需要一个过渡期。

因此,当晚的交流较为轻松随意。

大家围绕此次战役各抒己见,直至散席时,李武才摆出千户的派头,对百户们的分工做了简单安排,诸如值营、探哨之类的老生常谈。

这些安排并无创新,均沿袭旧制。

李武特意重复强调一番,意在表明自己已成为当家之人。

其他懂规矩者严肃领命。

李武见状颇为满意,心想先前在营地树立的威信没有白费,这次任命进行得还算顺利,虽不能做到人人服气,但至少都能积极配合。

这样便很好。

待众人离去,朱高煦不屑地嘟囔道:“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事要议,结果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李武瞥了他一眼。

“打仗打的就是这些琐碎之事,稍有不慎,就可能中了敌人的圈套。”

说完,李武不满地瞪了朱高煦一眼,语重心长地说:“再说,要想赢得人心,就得从小事入手。

你要放下燕王府公子的身份,多与士兵拉近关系,看看他们会否对你更加亲近。”

曹小满附和道:“没错,大人一向关心下属,威望极高。”

朱高煦本想反驳几句,但看到曹小满一脸崇敬的模样,心中有所触动,便说不出口了,转而沉默不语。

……

接下来的几天,探子不断派出,侦查阿扎失里的逃跑路线。

探明后,大军随即启程追赶。

此时的大明边军实力超群,尤其是朱元璋多次北伐后,蒙古各部被打得狼狈不堪,又恢复了游击战术,这令所有将领头疼不已。

每次追击,阿扎失里总是能逃脱,几次下来,众人都有些厌倦。

李武压力山大。

他们骑兵隶属前军前锋营,承担着重要的侦查任务。

这一天,李武正在查看地图,思考阿扎失里可能逃往何处。

顺着他们的行军轨迹观察时,目光忽然定格在一个位置上。

黑山岭。

此地以东连接朵颜部,西边是福余部,而北方不远处就是额勒伯克。

李武正沉思于此,曹小满忽然进来通报:“大人,有几个蒙古人由斥候带来,声称要拜见您。”

李武微微蹙眉问:“他们说了什么没有?”

“只说是来自白城的旧识。”

曹小满答道。

李武略作沉吟,随即站起身子向外走去:“走吧,一起去看看。”

当李武见到这几个蒙古人时,不禁露出笑意,快步上前,拍了拍为首的那人的肩膀说道:“真是意外,在这儿还能遇到你。”

此人正是朵颜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

脱鲁忽察儿笑言:“自白城一别,甚是挂念,得知您在此,便迫不及待前来拜访,莫要怪我莽撞。”

李武摆手笑道:“哪会怪你,快请入内,外头寒冷,咱们到营帐里细谈。

提起白城那段日子,多亏你关照,我至今难忘……”

一边寒暄,李武一边将脱鲁忽察儿引入营帐深处。

他隐约觉得,脱鲁忽察儿定有重礼相赠。

然而,还未等他们靠近主帐,又有消息传来——还有几名蒙古人想要求见李武。

李武略感惊讶,但还是带着笑意对脱鲁忽察儿说道:“看来今日真是吉星高照,又有熟人来访,不妨一同相见如何?”

这番话显然是试探。

脱鲁忽察儿稍加思索后点头:“既是同一时间到来,那见上一面也无妨。”

李武立即领悟,这些显然也是来献礼的。

只是此刻他不能丢下脱鲁忽察儿独自迎接他人,于是让曹小满带这些人进来。

当他与脱鲁忽察儿进入主帐后不久,曹小满便领着后来者到了,二人定睛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复杂。

新到的竟然是阿鲁台。

李武心中一阵尴尬,同时对阿鲁台的来意感到疑惑。

脱鲁忽察儿送礼尚可理解,但阿鲁台此行难道也是送礼?要知道,李武亲手所杀的阿扎失里的儿子可是阿鲁台的妹夫。

然而,还未等李武开口,脱鲁忽察儿和阿鲁台便针锋相对起来。

脱鲁忽察儿冷笑一声:“阿鲁台,想不到你如此心狠手辣。”

阿鲁台一愣,随即冷笑道:“彼此彼此,我还以为你的动作会更慢一些呢。”

脱鲁忽察儿毫不在意,哼哼两声:“比起你,刚结亲就背后使坏,倒是挺干脆的。”

“这样也算联姻?才没多久我那妹妹就成寡妇了,我都把她接回来了。”

阿鲁台语气激动地说。

李武听后觉得有些难堪,毕竟阿鲁台以前对他很是友好。

然而阿鲁台却完全没察觉到李武的尴尬,反而满心感激地对他说:“说到这事,我还得多谢你呢。

要是我知道阿扎失里反叛大明,绝不会答应这门亲事。

你干得好,也算是救了我妹妹。”

李武愣住了,随后挠了挠鼻子问:“但说出去终究是他妹婿,你真不怪我?”

阿鲁台一脸不解。

“为何要怪?妹妹只有一个,你要是杀了她也许会怨恨,但妹婿哪能固定不变,一个妹妹难道还愁找不着几个妹婿?”

阿鲁台一本正经地说道。

李武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嘶。

这话说得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说到这里,阿鲁台转头看着脱鲁忽察儿:“咱们今晚都到这里,目标一致,都不看好阿扎失里,所以没必要争斗了。”

说完,阿鲁台眼睛转了几圈,仔细打量了一番脱鲁忽察儿,试探性地提出:“说到我妹妹守寡的事,如果你有合适的子侄,不如咱们结个亲如何?”

此话一出,直接把李武惊得不轻。

但出乎意料的是,脱鲁忽察儿居然认真思考起来,最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全然没了之前的冷漠模样:“老弟啊,你妹妹长得这么漂亮,我早就有这想法了,即便没有适龄子侄,我也愿意亲自来完成这桩婚事。”

说着,两人握着手,看起来已似一家人。

李武无语地拍了拍桌子:“两位先别急着谈亲事,今晚来这儿的目的总该跟我说说吧。”

两人这才严肃起来,互相谦让一番后,阿鲁台开口道:“额勒伯克给阿扎失里派了援军,打算埋伏你们。”

“派了多少人?”

李武追问。

“具体不清楚,但至少两万。”

李武一边思索一边说道:“不怕他们打,就怕他们逃。

既然要打,我们大明骑兵照样能应对,他们在哪设伏?”

两人目光齐刷刷投向地图,阿鲁台更是上前指着一处位置。

黑山岭。

李武眉头一挑,这确实是个好伏击地点。

之后再无人言语,只剩下李武静静沉思。

许久,李武展颜一笑,问道:“两位要不要跟我去拜见燕王殿下?”

阿鲁台两人顿时喜上眉梢。

他们盼的就是这个时机,不管李武是百户还是千户,这份人情他都承受不起,这需要燕王亲自来承揽。

燕王坐镇北平,若想结交大明,首先要与他搞好关系。

要知道宣府以东,宁王、辽王还未就藩,燕王便是如今地位最高之人。

不仅如此,在他们的观念里,就像所有人都相信朱标会登基一样,他们也认定燕王会长期驻守北平。

在这种情况下,阿鲁台等人虽然未必特别看重朱标,但对燕王却绝不会忽视。

……

世事如此,人心亦然,个个都精明得很。

李武并未点破阿鲁台二人的算计。

他转身交代始终在一旁的朱高煦,让他去告知张武,召集一支队伍,随同前往中军见朱棣。

朱高煦早已在帐内听完李武等人的交谈,此刻脸颊通红,情绪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持,一听李武吩咐,立刻跑出去寻找张武去了。

阿鲁台目光微闪,看似随意地问:“你的亲兵,年纪是不是有些小?”

他一直注意着朱高煦,很清楚这名亲兵与最初领他们入帐的曹小满完全不同,至少曹小满不会全程留在帐中,毫无顾忌地倾听他们的对话。

李武明白阿鲁台的试探之意,但他不打算向这两人透露朱高煦的身份,于是笑着装傻道:“年纪小挺好的,你可以试试,他会听话。”

阿鲁台脑中浮现无数疑问。

听话?骗谁呢?

他不信李武找不出几个成年的、听话的亲兵。

不过阿鲁台是个懂得进退的人,听李武这么讲,便不再纠缠于此话题。

帐中一时静默。

很快,张武等人赶到,李武等人随即启程。

夜幕降临,一队快骑疾驰而过。

到达中军报备后,李武带着阿鲁台二人进入朱棣的主营。

朱棣此时盔甲未卸,手扶兵器架,英气勃发地站在沙盘前,正在思考大军部署是否周全,有没有疏漏,正沉思之际,听见身后传来声响,转头一看,脸上浮现出笑意。

他得到的消息只是李武前来,并未提到阿鲁台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