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最新章节。
朱能等人目睹这一切,不禁莞尔摇头。
他们都是行家,自然看得出薛禄是否留力,只是他们未曾料到,李武一番举动竟能既让朱高煦心悦诚服,又激发了他的斗志。
这招软硬兼施堪称天衣无缝。
朱能忍不住再次端详李武。
李武正笑意盈盈地与朱高煦交谈,显得亲切随和,全然不像深藏城府之人,这让朱能有些失神。
但很快,朱能便恢复理智。
无论李武是谁,终究是他的挚友。
能够共患难的那种朋友。
这就够了。
...
夜幕降临之时。
李武的住处里,他属下的十名百户齐聚一堂,张武也在其中。
张武暂时担任试百户,但实际上已履行百户职责。
此役结束后,若无变故,他的地位想必也会随李武一同提升。
朱高煦与曹小满是李武的贴身侍卫,立于一旁。
当晚议事的核心内容并不复杂,主要是让大家适应新身份。
在座之人彼此熟识,之前都是骑军大营中的百户,如今李武升任千户,众人需要一个过渡期。
因此,当晚的交流较为轻松随意。
大家围绕此次战役各抒己见,直至散席时,李武才摆出千户的派头,对百户们的分工做了简单安排,诸如值营、探哨之类的老生常谈。
这些安排并无创新,均沿袭旧制。
李武特意重复强调一番,意在表明自己已成为当家之人。
其他懂规矩者严肃领命。
李武见状颇为满意,心想先前在营地树立的威信没有白费,这次任命进行得还算顺利,虽不能做到人人服气,但至少都能积极配合。
这样便很好。
待众人离去,朱高煦不屑地嘟囔道:“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事要议,结果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李武瞥了他一眼。
“打仗打的就是这些琐碎之事,稍有不慎,就可能中了敌人的圈套。”
说完,李武不满地瞪了朱高煦一眼,语重心长地说:“再说,要想赢得人心,就得从小事入手。
你要放下燕王府公子的身份,多与士兵拉近关系,看看他们会否对你更加亲近。”
曹小满附和道:“没错,大人一向关心下属,威望极高。”
朱高煦本想反驳几句,但看到曹小满一脸崇敬的模样,心中有所触动,便说不出口了,转而沉默不语。
……
接下来的几天,探子不断派出,侦查阿扎失里的逃跑路线。
探明后,大军随即启程追赶。
此时的大明边军实力超群,尤其是朱元璋多次北伐后,蒙古各部被打得狼狈不堪,又恢复了游击战术,这令所有将领头疼不已。
每次追击,阿扎失里总是能逃脱,几次下来,众人都有些厌倦。
李武压力山大。
他们骑兵隶属前军前锋营,承担着重要的侦查任务。
这一天,李武正在查看地图,思考阿扎失里可能逃往何处。
顺着他们的行军轨迹观察时,目光忽然定格在一个位置上。
黑山岭。
此地以东连接朵颜部,西边是福余部,而北方不远处就是额勒伯克。
李武正沉思于此,曹小满忽然进来通报:“大人,有几个蒙古人由斥候带来,声称要拜见您。”
李武微微蹙眉问:“他们说了什么没有?”
“只说是来自白城的旧识。”
曹小满答道。
李武略作沉吟,随即站起身子向外走去:“走吧,一起去看看。”
当李武见到这几个蒙古人时,不禁露出笑意,快步上前,拍了拍为首的那人的肩膀说道:“真是意外,在这儿还能遇到你。”
此人正是朵颜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
脱鲁忽察儿笑言:“自白城一别,甚是挂念,得知您在此,便迫不及待前来拜访,莫要怪我莽撞。”
李武摆手笑道:“哪会怪你,快请入内,外头寒冷,咱们到营帐里细谈。
提起白城那段日子,多亏你关照,我至今难忘……”
一边寒暄,李武一边将脱鲁忽察儿引入营帐深处。
他隐约觉得,脱鲁忽察儿定有重礼相赠。
然而,还未等他们靠近主帐,又有消息传来——还有几名蒙古人想要求见李武。
李武略感惊讶,但还是带着笑意对脱鲁忽察儿说道:“看来今日真是吉星高照,又有熟人来访,不妨一同相见如何?”
这番话显然是试探。
脱鲁忽察儿稍加思索后点头:“既是同一时间到来,那见上一面也无妨。”
李武立即领悟,这些显然也是来献礼的。
只是此刻他不能丢下脱鲁忽察儿独自迎接他人,于是让曹小满带这些人进来。
当他与脱鲁忽察儿进入主帐后不久,曹小满便领着后来者到了,二人定睛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复杂。
新到的竟然是阿鲁台。
李武心中一阵尴尬,同时对阿鲁台的来意感到疑惑。
脱鲁忽察儿送礼尚可理解,但阿鲁台此行难道也是送礼?要知道,李武亲手所杀的阿扎失里的儿子可是阿鲁台的妹夫。
然而,还未等李武开口,脱鲁忽察儿和阿鲁台便针锋相对起来。
脱鲁忽察儿冷笑一声:“阿鲁台,想不到你如此心狠手辣。”
阿鲁台一愣,随即冷笑道:“彼此彼此,我还以为你的动作会更慢一些呢。”
脱鲁忽察儿毫不在意,哼哼两声:“比起你,刚结亲就背后使坏,倒是挺干脆的。”
“这样也算联姻?才没多久我那妹妹就成寡妇了,我都把她接回来了。”
阿鲁台语气激动地说。
李武听后觉得有些难堪,毕竟阿鲁台以前对他很是友好。
然而阿鲁台却完全没察觉到李武的尴尬,反而满心感激地对他说:“说到这事,我还得多谢你呢。
要是我知道阿扎失里反叛大明,绝不会答应这门亲事。
你干得好,也算是救了我妹妹。”
李武愣住了,随后挠了挠鼻子问:“但说出去终究是他妹婿,你真不怪我?”
阿鲁台一脸不解。
“为何要怪?妹妹只有一个,你要是杀了她也许会怨恨,但妹婿哪能固定不变,一个妹妹难道还愁找不着几个妹婿?”
阿鲁台一本正经地说道。
李武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嘶。
这话说得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说到这里,阿鲁台转头看着脱鲁忽察儿:“咱们今晚都到这里,目标一致,都不看好阿扎失里,所以没必要争斗了。”
说完,阿鲁台眼睛转了几圈,仔细打量了一番脱鲁忽察儿,试探性地提出:“说到我妹妹守寡的事,如果你有合适的子侄,不如咱们结个亲如何?”
此话一出,直接把李武惊得不轻。
但出乎意料的是,脱鲁忽察儿居然认真思考起来,最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全然没了之前的冷漠模样:“老弟啊,你妹妹长得这么漂亮,我早就有这想法了,即便没有适龄子侄,我也愿意亲自来完成这桩婚事。”
说着,两人握着手,看起来已似一家人。
李武无语地拍了拍桌子:“两位先别急着谈亲事,今晚来这儿的目的总该跟我说说吧。”
两人这才严肃起来,互相谦让一番后,阿鲁台开口道:“额勒伯克给阿扎失里派了援军,打算埋伏你们。”
“派了多少人?”
李武追问。
“具体不清楚,但至少两万。”
李武一边思索一边说道:“不怕他们打,就怕他们逃。
既然要打,我们大明骑兵照样能应对,他们在哪设伏?”
两人目光齐刷刷投向地图,阿鲁台更是上前指着一处位置。
黑山岭。
李武眉头一挑,这确实是个好伏击地点。
之后再无人言语,只剩下李武静静沉思。
许久,李武展颜一笑,问道:“两位要不要跟我去拜见燕王殿下?”
阿鲁台两人顿时喜上眉梢。
他们盼的就是这个时机,不管李武是百户还是千户,这份人情他都承受不起,这需要燕王亲自来承揽。
燕王坐镇北平,若想结交大明,首先要与他搞好关系。
要知道宣府以东,宁王、辽王还未就藩,燕王便是如今地位最高之人。
不仅如此,在他们的观念里,就像所有人都相信朱标会登基一样,他们也认定燕王会长期驻守北平。
在这种情况下,阿鲁台等人虽然未必特别看重朱标,但对燕王却绝不会忽视。
……
世事如此,人心亦然,个个都精明得很。
李武并未点破阿鲁台二人的算计。
他转身交代始终在一旁的朱高煦,让他去告知张武,召集一支队伍,随同前往中军见朱棣。
朱高煦早已在帐内听完李武等人的交谈,此刻脸颊通红,情绪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持,一听李武吩咐,立刻跑出去寻找张武去了。
阿鲁台目光微闪,看似随意地问:“你的亲兵,年纪是不是有些小?”
他一直注意着朱高煦,很清楚这名亲兵与最初领他们入帐的曹小满完全不同,至少曹小满不会全程留在帐中,毫无顾忌地倾听他们的对话。
李武明白阿鲁台的试探之意,但他不打算向这两人透露朱高煦的身份,于是笑着装傻道:“年纪小挺好的,你可以试试,他会听话。”
阿鲁台脑中浮现无数疑问。
听话?骗谁呢?
他不信李武找不出几个成年的、听话的亲兵。
不过阿鲁台是个懂得进退的人,听李武这么讲,便不再纠缠于此话题。
帐中一时静默。
很快,张武等人赶到,李武等人随即启程。
夜幕降临,一队快骑疾驰而过。
到达中军报备后,李武带着阿鲁台二人进入朱棣的主营。
朱棣此时盔甲未卸,手扶兵器架,英气勃发地站在沙盘前,正在思考大军部署是否周全,有没有疏漏,正沉思之际,听见身后传来声响,转头一看,脸上浮现出笑意。
他得到的消息只是李武前来,并未提到阿鲁台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