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最新章节。

\"罢了,大丈夫有何可忧?殿下对你信任有加,许多人求都求不来呢。”谭渊挺直身体说道。

说完,他随意靠在椅背上,忽然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

\"军中的事暂且不说,眼下至少有一桩喜事值得庆祝,咱们不妨先处理一下。”

\"什么事?\"

谭渊的笑容更加灿烂:\"你自己猜猜看?\"

李武顿时觉得事情不太妙。

...

------------

中堂的风柔和而清新,悄无声息地穿梭其中,偶尔夹杂着泥土翻新的气息,随即又消失不见。

李武揉着眉心,欲言又止:\"这件事是不是太仓促了?不如改天再说吧?\"

\"你知道是什么事吗?\"谭渊挑挑眉,饶有兴致地看着李武。

李武翻了个白眼,道:\"我又不是傻子,怎么会不清楚?\"

这话出口,谭渊猛地一拍桌子,沉声道:“你既然清醒得很,怎么还在这儿啰嗦?上次让你去王真家的事,至今多久了,你可曾动过一根手指?非要我亲自登门?是觉得我不够资格管这事?还是觉得王真的女儿配不上你?”

嘿。

这一不小心,竟被谭渊绕进去了。

看谭渊此刻一本正经的样子,好像就为了这件事而来。

“说啊!哑巴啦?”

谭渊斜睨李武,嘴角带笑。

李武哑口无言。

说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好说的?

管不得?配不上?

谭渊见李武不说话,冷哼几声,趁机继续说道:“告诉你小子,娶了王真家的女儿,划算得很。

那丫头我见过,生得标致,虽然胖点,但也挑不出别的错处。”

嗯?

李武抬起头,目光落在谭渊脸上。

谭渊对“错处”

的定义是不是有些独特?胖也算不上?

算了,不管算不算,李武心中期待的分量已从八十分降到六十分。

然而,谭渊还在滔滔不绝。

“还有件事要提醒你,别以为是我逼你。

王真对他闺女那是疼得紧,这次去他家吃饭,不过是让他娘俩看看你罢了。

要是她们看不上你,我也没多费劲,到时候你也别来找我,爱去哪儿去哪儿。”

额……李武在心里默默补上一条:被宠坏的。

谭渊成功地将李武的期待值拉低至五十分。

“不过嘛,你也不必太过担忧。”

谭渊宽慰李武道:“王真对你的观感还算不错,不然也不会答应咱们去他家吃饭。”

“已经敲定了?”

李武瞪大眼睛,一脸惊讶。

“敲定了。”

谭渊点头肯定地说:“就在明天。

告诉你小子,不管明天有什么事,都给我推了。”

李武揉了揉眉心,苦笑道:“行吧,事情都到这一步了,还能往哪儿躲?明天必定陪你一块去。”

“这才是你应该做的。

你小子的优点就在于此,啥事都不怵,遇到就敢往前冲,这种性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谭渊讲完后,话锋突转,继续说道:\"不过呢,凡事都要讲究方法策略。

你瞧王真那壮实的模样,他家千金却不像他,更随她娘,不太喜欢粗鲁专横的人。

为此,这姑娘还数落过王真呢。

所以你明天最好装得...对了,怎么说好呢...文雅点,别像在军营里那样大喊大叫的。”

\"明白了。”李武无奈地答应道。

这位千金又多了一项缺点——霸道自大。

李武对她已有些失望。

说到这儿,李武甚至怀疑谭渊是不是特意来替她说媒的了,他话里几乎没提对方的优点。

想到这里,李武叹气道:\"谭叔,我得劝您一句,往后您还是少干这种牵线搭桥的事吧,这活儿实在不适合您。”

\"你怎么这么说?我觉得挺合适啊。”谭渊瞪着他。

李武再次叹气:\"就凭您的口才,也就我算是您的晚辈,还能忍着您。

要是您给别人说媒,我担心您会被人家赶出来。”

谭渊笑着调侃李武。

\"可笑!\"

李武:\"...\"

...

夜晚降临。

李武躺在床铺上,满脑子都是婚事,这让他心情沉重。

他试图在脑海里描绘王真女儿的模样。

然而无论怎么想,不论勾勒多少次,从外貌到性格再到生活习惯,始终找不到令他满意的地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穿越至此,难道就要和这样一个不投缘、不合适的女子成亲吗?

李武猛然摇头。

绝不可能。

无论如何,他必须找到一个真正合心意的。

随着夜幕加深,李武渐渐进入梦乡,在梦中遇见了一个特别美丽的姑娘,并且发生了些暧昧的事。

第二天清晨醒来,年轻的身体微微出汗。

李武简单整理一番后,坐在床上琢磨今天该怎么应付去王真家的事。

这是躲不掉的,但总要想办法避免事情往坏处发展。

思索片刻,没想出什么好主意,只能到时候随机应变了。

既然王真家的千金讨厌嚣张跋扈的行为,那他就表现得谦和一些。

这样谁也不会得罪。

至于王真家千金是否真如谭渊描述得那般优秀,李武顾不上那么多了。

他不愿自己的婚姻掺杂半点风险,若是真的错失良缘,也只能认命。

都怪谭渊多事。

临近正午时分,李武向家人打过招呼便外出。

他先到谭渊家中,随后与谭渊一同前往王真的住处。

王真的家中菜肴已备好,王真见李武和谭渊到来,略作寒暄后,三人便围坐用餐。

李武环视四周环境。

这房间显然有两个入口,他们从前面进入,而屏风放置的位置有些奇怪,显得格格不入。

李武心中明镜似的,料定这屏风之后不久便会有人藏身,窥探他的言行举止。

心知肚明后,李武开始有所动作。

王真性格豪爽直白,经李武一番挑唆,很快便与他开始斗酒。

李武为显出粗犷之态,不顾及谭渊和王真的身份,肆无忌惮地喧哗起来。

清醒的谭渊多次试图制止李武,甚至忍不住两次敲击李武的后脑。

但李武全然不在意。

不知过了多久。

一名仆人走近,在王真耳边轻声耳语。

待仆人离去后,王真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菜,看似漫不经心地说:“李武啊,要不要去前院走走?”

李武愣住了。

什么意思?

谭渊反应迅速,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问道王真:“嫂子和小娟是不是很满意?”

王真故作姿态地维持着架子:“说什么呢,这才初次见面,总得让他们多接触一下。”

李武瞬间冷汗直冒,方才饮下的酒全都化作了清醒。

这怎么就能满意了?

不是说讨厌这样的喧闹吗?

谭渊就不能说点实在话?

“这不大妥当吧。”

李武直言,他无需猜测,此刻王家的小娟必定也在前院。

王真挥了挥手:“我们武将之家,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

说到这里,不知是酒劲上来了还是怎么回事,又指向屏风说道:“说实话,连这屏风都觉得多余,想看就大大方方看呗,喜欢与否直接表明,我们武将之家还会在意这个?偏偏是我家那位,出身于大户人家,对这些繁文缛节特别看重。”

李武一时语塞。

他摸了摸自己的脸。

他知道自己的面容英俊刚毅。

难道又是这张脸,让她们动摇了立场?

---

朱玉英啊朱玉英

王真的宅院不算小,李武跟着引路之人穿过一条长廊,终于抵达一座庭院。

庭院中绽放着几朵鲜花。

在那些花丛附近,有一座凉亭,亭中坐着一位女子。

李武初次见到王娟。

令李武意外的是,王娟长得并非他想象中的那般不堪,谭渊提到的略显丰满,在她身上反而是种恰到好处的韵味,并不会让人觉得突兀,仔细打量之下,更有一种自然的美感。

这与王娟的骨架有关,即便她此刻坐着,李武也能大概判断出她的身高不算低。

像王娟这样的体型,身上若是赘肉过多,旁人看来难免会觉得壮硕臃肿。

然而,只要稍加留意,整体比例依旧令人赏心悦目。

此时,王娟正专注地看着花,侧脸映入李武眼中,透着一股恬静之气。

这姑娘似乎没有那么糟糕,李武心中暗忖。

但……

终究不是他的类型,总是少了几分。

李武思索片刻,决定表现出粗俗的一面。

远远地,李武开口喊道:

“喂,王家妹子,这些花有什么好看的,不如陪我闲聊几句?”

王娟忽然听见声音,并未惊慌,抬头望向李武的方向,微微站起,带着浅笑点了点头。

“好啊。”

在这短短的话语间,李武已靠近,也不等王娟邀请,径直坐下,随即陷入了沉思。

该聊些什么呢?

王娟似乎察觉到李武的窘迫,再次落座后,轻声笑道:“李家哥哥,不喜欢赏花吗?”

有了这一句铺垫,李武自然而然接上了话,直接摇头说道:“谁有那份闲情逸致,依我看,还不如练几套拳脚,这拳呀,种类繁多,我还听说过一种叫七伤拳的,据说伤人伤己,十分可怕,不过估计早就失传了……”

李武话一出口便滔滔不绝,从拳术聊到江湖轶事,从小说故事再转到街头趣闻,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无需主题引导,有时甚至胡编乱造。

于是,亭子里不断传来他的声音。

远处的人听到后,都觉得李武用心讨好,确实卖力。

李武擅长交谈,脑海里装着各种杂乱无章的想法,只要想说,就停不下来。

而王娟始终静静聆听,偶尔附和几句,随后继续耐心地听李武长篇大论。

就这样,两人聊了一个多时辰。

李武抬头望了望天,觉得时候差不多了,突然间便住了口,有点尴尬地笑了笑:“光顾着自己说话了,没考虑你喜不喜欢听。

我也无奈,身边都是这些事,或许你感兴趣的,我倒没接触过。”

“没关系,虽然不算特别喜欢听,但还算有趣。”

嗯?

李武略感意外,不过想到自己的表现,在王娟心中的印象至少不会加分,也就不再多想。

他起身告辞,王娟带着笑意,也没挽留。

可李武刚走几步,背后又传来王娟的声音。

“李家哥哥。”

李武回过头,看见站起的王娟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犹豫片刻后开口说道:“我觉得李家哥哥平时不该是这样的。”

李武脑袋轰的一声,下一秒看着王娟闪亮的眼睛,顿时明白了。

这丫头,怕是挺机灵的。

随即,李武再也不敢久留,一边挥手一边说道:“怎么可能,要是我平时不是这样,还能是那种样子?我李武一向表里如一。”

王娟看着李武狼狈逃开的模样,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不一会儿。

王娟的母亲李氏走近,轻轻握着她的手,含笑问:“感觉如何?”

王娟思索片刻答道:“确实如母亲所言,是个懂分寸的,而且似乎还蛮有见识,只是……”

说到这里,王娟停住了。

她本想说李武看起来对婚事并不热衷,但转念一想,还是没说出口。

既然无意结亲,还来登门,难免让人有些不悦。

或许还会伤及两家交情。

想到这里,王娟也恍然大悟,李武这般行事,恐怕也是难以推辞,才使出这招。

李氏没注意到王娟隐去的后半句,得意地说:“我的眼力不错,他们吃饭时我就看出来了,再随意的人,再的行为,真正知礼的人骨子里还是会守规矩的。

你看,我没错吧,让你多接触接触。”

说着说着,李氏反应过来:“哎呀,把你妈我都绕晕了,我是问你对他有什么感觉?要是合适,我就让爹给谭叔传个话。”

王娟低头沉思一阵,抬起头时脸上又浮现出笑意:“再看看吧,不急。”

她边说着,边眺望李武离去的身影,心中盘算着,即便真要结为姻亲,那也得让他自己愿意登门才行,毕竟谁不是有点骄傲的脾气呢。

……

李武和谭渊离开王真家后,同行了一段,分道扬镳时才互相告别,各自回家。

路上,李武再次想起了王娟。

并非特别难忘,只是忽然觉得她确实很有教养。

这么想着,李武又忍不住数落谭渊,再优秀的姑娘,经他一说都能变得平庸,随后又回想起上次和顾明他们逛半掩门的事,不禁摇头叹气。

这些当兵的,办事总让人不放心。

就在那时,清水胡同口,一顶雅致的小轿静静藏于暗影之中,四个轿夫肃立在一旁,一个小丫鬟站在胡同口探头张望远方。

看见李武走近,小丫鬟急忙跑回去。

“郡主,郡主,来了来了,他来了!”

轿中的朱玉英紧张地握紧指尖,心中不断鼓励自己,朱玉英啊朱玉英,连狼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怕的,不过就是想再见一面罢了。

接着,朱玉英深深吸了口气,对外面的人吩咐道:“照之前的计划行事,都别出错,要是办砸了,看我不收拾你们。”

四个轿夫战战兢兢地连连应诺。

只有那个小丫鬟仗着受宠,自信满满地说:“郡主放心,奴婢叮嘱了好几遍,绝不会出问题。”

……

关于四妹五妹的教养问题

教养一直是人们看重的一项能力。

李武对此也不例外。

见到王娟的气质与教养后,李武马上联想到自家的妹妹们,二贤倒还好,李武并不担心,小六年纪尚小也不急,唯独四妹五妹,快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相较之下,与王娟相比差距不小。

似乎家里传授给她们的仅限于针线活、做饭洗衣之类的家务事,至于如何做人或者对社会的理解则严重不足。

人的聪慧或许是天赐,但智慧却需经历世事才能获得,要么有人指点,要么就得靠时间,一点一点从经历中总结。

李武苦恼地叹了口气。

这可该怎么教导呢?

正沉浸在思绪里时,忽然有人迎面疾奔而来,他下意识想要躲避,却已来不及,被那人重重撞退了三大步。

要知道李武绝非柔弱女子。

连他这样的身手都承受不住,可想而知撞人的力量有多大。

那人身背轿子,带着随从摇晃了数下,随后“砰”

地一声将轿子砸在地上,轿内之人轻哼一声,吓得抬轿的四人赶紧跪地认错。

李武目光微凝。

一时之间也提高了警觉。

这四人明显是世家出身的仆役,训练有素,怎会如此莽撞地撞人?传出去岂不可笑?

难道是有意为之?

可撞向他有何目的?

李武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

原本还在猜测对方是否怀有敌意,毕竟北平城虽安稳,但地处边陲,人群复杂。

可待看到轿中的身影掀帘而出,才彻底放下心来。

“郡主?”

李武惊讶出声。

朱玉英闻声望去,同样吃了一惊,“李……李校尉,怎会在这种地方遇见你?”

她的反应太过自然,仿佛事先演练过一般,随后便款款而行。

李武一怔。

校尉二字还是头一次听见旁人这样称呼,想起自己因功受封的虚职,心中竟隐隐有些失落。

校尉总归不及将军听着悦耳。

不过这都是日后的事情,眼下李武更在意的是这几名抬轿之人,不知他们是否另有所图。

朱玉英偷偷打量着李武,却发现他一直在观察抬轿的四人,心中顿生不满。

男人看男人有什么好看的?

她希望李武能注视自己,却又害怕被发现自己的小心思。

但随即想到李武似乎全然没有察觉,心里越发失落。

朱玉英嘟了嘟嘴,脑子乱成一团,不知该如何让李武对自己产生好感。

就在此时,李武收回目光说道:“郡主,这些人可靠吗?看你身边并无护卫,去年的事情,该不会忘了吧?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他在为我的安危担忧?

朱玉英脑海闪过这个念头,顿时喜上眉梢,先前的失落烟消云散,脸上不自觉浮现出甜美的笑意,声音清亮愉快地回答。

“这是我父皇亲自挑的人,应该挺合适的。”

朱玉英说着,又有些不好意思地问,“是不是撞疼你了?”

朱棣选的人?

那倒没什么问题。

不过这事总觉得有点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