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集:国际化方案制定(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会议室的阳光已经从“深圳味道”叉烧包袋子上移开,落在了阿芳刚合上的笔记本边缘。纸页在光线下泛着微微的反光,像是一页未干的画布,等待新的笔触。
刘好仃站在窗边,手里拿着半块没吃完的叉烧包,咬了一口后顺手放在窗台上。他望着窗外厂区那条被阳光晒得发白的小路,仿佛在等什么人走来。
“文化差异清单初版完成了。”小林打破了沉默,“接下来呢?”
“接下来,是整理。”刘好仃说,“不是把东西堆成山,而是要理出一条能走通的路。”
赵哥翻着手里的资料,皱眉:“这玩意儿怎么整?一个客户说我们邮件太短,另一个又嫌我们太啰嗦。”
“那就按四个维度分。”刘好仃转身坐回椅子,“沟通方式、时间观念、质量认知、合作期待——哪个国家的人最在意这些,我们就先研究他们。”
阿芳点点头,在电脑里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国际文化差异分析·精简版”。
“我建议先把重点市场挑出来。”小林说,“比如欧洲和东南亚,他们的反馈最多,也最有代表性。”
“对。”刘好仃点头,“我们要做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精准突破。”
会议室内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大家开始分工整理数据。有人负责分类留言,有人导出视频评论,还有人开始统计不同国家客户的回复频率。
“这条留言有点意思。”赵哥指着屏幕,“中东客户说:‘你们的产品很专业,但你们的邮件太简短。’”
“简短?”阿芳问,“他们希望我们写长点?”
“不只是长度。”小林接过话头,“可能是语气、用词、结构。我们在国内习惯开门见山,但他们可能更喜欢铺垫和礼貌表达。”
“也就是说,我们的效率,在他们眼里可能是冷漠。”阿芳记录下来,“沟通方式的本地化调整,可能是个关键点。”
刘好仃听着,点了点头:“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改掉自己,而是找到一种能让别人听得懂的方式。”
“双向理解。”小林在白板上写下这几个字,“既让别人理解我们,也让我们的表达适应他们。”
“没错。”刘好仃拿起粉笔,在“双向理解”下面加了一行字:“本地适应。”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只有键盘敲击的声音。
“这八个字,可以作为企业文化国际化的八字方针。”刘好仃说,“双向理解,本地适应。”
“听起来像个口号。”赵哥咧嘴一笑,“不过挺实在。”
“口号不重要,关键是执行。”刘好仃看着大家,“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理念变成具体的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阿芳眼睛一亮,“你是说……制定国际化策略?”
“对。”刘好仃点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把文化差异分析的结果,转化为可落地的计划。”
小林立刻打开文档,新建了一个标题:“国际化方案草案”。
“我们可以分两步走。”他说,“第一步是文化交流活动,第二步是本土化运营策略。”
“文化交流?”赵哥挠头,“我们是玻璃厂,不是艺术团,搞什么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不一定非得唱歌跳舞。”阿芳解释道,“比如我们之前拍的短视频,就是一种文化输出。展示我们的工作方式、价值观、团队精神。”
“那本土化运营呢?”赵哥追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