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火星基地建设(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弦!正物质宇宙:跨越》最新章节。

成因:可能由古代巨型洪水(液态水或岩浆)快速侵蚀形成。

意义:支持火星曾存在液态水的假说。

6. 诺克提斯迷宫(Noctis Labyrinthus)

特征:错综复杂的峡谷和地堑网络,位于水手峡谷西侧。

成因:地壳拉伸断裂与塌陷,可能伴随火山活动。

意义:反映火星构造运动的复杂性。

7. 沙丘与风成地貌

典型区域:盖尔陨石坑(Gale crater)内的巴格诺沙丘。

特征:由火星强风塑造的沙丘、波纹和风蚀岩层。

意义:帮助研究火星大气活动与沉积过程。

8. 古老河床与三角洲

典型代表:耶泽洛陨石坑(Jezero crater)(毅力号着陆点)。

特征:扇形沉积结构与黏土矿物分布。

成因:约35亿年前河流与湖泊沉积。

意义:重点探索火星生命痕迹的区域。

9. 塔尔西斯高原(tharsis Rise)

特征:巨大火山群聚集的高原,包括奥林帕斯山及三座巨型火山(Ascraeus mons, pavonis mons, Arsia mons)。

成因:地幔柱上涌导致的地壳抬升与火山喷发。

意义:展现了火星大规模的地质活动历史。

孔方佳随后还增加了几个旅行点,主要是一些来自地球的已经完全失联失效的无人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的位置,孔方佳想去见见这些“前辈”们。

考察队伍乘坐一艘空天一型飞船,花了大约20个火星日(一个火星日,平均为1.02个地球日),走遍了所有以上十几个点,朱聪明领导的火星科考队也进行了大量取样和测绘工作,准备带回火星基地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众人以不接触方式在大约20米近距离查看了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在内的各个地球发射来的无人火星探测器,并拍照留念。

孔方佳李艳和考察队回到了火星基地后,考察队把自己埋进了实验室,孔方佳和李艳则决定到火卫一和火卫二去瞧瞧。众所周知,火星有两个卫星,不过这两个卫星都很小,火卫一直径仅22公里,而火卫二更是直径只有12公里。火卫一离火星的距离只有9300多公里,还不足一万公里,而且还在不断接近,根据推算,火卫一再过几千万年,就会因为火星引力而解体,很大可能会有很多解体后的陨石坠入火星,或形成一个火星环。地球人类拍过不少灾难电影,包括月球坠落这种,但是火卫一的解体坠落,似乎是个真实的定局。

这次去两个火星卫星,孔方佳和李艳也会带一个三人的科学考察小组,他们也将在两个卫星上做一些测试,做一些取样,了解这两个小星球的过去情况。这次行动很快,孔方佳李艳加上考察队,坐上了空天一型飞船,直接先飞到了火卫一附近。由于火卫一的质量低,密度低,其表面重力值仅为地球的0.0006%,一用力跳跃就能飞进太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空天一型飞船需要向火卫一射入几根锚来固定自己。而所有出舱的人员也都必须像太空行走那样穿好航天服,系好连接飞船的安全带,为以防万一,所有人还必须背上动力背包才行。火卫一的射锚和出舱行动很顺利,孔方佳和李艳成功的在火卫一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并用工具成功在火卫一多处取样,而科学考察队三人也利用人工地震装置对火卫一进行了地震波检测,结果初步显示火卫一是一个岩石和水冰的结合体,具体结果需要回到火星基地进行确认,空天飞船也使用雷达波对火卫一进行了探测,收集各种数据。

有了火卫一的成功经验,大家轻松的驾驶飞船又飞往了离火星两万三千多公里的火卫二。火卫二重力也只有地球的0.03%,依然属于轻轻一动即可逃逸进入太空的那种,空天飞船依旧使用射锚进行了登陆固定,孔方佳和李艳相互开着玩笑在火卫二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然后使用取样工具对火卫二进行了多点取样。而科学考察队则同样使用人工地震工具对火卫二进行了地震波探测,孔方佳和李艳正在那里嬉戏,突然传来了科学考察队的声音,“总指挥,总指挥,我们的地震波显示土卫二有些异常情况,您过来看一下。完毕。”孔方佳和李艳对望了一眼,赶紧半飞着赶到了科学考察队边上,看着地震波仪器收到的震动波情况。“总指挥,这个地震波显示,土卫二地底似乎有复杂的结构,凌乱又有些奇怪,我们可能要回飞船看下飞船雷达探测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总之有些怪异。”“好,那我们马上就回飞船。”说罢,一行5人,迅速向飞船赶去。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根安全带,通过宇航服,可以让飞船对安全带进行回收,安全带的回收动作带动各人迅速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