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卷之五洪七(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道藏辑要》最新章节。
于形器然後留碍不常乃有大小广微之
别道出形器用之不休吾故无穷若此
第六章一百五十九言
妙变妙化无所不妙元变元化无所不元神
变神化无所不神眞变眞化无所不眞道变
道化无所不道一变一化无所不一
妙至於无所不妙则妙在瓦砾道至於无
所不道则道在梯稗今指瓦砾稊稗而谓
之道可乎然瓦砾稊稗未甞非形器之结
识假者但见其假识眞者但见其眞者其
结形则与天地等耳所谓妙在瓦砾道在
稊稗岂爲过哉佛书论圎觉以爲地狱天
宫同一净土涅盘生死同一法性诸戒定
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菩提外道所成就
法同是菩提智慧愚痴通爲般若是爲诸
佛随顺觉性此即一变一化无所不一之
谓也
一散无方数不可及谓之无数六变三元爲
大变六化三元爲大化
一散无方至於十百千万以至於不可胜
数若一一穷之各言其异则肝胆楚越如
是则虽谓之有数可也若返於一原其皆
出於道则胡越之逺未甞不同如是则虽
谓之无数亦可也役於形渉於数要必有
穷故变化之数极於十八易曰十有八变
而成卦所谓十八者六变三元之谓也卦
之始画爲三因而重之爲六卦始爲三元
卦重爲六变每爻三变以三乗六故十有
八变而数穷天六变十有八地六化十有
八合之爲三十六衍而十之爲三百六十
日月之运天地之数皆穷於此
一不可得道不可得眞不可得神不可得元
不可得妙不可得有得之是谓有得上下交
德失吾所得无得之是谓无德
道不可得苟得无得是谓得道若觉有得
则爲失得有得得德无得得道
一返道道返眞眞返神神返元元返妙至妙
无返变化息矣此道无上吾曰最上妙道得
之入於无始
返者返有归空返末归本返流归元人所
以随流下而忘反者外物怵之尔苟外物
无慕则内重内重则不流旣不下流则必
返上返返之极至无所返乃爲至道
第七章一百十四言
妙清元净妙元清净大本元清妙净元妙清
净之返本吾神复清净道出清净清净道生
物之本始纯一不杂虽非清净可名而舍
清净无名之者故曰妙清元净大本元清
学道必自清净始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
归故曰清净道生
清净妙宫其间有清净眞法眞一不见一不
可得清净不在於无数妙道法清净虽泛不
杂故无数亦不杂
清净妙宫有清净眞法言世人不识清净
之体以无爲爲清净故特出眞法以破凡
识所谓眞清净者眞一不见若眞一不见
则万法皆不可得万法旣空虽一亦不可
见故无不清无不净又曰清净不在於无
数由世人以无数爲清净自云求净净不
可得故道家定观经偈曰智起生於境火
发生於縁各得眞种性乗流失道原起心
欲息知心起知更烦若知知本空知即衆
妙门又释氏心铭有曰止动归止止更弥
动唯滞两端寜知一种一处不通两处失
功迷有没有从空背空今以两偈互相发
明即见清净眞法定观偈云智生於境火
发於縁智与火即是吾之心智由智逐境
心縁物而情识生方其未散觉了之性与
照明之种皆从眞出及其流散乃失道原
然自流注不可强絶本是妙明眞一种性
流注自然非有别体若生心取舍起念息
知心不可息秪益烦挠故曰起心欲息知
心起知更烦若知无明本无有异由吾自
恋乃失净体念念放起念念皆空则无始
以来麤重习气顿然清明若总清明即爲
衆妙释氏心铭亦不异此盖言以止止动
动未可止更添止心如此即滞两端宁知
净秽本空动止本一由吾自异故彼成异
此所谓一处不通两处失功也若但舍秽
求净即秽不可除是迷有而入于有从空
而背於空矣此经云清净不在於无数虽
道散而爲百千万亿犹无数也故有数亦
清净无数亦清净盖物物本净虽泛不杂
有数亦不杂无数亦不杂
清净无爲无爲清净遗爲清净流物物之原
杂不混散不失清净道流妙元清净之海吾
何不返逝矣
清净即无爲无爲即清净无爲而爲谓之
道爲道爲虽无不爲然不失清净道即物
原物物具道杂而不混散不失眞惟体道
者识之故能返流全一与道同流归于清
净大海无流不返谓之返逝
第八章三十三言
清净生动动生清净吾居清净妙动
静爲动之体动爲静之用方其无事湛然
清明不爲静缚及其有事应以无心不随
动转定观所谓处喧无恶渉事无恼此是
眞定不以渉事无恼故求多事不以处喧
无恶强求就喧以无事爲眞宅以有事爲
应迹此即净吾居清净妙动之意
道流嶮岨发源清净衆动一流清净普流得
之妙
水流旣逺经渉嶮岨岂能保其必清然其
源必清道流於物经渉世故岂能保其必
净然其本必净动虽衆然其流则一物虽
多然其致则一故曰清净普流得之者无
所不净故曰妙
第九章一百七十三言
流实动生道虚清净清净生虚谷妙谷流清
净
动生於实净生於虚心虚则静心实则动
所谓实者喜怒爱恶窒之也若内无窒则
中虚中虚未有不净庄子曰室无天游则
妇姑勃蹊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天游者
虚之谓也虚而应故曰谷无所不容谷之
妙
道帝流通清净无碍无数无无数应乎清净
不敢违
净之所以爲净者以其应不失净唯应不
失浄然後无所不净故道帝流通周旋衆
有而不碍清净无数者空也无无数者有
也应乎有无不失妙净故经曰常应常净
常清净矣
清净妙生灵虚一化清净妙无不知其始妙
无穷始清净无穷始流返吾无穷始妙不可
测清净清净不可测妙清净自然自此得矣
清净生妙渉於群有然灵虚一化有未甞
有清净妙无扩然无际不知其始无而不
无故妙无终穷是谓自然不可窥测
吾妙法清净生生无穷运成天地始一元生
清净妙流一上一下中含清净之妙清净神
虚不形不气清净出入定乎清净之天
本始之妙法於清净而生生不穷本於无
爲而不尽无爲未甞有爲而不离有爲以
至运成天地一上一下而清净神虚常流
於其间不形不气宰制万物出入清净故
谓之清净之天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
知其性则知天又曰存心飬性以事天天
者清净本始之妙不形不气人患不能复
性性不复则心不尽不尽者喜怒哀乐未
忘之谓也由喜怒哀乐变心爲情发不中
节情爲主宰故心不尽若能於喜怒哀乐
之中随顺皆应使虽有喜怒哀乐而其根
皆亡情根内亡应之以性则发必中节而
和理出焉如是则有喜非喜有怒非怒以
至有哀乐非哀乐是谓尽心复性心尽性
纯不谓之天不可得也
元虚不动一眞普发清净妙通道在其始太
一无穷吾入清净之终始神仙之道清净毕
矣
元虚自然未甞有动至於一眞普发物物
?頼清净流通无有穷极知始无始知终
无终由其太一故曰无穷若知有始则三
际不断苟不断三际则过去爲始始旣巳
徃见存爲中中际不住未来爲终终者未
来触事成三安得清净必三际断其始无
始然後其终无终故曰吾入清净之终始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卷之五